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神 发表于 2013-11-29 11:26:55

外企打工拾零【原创】

       工厂关停后,经两年波折。我来到山东某韩国独资企业打工。
       一个多月后,被聘为生产课长。负责全厂的生产管理工作。
       有一天,生产部的采购员兼翻译急匆匆地跑来说:
       “课长,编织机坏了好几台,韩国轴承买不到怎么办呀?”
       “那以往你都是怎么办的呀”?我征求她的意见。
      “先把其他针筒暂时修不好的机器的轴承拆卸下来”。她显出很精明的样子。
         “这绝对不行”。我肯定地回答。
         “为什么”?她疑惑地问。
      “这样既容易损坏机器,又不容易保证精度”。我解释说。
      “那怎么办呀”?她又急切的问。
      “去卖哈轴或瓦轴的轴承都行”。我说。
      “老板有规定,只能用韩国轴承”。她目光很坚定的望着我。
         “这我就不懂其中的奥妙了”?我疑惑的问她。
         她迅速的取来两把螺丝刀,一把是韩国产的,一把是国产的。“你不会看不出这质量的差别吧”?
      “我让你买的是轴承,不是螺丝刀”。我有些不耐烦。
          “你不是让我把老板叫过来亲自告诉你吧”?她还在有恃无恐的说。
         “江泽民来也没用,你如果再不抓紧时间购买,我现在就免除你的采购员职务”。
         “那好,一切后果由你负责”?她也有些气愤了。
         这时,技师长已经过来听了好一会儿了,我便指着他说:“听好了,轴承买来经我确认后,如果通过实践检验证明质量不好用,责任由我承担”。
         一会儿,轴承买来了。我问价格是多少,她告诉我才是韩国的四分之一。还示意我就等着承担责任吧。
         几个月过去后。听说老板又放出了话儿,今后只买哈轴的轴承。

鸿雁 发表于 2013-11-29 15:54:05

好做法,给一味喜欢外国货的主管一个提示,中国货也不错!

宜宾万春芳 发表于 2013-12-5 11:47:19

浮山神,你的故事让我想起了前两天看的一部纪实片——《修不起的进口车》。片中追踪调查了关于进口车修理的内幕。
某某进口车坏了,4D店维修必须要求从国外按照配件单进货方可,于是,高额的、令人难以承受的修理费不说,长达几个月、甚至半年的配件等待就让人“心烦气躁”,然而,当被迫无奈的某某大胆走进国内汽车配件店,并通过其他专业维修店修出来的车子并没有什么问题,重要的是, 一大笔费用的节约和时间上的强力缩短,完全也弥补了4D店解释带给某某的心里阴影。
所以,还是那句话,不一定国外的就是最好的,不一定价格最高的就是最好的。
我们老百姓的消费,将就两个字——适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外企打工拾零【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