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871|回复: 15

【跟帖1061期】“分享学习法”成就石效毅创新工作室(修改稿)

发表于 2011-11-14 23:59:5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1月12日,常务副总经理程利军(左二)推广石效毅(左一)创新工作室“分享学习法”

11月12日,常务副总经理程利军(左二)推广石效毅(左一)创新工作室“分享学习法”
  
      
        20111112下午3点,在宝徽集团锌冶公司熔铸二车间值班室,电解熔铸分厂熔铸工段石效毅创新工作室进行每月两次的技术创新例会,讨论确定工频感应炉下料口技改方案。创新工作室负责人石效毅说:随着产量增大,阴极锌垛高,给下料造成困难。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我的想法是,将现下料口整体提高30cm,并加大底座固定螺丝。下料工李锋补充说在提高下料口的同时,把左右两侧加宽,下料时更加容易。码锭工成昱则认为:将下料平台和下料口各降低15cm更合适一些。”……经过激烈的讨论,最后方案形成:将现下料斗上方10cm处再加高30cm,同时将固定下料斗的底座螺丝加大。        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程利军出席这次讨论,并要求在全公司推广他们的创新成果讨论法分享学习法经验。   
         随后,经过两天紧张的工作,1114,工频感应炉下料口技改完成。原来,收尘烟道离下料斗上部只有15 cm距离,在耙渣时正压太大,烟尘直接冲上下料斗顶部,收尘机组无法将烟尘全部吸出,有部分烟尘从下料口挡板上边冒出;技改后,收尘烟道离下料斗上部为45 cm,当烟尘到下料口时有回旋的余地,收尘机组会将烟气全部吸出。工人工作现场,再也见不到往日的烟尘了。   
         石效毅创新工作室的每项技改,都是这样产生的。   
         80后,只有中专学历,但石效毅就不信学历就等于能力这个邪,坚信只要学习,就能成功。  刚刚参加工作不久,他把毛泽东选集中的一段话,抄在笔记本上: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干就是学习。他时时用这些话激励自己。在工作中,遇到不懂的问题,要么是请教老工人,要么是啃书本。读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他总是到现场仔细观察,认真琢磨。《湿法炼锌大全》、《锌熔铸工艺操作》等书,被他不知翻了多少遍,书皮早都翻没了。   
         硬是凭着这样一股子钻劲,他终于掌握了他接触的锌电解、熔铸等所有工艺技术。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在工作中他慢慢发现,要想干成一翻事业,光凭个人的努力收效甚微,只有大家配合才能干好。只有大家学习,才能提高团队战斗力。可是,他布置的学习任务,不少人有应付现象,特别是一些老同志,借口年龄大,并有一技之长,都不愿学习。针对这种情况,石效毅提出了一种大家都能接受的学习方法——分享学习法:每次集体学习前,他把大家在工作中遇到的不同疑难问题,提供给不同的员工。指定他们解答并上台讲解。每位员工接到任务后,便查找资料,寻找答案。查找资料的过程,成了大家自我提高的过程。集体学习时,大家轮流上台,听讲者也踊跃发言,热烈讨论。这种方法,使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相互分享学习内容,共同提高操作水平。   
         这种学习方法,相当于集中了大家的智慧共同学习。因为每个人的起点不一样,时间和精力也是有限的,不可能读太多的书。但经过分享,等于每个人读的书,大家都读了一样。一些事故教训,大家共同‘分享’后,也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了。石效毅说。   
         你今天给大家分享点啥?也成了石效毅常及他团队每个人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就连在他们创新工作室的QQ群集体学习会上,这句话也成了开场白。   
         2010年,自从石效毅成为创新工作室主要负责人后,锌冶公司熔铸锌直收率和品级率居国内一流水平。      知识成就创新,创新带来效益。去年年初,我们熔铸1200kw工频感应电炉直收率有时达不到98%。为了降低熔铸工段渣含锌,提高直收率,我就从降低渣含锌和减少浮渣产出率着手,组织人员改造耙渣口,使耙渣口内低外高,耙渣时浮渣在炉门口停留片刻,使夹杂在浮渣内的锌液能回流到炉内。现在,浮渣含锌降低到84.5%左右,直收率达到了98.5%。仅这一项,一年多就为公司多生产锌锭500吨,创效760多万元,这可是纯效益。石效毅不紧不慢地说。   
           今年6月,阴极锌片产量已达到170吨左右,但熔铸车间的工频感应电炉产能为123吨,满足不了生产需要。我仔细琢磨了铸锭机速度和控制铸锭机的设备,因铸锭机速度由变频器控制,在咨询了机电维修人员后,认为可以重新设定变频速度。大家集中讨论后,在机电维修人员的帮助下,我将变频频率从45赫兹调到50赫兹。每小时生产锌锭从原来的6吨,增加到现在的7.2吨锌锭,月产量增加160多吨。5个多月增加  800多吨,价值1200多万元。

          由于业绩突出,石效毅创新工作室连年获得宝徽集团公司先进集体         (屈联西  刘喜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5 00:13:09 | 查看全部
写的好屈版主,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5 00:13:33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5 00:38:42 | 查看全部
张老师辛苦了,非常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5 00:39:15 | 查看全部
引用第1楼初卫平于2011-11-15 00:13发表的  :
写的好屈版主,学习了。
向初老师学习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5 08:50:18 | 查看全部
引用第2楼ljtao于2011-11-15 00:13发表的  :
  
感谢刘老师,刚修改了一下,望多我提意见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5 09:00:26 | 查看全部
内容很充实,结构很新颖,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5 09:11:30 | 查看全部
生动!好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5 09:28:41 | 查看全部
引用第6楼江铜有清于2011-11-15 09:00发表的  :
内容很充实,结构很新颖,支持!
十分感谢有清老师、感谢新平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5 11:50:49 | 查看全部
屈老师 你真是走到哪儿 写到哪儿 呀 处处留香 呀 支持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