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照)“网络预约车辆年检”启动 记者直击:预约通道有点闲
[提要]亚运村检测场情况基本相似,预约通道和普通通道等候的车辆,数量比例约为一比十。” 李佩迪(企业职员,在北苑检测场进行了车辆年检):我之前听人说有这个预约服务,就在交管局的网站上试了一下。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21102/69/9932509443909389605.jpg 给爱车做年检,却头疼要排上半天的队?这一烦心事或将不再困扰车主。本周,北京39家社会车辆检测场均开通了预约检车服务,通过网络或电话预约成功后,车主年检将享“绿色通道”,不用再在“一望无际”的队伍中耗时耗力了。
“预约”这个词如今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不失为提高办事效率、免去等候之苦的好方法。刚刚跨入“预约族”的检车服务,效果怎么样,还有哪些有待完善的细节?“约时代”的公共事务,可否再拓宽些思路,为民众带来更多便利?
现场
“预约通道虚位以待,至少能省半个多小时”
下午一点半,位于北五环的北苑机动车检测场内,等待验车的车辆已排出两条二三十米的长队。而在车队旁边,一条“网络预约验车专用通道”里,只有一辆机动车。
见此情形,有心急的车主试图将自己的汽车开进专用道,却被工作人员告知“专道专用”。记者等候了约20分钟,预约专用道上只开来一辆红色小汽车。
亚运村检测场情况基本相似,预约通道和普通通道等候的车辆,数量比例约为一比十。
西大望路上的北汽检测场同样开辟了专门的预约通道,据记者统计,下午2时许检测场内共停放着41辆待检车辆,接下来的四十分钟左右,不断有车辆进入,但预约专用通道里却一直没有什么车。
已等候近半小时的黄先生,数了数排在他前面的汽车还有19辆。工作人员说,大概还要半小时才能轮到他。黄先生皱着眉说,“以后一定得记着预约,来了就检,不在这儿干等。”
相比之下,“抢新鲜”选择预约的车主,则生出一分闲适的“优越感”来。在亚运村检测场,一位预约了的赵姓司机估计,自己“至少能省半个多小时。”
“不用排队,还有人从旁指点,爽!”
李佩迪(企业职员,在北苑检测场进行了车辆年检):我之前听人说有这个预约服务,就在交管局的网站上试了一下。因为约的是非周末,一下就约上了。检车其实很快的,主要是排队浪费时间。以前检车大多都是周六,排队至少得半天。想在非周末时段过来,就得请假,来了发现人也不少,只能硬排。而且搞不清各个步骤,得到处问人。
这次预约最大的好处,就是完全不用排队,而且有个人告诉我一步一步该怎么做。效率特别高,不到一个小时就弄好了。但要弄的材料和步骤,还是自己去弄的,只是有人在旁边指点而已,没有到网上说的“坐等”的地步。收费方面我也很满意,我的是进口车,车况比较好,总共费用不到100块钱。不像去年在通州的一个检测场,换车牌上的钉子就收了20,调整车灯,也要收20。这次预约的感觉就是“爽”,我已经向身边很多同事朋友推荐了。
评说
“检测场应采用更人性化的资源调配方式”
北苑检测场工作人员介绍,现在通过预约来检车的车辆比较少,远未达到每小时25辆的规定值。虽然10月30日是交管局统一公布的日期,实际上预约检车已经开始多天了,大家不了解的主要原因,在于这项制度没有被刻意宣传。
“车约满额后,还能起到分流作用吗?”
