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其自然 发表于 2014-2-8 12:41:57

【数学题解析】追击和相遇问题(一)

追击和相遇问题(一)

    追击和相遇问题是小学一大类应用题,追击和相遇问题本质上没有啥区别,无非是速度差与速度和而已。简单的追击和相遇问题很容易,只要不是太笨,小孩子都能正确解答。这类应用题花样繁多,几乎没有规律可循,有些题目相当难,不仅小学生摸不着头脑,即使数学老师也很头疼。

    这类应用题真正难点在于多次相遇或追击与相遇问题交织在一起。下面列举两道题,题目是自己瞎编的,大家不要太注重数据,只要理解其中的道理即可。

    题目1:AB两地相距100公里,甲乙二人分别从A、B两地相对出发,甲的速度是30公里/小时,乙的速度是20公里/小时,甲乙二人到达终点以后,分别按原路返回,请问当他们第二次相遇时,总共用了多长时间以及相遇时距离A点多远?

    解题思路:当他们第一次相遇时,甲乙二人所走路程之和就是一个AB的距离。思考一下,当他们第二次相遇时,二人所走路程之和是几个AB的距离?2个。错了,应该是3个。以此类推,第三次相遇时,应该是5个AB距离。

综合算式:100×3÷(30+20)=6(小时)。

    再认真思考一下,我的解题思路正确吗?题目答案没有问题,思路似乎也无可挑剔,如果仅仅就本题而论,的确不存在问题。实际上存在一个大漏洞,忽略了一个最为关键的因素,这就是甲乙二人速度悬殊因素。如果甲乙二人速度相差不大,解题思路没有啥问题;如果甲乙二人速度相差悬殊,情况就会大变,将会变成一个相遇和追击问题的混合体。将例题1的数字变化,大家再体会一下。

    题目2:AB两地相距100公里,甲乙二人分别从A、B两地相对出发,甲的速度是50公里/小时,乙的速度是10公里/小时,甲乙二人到达终点以后,分别按原路返回,请问当他们第二次相遇时,总共用了多长时间以及相遇时距离A点多远?

    解题思路:甲从A点走到B点,需要2个小时,此时乙只走出20公里,尚未走一半。他们第二次相遇已经不是“相遇问题”了,而是变成了追击问题。具体的分析和解题就不再进行了。可以简单列出一个综合算式:

(100÷50)+10×(100÷50)÷(50-10)=2.5(小时)(正确)

    如果按照第一道题的思路解答,算式如下:

100×3÷(50+10)=5(小时)(错误)

   两个答案竟然如此悬殊!只要求出时间,到A点的距离很容易算出,不再计算了。

鲁宝林 发表于 2014-2-8 13:37:26

王老师可以当老师了,呵呵

鲁宝林 发表于 2014-2-8 13:38:42

数学题我最头疼的就是这类题,我是学文科的,数学成绩一直不太好,今天长见识了。

随其自然 发表于 2014-2-8 14:39:31

回 1楼(鲁宝林) 的帖子

我不是老师,只是年轻的时候喜欢看奥数题。不过我给财专的学生代过一个学期的应用数学课,还专门写过一篇代课经历的文章。代课的艰难是难以想象的,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代课的内容,我从来没有学过甚至都没有听说过。艰难可想而知。另外我也没有丝毫当老师的经验,不明白的问题只能自己瞎琢磨,不能问其他老师,毕竟名义上我也是老师呀,问其他同事也都不懂,真是难死人。

随其自然 发表于 2014-2-8 14:41:54

回 2楼(鲁宝林) 的帖子

小孩子一般不会遇到这么难的问题,如果参加奥数比赛就难免了,奥数中确实有类似的题,甚至难度更大一些都有可能遇到。

鲁宝林 发表于 2014-2-8 18:12:53

回 3楼(随其自然) 的帖子

阁下不是老师胜似老师呀。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2-8 19:01:11

不错,欣赏!

随其自然 发表于 2014-2-9 09:26:08

回 6楼(为生歌唱) 的帖子

谢谢。

鸿雁 发表于 2014-2-9 10:22:38

路过支持一下

随其自然 发表于 2014-2-9 23:00:10

回 8楼(鸿雁) 的帖子

谢谢。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数学题解析】追击和相遇问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