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字情缘
错字情缘星期天搞卫生,收拾柜顶时,我又把那个红色的檀木箱子轻轻地搬了下来。结婚二十一载,搬家近十次,丢弃的东西不计其数。然而,这个已显破旧的檀木箱子却一直带在身边。箱子里一札札错落有序的书信,是我与老公分居十年的生活见证;数百封“两地书”,记载着一段小小邮票托付一个家的艰苦岁月。
掸去尘土,轻轻翻开箱盖,随意抽出一封书信,不禁哑然失笑,一段关于错别字的往事浮上心头。
我与老公1987年结婚。当时他还在北京西郊当兵,我在家乡小镇上教书。在通讯还不发达的80年代,我与老公通个电话都要跑到邮局去排队,因此“两地书”便成了我们传情达意的重要载体。也许是职业习惯吧,对于老公信中偶然出现的一两个错别字,我总是不能容忍。开始是用给学生判作业的方式把他信中的错别字用红笔标出来,令其更改,但后来发现收效不大,于是我便与他约法三章:如果在来信中发现一个错别字我将一个月不给他写信,发现两个就两个月不写信,以此类推,想让我回信,必须在下次来信中赋诗一首,这首诗中还必须用上信中的错别字,否则我将毫不含糊地照章办事。老公回信大呼不公,声称我这是单方约定,不能算数。他在来信中写到:雷锋都知道对自己的同志像春天般的温暖,你对自己的夫君岂能如此无情?我知道勤能补拙,我每天都在查字典,认真学习。很不幸,他把“温暖”写成了“湿暖”,把“补拙”写成了“朴拙”。我立即回信,指出了他的错误,言明若下封信中不能用上“湿”和“朴”做一首诗,我将两个月不给他写信。信尾我赋诗一首:
引战士名言,
摘导师语录,
革命热情可嘉,
岂让错字混入?
导师最讲认真,
战士最喜刻苦,
如真有志于学,
请把错字--彻底驱逐。
老公昼思夜想,很快寄来了回信:
朴素的情感,
填补距离的空间,
温暖的思念,
湿润彼此的心田。
温暖、湿暖,
补拙、朴拙,
字别心不别,
词错情无错。
听老公讲,在那段日子里,为了消灭错别字,他翻破了两本大字典;为了做诗,他熟背了不少唐诗宋词。当然,那段时间,我们也收获了不了诗篇。比如,他把“衷心”错写为“忠心”时,就毫不费力地把一首古诗改头换面:
咫尺天涯,
两地书传情,
恨别惊心花溅泪,
何日重逢?
望穿秋水,
甘苦味难清,
诉衷肠书何为中?
无声胜有声。
十年的夫妻分居岁月,真是甘苦味难清,但这段关于错别字的轶事,却使我们收获颇丰,我和老公都是60年代出生,从小学到中学,读的都是“最高指示” “批林批孔文章汇编”,文化知识的欠缺可想而知,正是这段关于错别字的轶事,使我们彼此监督、互相促进,补上了被历史耽搁了的岁月,正如老公诗中所言:
纠错时,倾注着柔情,
改错时,感受着爱意,
感谢错字,
错出了一个军人的怡情雅趣。
王秀玲 首先谢谢王老师赐稿!
错字情缘让王老师的感情和生活丰富多彩,看了你们信中的诗句,让我也能感受到你们那种恩爱的感情!
为了方便阅读,适当调整了一下文章格式,请王老师不要见怪!谢谢! 谢谢刘哥的光临! 不错! 谢谢马老师光临!· 鼓励下呵呵~ 小秦老师是难得光临呀! 真是相夫有方!! 引用第8楼新兵阿哥于2008-08-28 22:35发表的:
真是相夫有方!!
哈哈,这话说到点子上了! 谢谢楼上各位老师,来平台时日不多,感觉越来越离不开这里了,这里有我需要补充的方方面面的知识,更有不曾谋面的老师的鼓励,让我感到了生活原来是这么的丰富多彩.谢谢张老师对文章做了重新编排,让人看着舒服了许多.谢谢.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