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铁局湖东电力机务段:“三合一”机制化解职工创新风险
太原铁路局湖东电力机务段冯原平 “如何化解职工创新中遇到的风险,让职工卸掉思想包袱轻装搞技术创新?”带着这个问题笔者4月9日采访了以创新出名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殊荣的湖东电力机务段运用车间5组组长郑俊林。
郑师傅结合自己创新具体事例详细介绍机务段“以技术支持,化解技术风险;以资金扶持,化解缺钱风险;以专家做后盾,化解安全风险”。旨在“鼓励职工创新,化解创新风险,不让搞创新者吃亏”的“三合一”长效机制。 两万吨重载列车开行的几年来,我们一线司机不断地创新两万吨列车的平稳操纵方法,使操纵办法进一步安全化、精细化,取得不少成果,确保列车安全畅通地开行。但在创新过程中,也曾遭遇过挫折,担心过安全风险问题,因为在操纵上要改变一小步,比如,列车管较规定少减压0.1千帕,都会造成严重的事故。但如何不试,又怎能找到最安全最精细化的操纵方法呢?说实话,每一次操纵上的创新自己都非常担心,好在机务段有一套好机制为我保驾,才放心搞创新并取得多项成果,成为原铁道部劳模。 机务段针对职工在创新中遇到怕担风险问题,建立了以“调研选题、征集建议、评审实施”为一体的长效机制,既要鼓励职工创新,又把创新带来的风险降到最低,杜绝职工创新进入盲区。就是在由专家通过添乘机车,走访司机,发现操纵中不合理不科学有安全隐患的问题,会商后,定出需创新课题和经费。司机们根据自己积累的行车经验,缜密地思考,拿出具体可行的方案,交由专家确定,然后在相关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反复试验,最后由专家审定为创新成果后,机务段重奖,并由主管段长负责推广。对没有创新成果的职工,段上也会对他们关注关爱关心,在培训奖励提职使用上给予政策上倾斜,以保护创新者的积极性,确保搞创新者不吃亏。 这一机制激活职工创新热情,营造出创新的良好氛围,仅我们车间热心搞创新的司机不下百人,取得了一大批创新成果,健全完善了《重载列车非正常行车办法》等111项重载安全规章制度,其中19项内容纳入新版《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中。编制了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大秦线重载列车操纵示意图》和操纵提示卡,推行《两万吨列车安全平稳操纵优化方案》,在全线实行了“模块化”操纵,使每一个区段的操纵都有统一的标准,每一次牵引、每一次撂闸都实现了精细化、标准化。确保大秦线重载列车安全畅通地运行。 “我正在进行一项创新,暂时保密!聘干考试都通过了!”结束采访时,郑俊林悄悄告诉笔者。“这都是创新带来的好处!” 笔者感言:班组职工搞创新,面临着种种风险,而职工抗风险心理能力往往很弱,由此也吓退了不少想搞创新的职工,由于创新成功毕竟是少数人,如何能降低风险,让热衷于搞创新的职工不吃亏,湖东电力机务建立“三合一长效机制”的做法值得借鉴。 “我正在进行一项创新,暂先保密!冯老师,我觉得“暂时保密”更好。 建议冯原平老师尊重投稿规律,曾有常提。 学习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