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纯庆 发表于 2014-3-5 09:09:45

手抄的信息
一份手抄的信息,让招金膜天大踏步地进入国内的矿泉水行业,并一度占领了当时全国行业内90%的市场份额,推动了企业走向了辉煌的时代。
1992年麦收季节,招金膜天接到青岛胶州一家企业的订单,购买一台水处理设备。时任车间主任的刘绍华,也随车前往,协助工程技术人员安装调试设备。
设备抵达目的地的中午,该厂厂长陪同他们一起吃饭。其间,刘绍华无意中听到了该厂要参加首届全国矿泉水大会的信息,立刻精神起来,意识到这或许会对招金膜天公司大有好处。于是,他立即咨询厂长,问明情况。
原来,该厂接到了会议的邀请函,正准备前去参加。刘绍华恳请厂长,让他看看这份邀请函。饭后,厂长把邀请函给了刘绍华。看完以后,刘绍华觉得会议的内容很好,与自己企业的业务、产品有密切的联系,便决定带回去给领导看看。由于胶州这家企业在当地的乡镇上,20年前这里还没有传真,也没有复印机。怎么办呢?手抄吗?他马上找来纸和笔,把邀请函一字不漏地抄了下来。
回到公司后,他就把会议的邀请函交给了总经理王生春。王总看了以后,很感兴趣,急忙召集相关人员开会研究,决定带着设备参加会议。
一切准备妥当以后,王生春总经理带着销售科长等人,拉着矿泉水超滤设备,前往北京参加会议。在会议现场,公司销售人员向与会人员,详细介绍公司状况、公司产品及超滤设备的功能和用途。当时,全国的矿泉水很少,超滤的设备应用更少,招金膜天的超滤设备引起大家的广泛兴趣和高度关注。
历时三天的会议结束后,参展的超滤设备被一一买走了。通过这次会议的宣传,超滤设备在矿泉水领域的应用一发不可收拾,从此掀开了企业发展的新篇章。

刘纯庆 发表于 2014-3-5 09:10:01

坚持
2008年5月2日,天还没亮,北疆公司总经理李善仁和两个地质队员,驾上陆地巡洋舰,前往400公里外,到地下宝藏最多的富温县野外勘查找矿了。下午7:00(新疆这时的时间是傍晚),跑了一天的寻宝队,已是人困马乏,本应返回驻地休息,但为了顺路再看一个矿点,他们决定在天黑之前,务必将这个矿区看完。
于是,他们驱车驶入茫茫戈壁,在既无道路、又无向导的情况下,只能用GPS导航前行。车子一会儿驶于沟谷,一会儿爬上山岗,颠簸着艰难地行驶了大约50多公里。谁知在穿过一片盐碱区时,突然陷进了沼泽地里。无奈,他们只好试着往外拥推,经过一番折腾之后,三人个个都变成了“泥人”,而车子却越陷越深。
眼看天黑下来了,自救显然没有希望,李总决定自己留下来看车,其他两名队员到公路上寻车救援。为了和队员保持着通讯联系,两名队员走后,李总便跑到了附近一个有信号的山头上,边联系救援车辆,边安排其它工作。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两个队员杳无音信,戈壁滩上的深夜,空旷、寒冷、赤黑渗人。
天不作美,飞雪骤雨,铺天而降。一会儿,李总便全身湿透,冻得直打哆嗦,饥饿、寒冷、恐惧一步一步向他袭来。他想到了汽车。“对,到车上去。”一个念头闪过。然而赤黑的荒漠沟谷杂乱,再加上雨雪交加,他迷失方向了,找了一个多小时也没能找到车子。
此时,已是午夜12:00多了,雨雪下个不停,救援车何时来?能不能来?若不能来怎么办?一连串的问号在李总的脑海中闪过。危险正在向他袭来,“我要活着,我要自救,决不能冻死在这里。”他想。于是,他深一步、浅一步地往山上爬去,虽然只有一公里多的路程,却滚爬了一个多小时,不知摔了多少跤,打了多少滚,终于爬上了山岗。“胜利了!胜利了!”他想吼两声给自己壮壮胆,但是冻僵了的嘴怎么也喊不出声来,他整了整冰冻的衣服,机械地围着山头跑步,一圈、两圈、三圈……。为了证明山头上有人,为了向远方发出求救信号,他不时地向头顶举起那仅有一格电量的手机,夜空中一闪一闪,仿佛在声嘶力竭地呼救。
一分钟,十分钟,一个小时,三个小时过去了,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艰难渡过。六个小时过去了,凌晨4:00多,两个队员回来了,一起找到了车子,找到了李总。三个人紧紧地抱在一起,泪如泉涌。

