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硕御月 发表于 2008-9-12 17:25:11

【对症下药】技术比武该改改组队方式了——南风燕

技术比武该改改组队方式了

南风燕

现状:“缺了红萝卜真的难成席了”

      几个月前,笔者到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煤电公司下属单位调研,在一个矿井单位的生产经营分析会上,分析者提到的一个现象让笔者感到难解: “掘进三队是矿上的标杆队,平常生产任务都完成得很好,为何这个月差那么多?”“就是呀!你看他们队每次岗位练兵、技术比武,不拿第一都拿第二,是一个要技术有技术的队伍哇!” 在该队值班室,值班队长刘林友给我们解开了这个谜团。
      原来,掘进三队的员工队伍中,有6人是掘进工作的行家里手,他们几乎每次都要代表单位应战公司组织的掘进专业技术练兵比武。因而,在矿上是有名的掘进标杆技术队。
      谁知,这支标杆技术队今年8月,要备战即将进行的掘进工种技术比武,4人被抽出来参与集训。不凑巧的是,留下的两个人中,有一个人因生病住院无法上班,因此打眼架料等技术工作难正常推进。
       一些职工说:这真是缺了红萝卜难成席啊!

病根:都是虚荣心惹的祸

      在调查走访中,笔者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些单位为了在某项劳动竞赛或岗位练兵中获得好成绩,通常把几个骨干召集在一起,组成“专业参赛队”,制定专门的技能提升方案,以确保在竞赛中能够取得优异成绩。这可以说是当今企业比武参赛的普遍做法。
      “当然,这种做法能发挥出‘抓骨干、带整体’的积极效应。可问题是,有些单位乐此不疲的根本原因是想在图省事的基础上,想到怎么尽快地把自己的‘政绩’树起来。不信你就认真观察每年的劳动竞赛和岗位练兵,不会发现不了这种现象。”基层单位的一位管理者坦言。
      工会劳动竞赛干事罗兴华介绍说:“只要你细心观察以前举办的劳动竞赛或岗位练兵,你就可发现不管是哪个单位或企业组织的参赛队,参赛队员基本上都是那些老面孔,这些老面孔就是员工们俗称参赛专业队。他们通过吃‘小灶’、强化训练等,水平高是事实,但绝大多数员工却与他们的差距越来越明显。”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一些单位为了能够得到领导的赞许,在平常的工作中就特别注重技术尖子的培训锻炼,所以每次参赛都能够取得好的成绩。事实上,绝大多数技术工人的整体素质并未得到提高。虚荣心真是害人!

药方:改改技术比武组队方式

      “我们要对劳动竞赛和技术比武中存在的这种虚假现象进行认真分析,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改变这种现状。”松藻公司董事长陈国政曾在职代会上要求职能部门。
      为彻底改变这种现状,松藻煤电公司一方面通过制定转变干部作风管理办法,倡导各级管理人员认真践行“知实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管理作风,正确处理个体与群体的关系,真正把员工队伍整体技能素质的提升工作,当做推动企业发展的基础工作来抓,力求使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发生质的飞跃。
      另一方面,破除传统的由参赛单位自行决定参赛队员、参加劳动竞赛和技术比武的方式,建立“你单位谁参赛由组委会决定”的新规。比如举办一个掘进工的技术比武,作为参赛单位不能决定谁参加谁不能参加,只能将本单位所有从事掘进工作的人员名单报组委会,由组委会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确定人选,并且所确定的人选还只能在比武前几天才能公开。这就使以前那种把获取名次的“赌注”,押在少数员工身上的做法行不通了。
      方法虽然简单,效果却尤为明显。去年底对掘进工艺都还不太熟悉的新员工陈仕伟,今年却成为队上骨干,并挑起了班长的担子。最近据该队党支部书记李志全说,他还带了个徒弟,并且是别人所带的徒弟三个月出师,他却只用了两个月。陈世伟说:“现在这种抽签决定参赛队员的方式,我们也不晓得抽到哪一个,

慕岩 发表于 2008-9-12 17:29:18

绝对的沙发。

zhangdenze 发表于 2008-9-12 17:31:03

热烈祝贺程部长上稿!!!

fyydnz 发表于 2008-9-12 17:34:02

祝贺并学习!

向良忠 发表于 2008-9-12 17:34:48

引用第2楼zhangdenze于2008-09-12 17:31发表的:
热烈祝贺程部长上稿!!!

汪东亚 发表于 2008-9-12 17:39:39

热烈祝贺,学习来着。

szy_001 发表于 2008-9-12 17:45:45

银长民 发表于 2008-9-12 18:47:13

程部长高手,向你学习,向你祝贺!

方向 发表于 2008-9-13 07:18:18

热烈祝贺程友华部长上稿!!!

马兵 发表于 2008-9-13 09:36:10

热烈祝贺程友华部长上稿!!!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对症下药】技术比武该改改组队方式了——南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