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良忠 发表于 2008-10-29 14:58:11

【跟贴创新】:一对父子  两个“另类”

一对父子两个“另类”

      一对亲生父子在不同时期、不同体制的背景下相继跨入了煤企行列。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父子俩竟成了不同时期内班组员工中的两个“另类”。追根溯源,都是创新惹的“祸”。
      父亲叫柯成林,1978年退伍后,被分配到重庆松藻煤矿二井(现重庆能源集团同华煤矿)上班,当上了一名掘进工人。老柯生性好动,不光动手动脚,还爱动脑子。上班不久,他发现井下运输巷道的木枕木间距不一致,加之道枕容易腐烂,运输铁轨经常变形导致矿车下道。于是,他便给队上建议,要求队上统一道枕安设标准,像火车道枕那样摆放匀称、稀密一致。当时的队长没有发话,一笑了之。隔了一段时间,他见没有动静,便自作主张,将道枕按80公分的间距进行摆放。谁知,他这一举动竟被队长骂了个狗血淋头,说他是异想天开,浪费材料,还给了他2元钱的处罚。
      后来,老柯又觉得评等论级的工资分配制度不合理,要求按劳分配,向当时的工资分配制度发起了挑战。他的建议不但没有被采纳,反而被扣上了不忠诚企业、爱出风头的帽子。由于他总爱突发奇想,想出一些别人想不出的“鬼点子”,甚至按照自己的想法偷偷地去实践。为此,他没少挨批评和罚款,还经常让班组员工跟着受牵连。慢慢地人们与他疏远起来,每个班组都不愿接纳他这个“异类”。就这样,他像皮球一样被这个班组踢到那个班组,直到1992年国企改制时,他才心有不甘地退了休。
      转眼到了21世纪,老柯的儿子柯平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2001年,柯平跟随当地国企改制后第一批农民工队伍加入了煤矿行列,跟当年的父亲一样成为了同华煤矿的一名掘进工人。由于受父亲命运的影响,柯平做事规规矩矩,不愿出“风头”。在一次打眼的过程中,风锤突然停止运转,他才不管,他说机器不转了,他就不打了。工友们都叫他把风锤拆开仔细检查一下,他说不懂。等钳工从地面赶到碛头时已经到了下班的时间。从此,班组员工都叫他“木脑壳”,跟父亲一样哪个班组的员工都不接受他这个“另类”。就这样,柯平被班组踢过去踢过来昏昏然过了3年,钱没挣到,还经常被老婆骂。
      从2004年开始,企业先后掀起了打造“学习型班组”和“创新型班组”的热潮。柯平被学习、创新的滚滚热浪“熔化”了,他那不肯运转的脑子也慢慢地开始运转起来。一天,他从书本上学到了“直眼掏槽”的掘进工艺,听说效果不错,他就想试一试。哪知道技术不到家,试验的那槽炮只收到进尺0.1米。队长听说后,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还鼓励他继续试验。经过多次失败和反复总结,他硬是将“直眼掏槽”工艺试验成功了,队上还给了他100元的奖励。
      从此,柯平的创新思维一发不可收。作业中的“疑难杂症”,他总能想出一些怪招轻易化解。从2004年至今,企业采纳了他提出的12条合理化建议,参与班组小改小革20多次,他发布的5项QC项目被企业评为一等奖。他也因此成为了人们争相追逐的“明星员工”。
       父子俩相继在同一煤矿上班,同样被人们看成“另类”,但两人的命运和结果却大不一样。柯平说:“这就是改革开放的结果”。(向良忠)

向良忠 发表于 2008-10-29 14:58:54

Re:【跟贴创新】:一对父子 两个“异类”

拙稿一篇,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张耀杨 发表于 2008-10-29 15:33:24

Re:【跟贴创新】:一对父子 两个“异类”

这个故事有意思!

王兴刚 发表于 2008-10-29 15:42:06

Re:【跟贴创新】:一对父子 两个“异类”

好文章,给你助威加油!

彭娇妍 发表于 2008-10-29 15:53:22

Re:【跟贴创新】:一对父子 两个“异类”

觉得“异类”这个词有点贬义。

梅花雪 发表于 2008-10-29 16:33:40

Re:【跟贴创新】:一对父子 两个“异类”

一样创新,两种待遇,这就是改革开放的变化呀!学习向良忠的好稿了!

gongming 发表于 2008-10-29 17:15:29

Re:【跟贴创新】:一对父子 两个“异类”

好稿,真像是看企业和人的变化

胡明军 发表于 2008-10-29 20:10:38

Re:【跟贴创新】:一对父子 两个“异类”

认真学习向老师的好稿,用父子俩不同的经历,生动的故事,真实的反映了改革30年来班组员工创新过程带来的大变化,看好这篇稿.

马兵 发表于 2008-10-29 20:12:29

Re:【跟贴创新】:一对父子 两个“异类”

认真学习向老师的好稿!

椰梦长廊 发表于 2008-10-29 21:20:44

Re:Re:【跟贴创新】:一对父子 两个“异类”

引用第7楼胡明军于2008-10-29 20:10发表的 Re:【跟贴创新】:一对父子 两个“异类” :
用父子俩不同的经历,生动的故事,真实的反映了改革30年来班组员工创新过程带来的大变化,看好这篇稿.

支持!!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跟贴创新】:一对父子  两个“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