张宇(司机,每年都要跑一趟检测场):验车一年才一次,既然定了预约的制度,应该提前宣传一段时间。你看这预约通道都空着,不是浪费资源吗?检测场应采用更人性化的资源调配方式,比如学医院的那一套,不是设专用的“预约医生”,而是预约了的先验。如果你不来,资源也不能就为你空着,其他人还是可以用。
我还担心,预约制度会不会重现银行VIP用户的情形?很多银行VIP窗口等的时间比普通窗口还长,就是因为VIP用户太多。现在车检预约还看不出来,因为量还没上来。今后一个小时25辆车约满额后,除了验车旺季,恐怕跟普通车道没什么区别。到时候还要走专用道,能不能起到所谓的分流作用还不好说。
“再来个流量信息公布,就更方便了”
王然(私家车车主):对于普通车主来说,预约验车这个功能很好,去年验车,我去的二环边上的7453检测场,等了近两个小时。如果有预约验车,就能少很多等待的麻烦。不过像这种离市区近的检测场,估计没两个月就会预约全满了。
所以我觉得除了预约,最好再多个功能,类似车流量监控系统,来个检测场流量信息公布。毕竟预约只能看到部分车辆的预约情况,整个检测场的接待能力是否饱和,车主们还是不知道。万一我觉得预约还不如正常排队快,所以不想预约,或者干脆就预约不上,只能通过传统的排队方式检车呢?如果有了监控系统,让车主能够及时查哪个检测场比较闲,这样更能起到分流的作用。
建议
预约服务不能“拆了东墙补西墙”
在北汽检测场,记者询问了多位正在等候的车主,特别是上了点岁数的,都还不知道可以通过网络或电话进行预约检车。听记者简单介绍后,大家均表示,“能预约可真好”,并纷纷记下横幅上的咨询电话。检车服务的进步令人欣喜,受此启发,人们不禁畅想,能否有更多的公共事务也加入到预约的行列?
银行的长队能用预约解决吗?
李佩迪:最头疼的就是去银行办事,虽然是在门口拿号,但既然都到了,人多人少难道还走吗,有多少人不都得排着?如果我们普通客户办理银行业务也能提前预约就好了。把各项业务划分得细致一些,比如预约的时候列出很多选项,开户、转账、挂失……自己选择要办哪几项,然后系统计算出一个大概的总时长,根据这个时长来安排预约的空当。当然我的想法也许不“科学”,就是希望银行能多花些心思,尽量给客户提供方便。
“办生育证别让人挺着大肚子来回跑”
刘女士(正为“生育服务证”发愁,已怀孕6个多月):想生个孩子真是太累了,我这还是第一胎,从怀孕不到三个月开始办生育服务证,办到现在还没办下来。我是北京户口,老公户口在郑州,已经来回跑了三趟了,就为了那几个章。双方档案所在地的章还是比较好盖的,折腾人的是街道盖章。到了之后说格式不对、复印不合格……要是各个街道都能开通网上预约办公就好了,把该带什么材料、文件是什么格式等等都一条条列清楚,还欠缺什么,也好让人一目了然。预约好了过去,一次办清,也免得我挺着6个多月的肚子,一趟趟地跑。
“流程固定的事儿,
不妨也预约”?
王焱(企业职员,2010年办理了护照和港澳通行证):出入境管理处永远都是那么多人,之前办护照,光拍照片,就等了二十分钟才轮到我,交表、交钱都排着长长的队。现在结婚登记、产检都能预约选时间了,办护照也完全可以的。这和火车站买票还不一样,买票一个人就几十秒,而且总数是一定的,只能先到先得。办这种公共事务,每人一个流程下来,花费的时间基本差不多,按照时段让大家提前预约,到了就办,多有效率。
但我认为,以现在不能达到100%预约的情况而言,预约是为了将空闲率降低,更合理地利用资源,单位时间内做更多的事,将效率最大化。不能影响不预约的人的利益,不能因为给预约的人服务了,就导致给排队的人服务的效率降低。否则只是“拆了东墙补西墙”,意义不大。
较真
预约了
就别“爽约”
陈秋霖(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博士后研究员)
预约,涉及到公共服务的资源分配问题。现有的几种方式,经济上的,涨价,有钱人可得。时间上的,排队,看谁有空。相比来说,按时间大家自己去排队,这样更公平一些,但会造成拥挤。预约,就是对分配方式的一种改进,是一种进步,但对百姓和社会管理体系而言,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首先,预约的方式很重要,当然我们说网络是最便捷的,那很多人不会怎么办?就要考虑到实际情况,把网络、电话、现场等多种预约方式安排各自的份额,保证各类人群都能享有预约的权利。
再有,根据不同公共事务的特征,划定分界线。有些服务可以预约,有些很急的、不具备预约的条件,不能硬推预约方式。政府在制定决策的时候,要让更多公众有机会参与进来,让受服务的人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以免推行一种措施,政府以为是在为公众提供方便,大家却还不领情。
此外,部门还要有灵活的应急处理机制,有人预约之后又取消了怎么办?能否立刻把这个号给下一个人,保证进程的顺利。以后预约变得普及,也对民众的诚信提出了很大挑战。预约了就不能轻易“爽约”,否则是浪费公共资源,让预约形同虚设。部门必须配合相应的惩戒措施,尽量规避“爽约”的情况。
来源:北京晚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