刘纯庆 发表于 2014-3-5 09:10:25

学出来的状元
在2008年招远市第二届青工技能比赛中,蚕庄金矿职工原寿松折桂,荣获焊工第一名。人们都夸他是“学出来的状元”。
自费学习焊工技术。原寿松参加工作以后,被安排在机修车间,跟着老师傅学徒三年后,焊接技术已经十分娴熟,而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为了进一步增强自己的实践技能,他上网查询,四处打听焊工的培训学校,最终选定了北京城建集团焊工学校。1999年,为了挤时间去北京学习,他昼夜加班干活,先后攒了27个班,再加上月份休班,一共积攒了30多天,然后请假乘火车去了北京。
学习期间,原寿松拜孟庆德为师,细心学艺。他每天早晨第一个去学校,打水扫地清理卫生,什么活都干。孟庆德,是位曾经出版过焊接专业书籍,受到过邓小平接见的国际焊工。因为原寿松勤快能干,师傅对其特别关爱,悉心传授技艺。不到40天的时间,原寿松便考取了高压容器焊接证书,这也是北京城建集团焊工学校多少年来考证用时最短的学生。为了此次学习,他自己花费了7000多元,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少的数目。
义务协助拆装设备。在北京学习结束后,他到新华书店花了700多元,购买了30多本关于焊接的专业书籍,带回招远,一有时间就扎进书堆里学习。焊接对电流的要求很严格,要成为高水平的焊接工,就必须对焊接电流精确把握,为此,他想办法去了黄土村的一家企业,义务帮助拆卸安装电焊机,了解电焊机的构造和性能。他连续几天靠在现场,一会儿拆装,一会儿焊接,不懂就问,不会就学。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听到电流的声音,他就能辨别出焊接效果的好与坏。
甘愿担当旁观者。学有所成的原寿松,因不知情错失了参加2007年招远市首届青工技能比赛的机会。但为了检验自己的技艺水平,他还是跟车间请了三天假,准备去考试现场看看,他想知道招远最好的焊工水平咋样,自己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因为没有报名,也没有认识的人,比赛的第一天和第二天,他却没能进入比赛现场,只好在大门口呆了两天。第三天,他又来到门口,转悠来转悠去,急躁不安。看门的老师被他的执着精神所打动,答应让他进去。到了比赛现场,监考的老师问他干什么,他说就是想看看,然后就和老师谈论起参赛选手焊件的质量。监考老师听了以后先是惊叹,后替他没能参加比赛而感到惋惜。
比赛就要拿第一。这是原寿松的座右铭。2008年,机会来了,招远市举办第二届青工技能大赛,他在第一时间报了名。比赛前的一个星期,他请了几天假,借来了电焊机,买来焊条,回到家里的小草屋练习,为了排烟,他还专门安装了排气扇。同时让妻子带着年幼的孩子回娘家住,以便全身心投入练习。白天,他在小草屋里苦练焊接,用电焊把夹着铅笔在墙上画圈;晚上,就翻出书籍熟悉理论,困了就往鼻子上抹点风油精,刺激刺激自己。比赛那天,他肩扛一根1.6米的铁杆,两头挑着工具包,健步走进现场,大家感到很奇怪,议论纷纷。比赛时,其他选手都把铁板平放在地上焊,而他却把铁板立起来,用那根1.6米的铁杆做支撑,站着焊接。与其说是参加比赛,不如说是原寿松的表演赛,大家的目光都盯向了他。监考老师对他说:“今天我就看着你焊,看看你的水平到底有多高。”在大家聚目关注下,原寿松很顺畅地完成了焊接任务,六个评委都给了他最高分。

