“状元”是这样炼成的———打通一矿获基层队长质量标准化考试团体第一的台前幕后
人们的印象里,基层队长们是能在生产一线打硬仗的“猛将”,但公司最近开展的矿井单位基层队长质量标准化考试证明,他们在考场上也可以成为最出色的“状元”:打通一矿获团体桂冠,该矿运输队和抽采队长还获得个人第一,其中四位采煤队长均以94以上的高分夺得2-4名。成绩是硬道理,但成绩背后,存在着不一样的“状元定律”。状元定律之一:执行文化
“任何工作只要肯用心、肯下功夫去抓,就一定会有效果。什么叫执行力?这就是!”领队参加这次考试的是该矿生产部副部长纪红兵,他告诉笔者: “我们都是由各专业部室的负责人直接对参考者进行培训,甚至是一对一地在上课,试想,两个大男人面对面的大眼瞪小眼,一对一地给你讲,你总不好意思不认真学吧?”
另外一招是“突然袭击”。正式考试前,矿上对基层队长们搞了几次事先不通知的摸底考试。纪红兵说:“我们搞摸底考试涉及的面很广,考题内容对队长们严格保密。整个过程完全是临时通知、现场答卷、现场打分。对考得好的现场奖励;考得不好的那就对不起了,立马交罚款。”
状元定律之二:制度文化
虽然在这次的考试中拿到了98分的高分,但采煤四队队长刘荣却没有沾沾自喜,他明白做好质量标准化工作的真正核心在哪里:“不是我有什么学习的诀窍,而是质量标准化就是一个保障安全生产的制度,我们这些队长,不严格执行能行吗!”
笔者了解到,今年以来,打通一矿在质量标准化制度建设有一系列“创意”。其中包括: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化强制排名,每月排出“质量优胜”单位和“质量最差”单位,无论优劣都必须在矿办公会上发言总结得失;每周一由矿领导亲自带队进行检查,这种检查以用乒乓球随机抽签的方式进行;各基层队每周召集副队长召开一次井下现场工作会等等。
状元定律之三:学习文化
“工作面液压支架排成直线,偏差不超过正负80毫米……巷道净高综采不低于1.8米……背帮行人侧宽度不超过0.7米……”在掘进三队,笔者随意拿起一张质量标准化试卷和队长张小龙聊天,他硬是对答如流。
佩服之余,笔者惊讶地发现,这张试卷是《采煤工作面安全管理标准》,身为掘进队队长的张小龙居然对采煤专业也如此熟悉。他说,作为队长,无论采煤还是掘进还是抽采,如果连起码的矿井业务知识都首先不熟悉掌握,根本无法去指挥全队的安全生产,更谈不上执行力。
而在掘进二队队长曹业舟看来,对质量标准化制度的学习本身就是融入到工作当中的:“给员工上课的时候,你是在学习;对员工进行抽查的时候,你是在学习;对员工进行考核的时候,你还是在学习。这么多时间都在学习,如果还考不好才是怪事了。”
(李浪婴 魏芳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