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帖1061期】“分享学习法”成就石效毅创新工作室(修改稿)
2011年11月12日下午3点,在宝徽集团锌冶公司熔铸二车间值班室,电解熔铸分厂熔铸工段石效毅创新工作室进行每月两次的“技术创新”例会,讨论确定“工频感应炉下料口技改方案”。创新工作室负责人石效毅说:“随着产量增大,阴极锌垛高,给下料造成困难。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我的想法是,将现下料口整体提高30cm,并加大底座固定螺丝。”下料工李锋补充说“在提高下料口的同时,把左右两侧加宽,下料时更加容易。”码锭工成昱则认为:“将下料平台和下料口各降低15cm更合适一些。”……经过激烈的讨论,最后方案形成:将现下料斗上方10cm处再加高30cm,同时将固定下料斗的底座螺丝加大。 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程利军出席这次讨论,并要求在全公司推广他们的“创新成果讨论法”及“分享学习法”经验。
随后,经过两天紧张的工作,11月14日,工频感应炉下料口技改完成。原来,收尘烟道离下料斗上部只有15 cm距离,在耙渣时正压太大,烟尘直接冲上下料斗顶部,收尘机组无法将烟尘全部吸出,有部分烟尘从下料口挡板上边冒出;技改后,收尘烟道离下料斗上部为45 cm,当烟尘到下料口时有回旋的余地,收尘机组会将烟气全部吸出。工人工作现场,再也见不到往日的烟尘了。
石效毅创新工作室的每项技改,都是这样产生的。
80后,只有中专学历,但石效毅就不信“学历就等于能力”这个邪,坚信只要学习,就能成功。刚刚参加工作不久,他把毛泽东选集中的一段话,抄在笔记本上:“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干就是学习。”他时时用这些话激励自己。在工作中,遇到不懂的问题,要么是请教老工人,要么是啃书本。读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他总是到现场仔细观察,认真琢磨。《湿法炼锌大全》、《锌熔铸工艺操作》等书,被他不知翻了多少遍,书皮早都翻没了。
硬是凭着这样一股子钻劲,他终于掌握了他接触的锌电解、熔铸等所有工艺技术。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在工作中他慢慢发现,要想干成一翻事业,光凭个人的努力收效甚微,只有大家配合才能干好。只有大家学习,才能提高团队战斗力。可是,他布置的学习任务,不少人有应付现象,特别是一些老同志,借口年龄大,并有一技之长,都不愿学习。针对这种情况,石效毅提出了一种大家都能接受的学习方法——“分享学习法”:每次集体学习前,他把大家在工作中遇到的不同疑难问题,提供给不同的员工。指定他们解答并上台讲解。每位员工接到任务后,便查找资料,寻找答案。查找资料的过程,成了大家自我提高的过程。集体学习时,大家轮流上台,听讲者也踊跃发言,热烈讨论。这种方法,使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相互分享学习内容,共同提高操作水平。
“这种学习方法,相当于集中了大家的智慧共同学习。因为每个人的起点不一样,时间和精力也是有限的,不可能读太多的书。但经过‘分享’,等于每个人读的书,大家都读了一样。一些事故教训,大家共同‘分享’后,也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了。”石效毅说。
“你今天给大家分享点啥?”也成了石效毅常及他团队每个人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就连在他们创新工作室的QQ群集体学习会上,这句话也成了开场白。
2010年,自从石效毅成为创新工作室主要负责人后,锌冶公司熔铸锌直收率和品级率居国内一流水平。 知识成就创新,创新带来效益。“去年年初,我们熔铸1200kw工频感应电炉直收率有时达不到98%。为了降低熔铸工段渣含锌,提高直收率,我就从降低渣含锌和减少浮渣产出率着手,组织人员改造耙渣口,使耙渣口内低外高,耙渣时浮渣在炉门口停留片刻,使夹杂在浮渣内的锌液能回流到炉内。现在,浮渣含锌降低到84.5%左右,直收率达到了98.5%。仅这一项,一年多就为公司多生产锌锭500吨,创效760多万元,这可是纯效益。”石效毅不紧不慢地说。
“今年6月,阴极锌片产量已达到170吨左右,但熔铸车间的工频感应电炉产能为123吨,满足不了生产需要。我仔细琢磨了铸锭机速度和控制铸锭机的设备,因铸锭机速度由变频器控制,在咨询了机电维修人员后,认为可以重新设定变频速度。大家集中讨论后,在机电维修人员的帮助下,我将变频频率从45赫兹调到50赫兹。每小时生产锌锭从原来的6吨,增加到现在的7.2吨锌锭,月产量增加160多吨。5个多月增加800多吨,价值1200多万元。”
由于业绩突出,石效毅创新工作室连年获得宝徽集团公司“先进集体”。 (屈联西刘喜乐)
写的好屈版主,学习了。 张老师辛苦了,非常感谢! 引用第1楼初卫平于2011-11-15 00:13发表的:
写的好屈版主,学习了。 p_w_picpath/back.gif
向初老师学习呵! 引用第2楼ljtao于2011-11-15 00:13发表的:
p_w_picpath/back.gif
感谢刘老师,刚修改了一下,望多我提意见呵。 内容很充实,结构很新颖,支持! 生动!好稿! 引用第6楼江铜有清于2011-11-15 09:00发表的:
内容很充实,结构很新颖,支持! p_w_picpath/back.gif
十分感谢有清老师、感谢新平老师! 屈老师 你真是走到哪儿 写到哪儿 呀 处处留香 呀 支持一个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