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梅 发表于 2013-1-7 15:22:28

对待80后、90后员工“和为贵”

    俗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但是,对于80后、90后来说,人们总是有点不放心。这个群体没有吃过苦,打小在蜜罐里泡大,长辈们在宠溺、豢养、骄纵了他(她)们的同时,也客观对其存在着担忧、质疑和困惑。无论如何,时不我待,80后、90后群体已然登上历史的舞台,也必将成为企业的中流砥柱。历史使命,舍我其谁?与其无端争议这个群体的是与非,不如把准他(她)们的脉搏,量才适用,精心培育,和谐共处,让企业与他(她)们一起成长。

    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待80后、90后,要以平和欣赏的态度对待。无论是耳濡目染还是道听途说,都不该把负面的标签贴在80后、90后这代人身上。他(她)固然有其短板,但那都是大环境造成的,并不是本性使然。我们没必要抓住点滴无心之失不放,甚至波及他人,更甚者因为几个个案而否定整个群体。毋庸置疑,80后、90后群体是高学历、宽视野、活思维的一代,这正是企业创新的原动力,也是企业实力提升的底蕴。对于年长者来说,他(她)们或是弟妹或是孩子,有生机有活力,哪怕失败了,也有总结教训的空间,更有提升素质的能力。所以,我们该以平和欣赏的态度对待他(她)们,对其给予厚望,为其加油鼓劲。

    合理把脉80后、90后员工,要把握其群体特征,更要正视其个性差异。欲用其人,必先明其力。要管理好80后、90后员工,必须对其进行客观把脉。既要抓住这一群体的共性特征,做好宏观调控,更要正视其个性差异,量才适用,下好新生代员工这盘活棋。对于群体特征要给予充分关怀和关注。例如,80后、90后员工习惯了听着流行歌曲干事,企业管理者完全可以尊重他们的这一习惯,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在工作间播放他们喜欢的音乐,既活跃了氛围又缓解的疲劳。对于个性差异,要勇于尊重、善于发现员工中的“新新人类”,尽管他们可能有明显的职业短板,但是在其他方面可能有无人能及的特长,这就需要管理者有一双慧眼,还得有一颗栽培的善心。

    让80后、90后员工为企业添活力,共同成长,和谐相处。80后、90后成为企业员工主体绝不是什么噩耗,而是一个机遇。他(她)们的融入会带给企业发展的生机和活力,最关键的是带给企业更多创新的理念,这是企业发展的命脉,是无价之宝。企业要敞开胸怀,欢迎这个群体,更要放下固执,与这个群体同频共振,随着这些新生代的观念重塑企业文化理念,与其共同成长,和谐相处。不断有新鲜血液的注入,企业的生命力才能历久弥新,才能生机勃勃,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时评梅)


gyf695400 发表于 2013-1-7 16:40:09

老师写的很实际,也很客观,条理也很清楚,学习了

沩水云飞 发表于 2013-1-8 09:13:47

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是作者较为擅长的一种事评写作手法,如果能结合企业或身边的事例进行论证,就更完美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3-1-8 14:20:24

祝福80.90后。

沙漠里的鱼 发表于 2013-1-8 19:35:48

老师文笔真好。学习。

wxpzp 发表于 2013-1-8 19:44:45

正确看待,合理引导,尊重个性,扬长避短。

鸿雁 发表于 2013-1-8 20:50:19

老师文笔真好,学习了

张而不扬 发表于 2013-1-8 21:50:41

的确是个才女!支持一下。

爱好作为 发表于 2013-1-9 08:37:26

企业要敞开胸怀,欢迎这个群体,更要放下固执,与这个群体同频共振,随着这些新生代的观念重塑企业文化理念,与其共同成长,和谐相处。不断有新鲜血液的注入,企业的生命力才能历久弥新,才能生机勃勃,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xiaz72 发表于 2013-1-9 08:49:12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对待80后、90后员工“和为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