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承木 发表于 2011-12-16 16:13:06

【正方】“债”来“债”去,何时是个头?

【正方】“债”来“债”去,何时是个头?

    近几年,“人情钱”跟着物价水涨船高。最近,老家一亲戚的孩子结婚,我回了趟农村老家,发现农村的人情价码较前几年也翻了好几倍。母亲抱怨说,每月寄给她的几百元生活费,有的月份几乎要花去一半随“份子”。“没办法,家在这里,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人家家里有事,不随不合适”,母亲一脸无奈地说。

    本来,人情不是债。毕竟,人首先是社会人,是需要帮助的,正所谓“多个朋友多条路”,“与人方便,与己方便”,今日铺就“人情路”,他日即可能在关键之时踏上别人为你铺就的坦途。孤立无援的人则往往会失败的。应当说,这种人情关系是无可厚非的,纯洁的,也是合乎情理的。

    但最怕的是现在“人情债”变了味。朋友同事如果真的要好,花上钱送份心意倒也没啥,可有些是不问青红皂白,拿着部门名单到你面前来收费“一律二百!”能有多大的情意在里面?交钱的笑在脸上,疼在心里;收钱的想简朴的,也不得不大摆宴席,还要琢磨着什么时候能还上这份情。结果是恶性循环,“人情”成了“灾”,成了“债”。

    更有甚者,在当下,纯洁的人情关系被演变成一些人谋取私利的一个途径。在握有权力的人那儿,如果心术不正,使权力寻租,这种“人情”便成为一种看起来合情合理的借口,实质上行的是受贿、贪污腐败的勾当,成了“宰”你没商量。

    人情债变味的背后,其实是种种攀比心理、补偿心理、敛财心理和趋众心理等的作祟。一些人刻意在生活中不断“制造”各种值得庆贺的事,最妙的手法就是把人情债分解分离出数个债来,诸如婚嫁喜酒之后,有孩子的“满月酒”、“百日酒”“生日酒”等等,年节更是“人情债”高发期。真正吃亏的则是生活中寡淡少事,碍于人情面子的人,不得不“打肿脸充胖子”,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

    “人情债”“债”来“债”去,周而复始,不知何时是个头?

敬业心 发表于 2011-12-16 16:29:14

呵呵   真是的

bhx2000 发表于 2011-12-16 16:31:30

其实除了个别官僚

bhx2000 发表于 2011-12-16 16:31:56

一般人谁也没有宰谁的念头,大家其实都是不自觉行动

bhx2000 发表于 2011-12-16 16:32:15

虚荣心,好面子,好排场

bhx2000 发表于 2011-12-16 16:32:37

欣赏

邢承木 发表于 2011-12-16 16:41:52

谢谢指点,已作修改

baihuahe 发表于 2011-12-16 21:53:55

情债变味的背后,其实是种种攀比心理、补偿心理、敛财心理和趋众心理等的作祟
邢老师分析透彻,学习啊。这期又是“双剑”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正方】“债”来“债”去,何时是个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