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线班组充满生机
胜利油田桩西采油厂作业大队在班组建设中不断探索,拓宽班组长管理渠道,提升了企业细胞生产运行能力和工作执行能力。班组长走上讲台
作为兵头将尾的班组长是班组生产链中的“火车头”。“火车头”素质高低,对班组有直接影响。为此,胜利油田桩西采油厂作业大队各基层队让班组长担任老师,由班组长上培训台为员工讲课。班组长从实践出发,为员工传授工作经验,分析生产环节中存在的风险和隐患,剖析问题,总结经验教训。
班组长担任老师,加速了班组长由过去被培训者向培训者角色转换,提高了班组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今一批班组长通过多次上台磨炼,已成为深受员工欢迎的好老师,促进了班组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
班组长参加生产例会
一项生产任务下达后,生产运行流程通畅与否,班组最有发言权。为此,该大队各基层队安排班组长参加生产例会,从而了解生产流程实际运行情况。班组长参加生产运行例会,让班组长能够更全面了解本队生产经营情况、阶段工作思路、工作目标和工作措施,掌握工作重点和方法,减少过去信息层层传递过程中的损失,增强了他们工作的针对性。
让班组长参加例会,还激发了他们参与生产经营的热情。他们主动与队干部一起研究生产措施,消除了工作环节中的“空挡”现象,提升了本单位生产运行能力和工作执行能力。
建立班组长工作志
井下作业施工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但技术性强,而且安全责任重,稍有差错,就可能发生事故。这就要求班组长既要技术过硬又要管理素质过硬。为此,各基层队建立班组长工作志。每天,班组长把当班生产任务完成情况、存在问题、重点技术措施和人员动态等内容一一记录在工作志上。队里利用每周召开班组长会的机会,让班组长之间互相交流工作志,队领导从中获得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班组长工作志也成为队干部了解员工的一个“窗口”,促进了生产疑难问题的解决。如作业2队在桩106-20-X18井施工过程中,通过交流会采纳了三班班长提出的“改进该井防砂工艺”的建议,作业一次成功,获得了日增原油20吨的高产效果。
山东省东营市仙河镇胜利油田桩西采油厂作业大队机关尹希东 个人认为没写出特点来!见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