刘纯庆 发表于 2014-3-5 09:10:52

责无旁贷
临危受命,却一炮打响。招金膜天销售业务员李永杰,代替技术员做讲座,受到了在场专家和技术人员的一致好评。
事情发生在2011年的3月份,江苏宜兴将举办一次“宜兴环保城技术交流会”,招金膜天公司也应邀参加,并要在会上做讲座。膜天公司高度重视,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整理资料,以备参会做讲座。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开会的前一天,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3月19日,因天气原因,烟台进出港的航班全部取消或延误,要在会前赶到宜兴已经不可能了。烟台机场候机大厅内,招金膜天公司总经理王乐译和技术员急得团团转。如果不能按时参会,将是对信用的一种缺失,更是失去了一次绝好的宣传企业的机会。
在电话中,王乐译了解到:公司销售员李永杰正在赶往上海的途中,而且要经过宜兴。王乐译当机立断,决定让李永杰中途下车参加这次会议,并由他来作讲座。
接到通知后,李永杰心里犯嘀咕,自己能做好吗?万一讲不好怎么办?“老总的指示就是命令,我责无旁贷。”他坐在车上考虑着讲座的内容和方式。火车傍晚到了宜兴后,他联系了会务组,找了家旅馆住下,草草地吃了点饭,便开始准备明天会议的讲座。
李永杰平时注重学习,一有空闲就学习企业的工艺流程,了解产品的结构和性能。在外出差的时候,他经常为客户们讲解,做技术培训。他还有个很好的习惯,只要是出差,都会随身带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这一习惯让他在这次出差途中派上了大用场。他结合平时积累的资料,根据会议的要求,自己动手制作PPT。等把这些事情做完后,东方已露出了鱼肚白。为了保证讲座的效果,他顾不上休息,对着镜子练习讲解,一个半小时的课件,他讲了一遍又一遍,直到天亮。一夜没合眼的他,简单地洗刷了一下,吃了早饭便赶往会场。
会场上,他衣冠端庄,精神饱满,自然大方而极其熟练地作了公司形象推介、产品性能优势、应用说明和成功项目的案例展示等,精彩的演讲博得了与会代表和技术人员的阵阵掌声。

刘纯庆 发表于 2014-3-5 09:11:09

刘纯庆 发表于 2014-3-5 09:11:20

刘纯庆 发表于 2014-3-5 11:28:38

刘纯庆 发表于 2014-3-14 10:22:00

诚信赢客户

2013年8月28日是招远黄金珠宝首饰城最为热闹的日子,一年一度的国际黄金珠宝展销会在这里隆重举行,招金礼品行的员工经过一天的忙碌,在傍晚清点货物时在柜台不起眼柜台角落里发现了一个黑色的钱包,同事们打开钱包一看,钱包内有现金一万余元、银行卡、身份证等重要证件。同事们根据身份证的信息翻阅当日的销货记录,寻找有价值的线索,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了顾客登记的电话号码,通过电话号码找到了失主杨先生。原来杨先生在柜台购买结婚饰品由于顾客太多,不小心将钱包丢失了。正在着急时刻接到了招金礼品行销售人员的电话,让杨先生非常高兴。
第二天,杨先生在取完钱包后,给招金礼品行送来了一面“诚信经营,拾金不昧”锦旗。
事后杨先生与首饰城招金礼品行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并将这件事讲给他的朋友听,不仅感动了朋友,而且又感动了朋友的朋友,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有相关业务的朋友都与首饰城招金礼品行建立了合作关系,成了招金礼品行的铁杆顾客。

刘纯庆 发表于 2014-3-14 10:22:23

顾客无小事
2013年6月份的一天下午,在招远黄金珠宝首饰城同心银楼收银台前,一位龙口的顾客正在结算。收银员接过现金点了一下,说:“应收您2140元,实收您2200元,应找您60元,请您稍等。”于是收银员给顾客找零钱,很遗憾,零钱不够。收银员不好意思的向顾客解释:“真抱歉,没零钱了,请稍等我马上去解决” 。“不着急,我再看看”顾客也很理解。
当收银员拿着零钱回来一看,顾客不在,赶紧问同事:“刚才那位顾客呢?我得找他60元零钱”。同事说:“她说先逛逛,可能一会儿就回来了。”于是,收银员把零钱放到抽屉里,等顾客逛完后回来取。
然而,直到快下班了,还不见顾客回来,收银员马上找出顾客留下的手机号联系顾客。顾客说:“出去一转悠把找零钱的事给忘了,现在已经到家了,我家在龙口,回来拿60元也不值得,要不然就算了吧。”收银员问顾客是否可以通过邮局汇过去,但顾客所在村离邮局又挺远,顾客觉得到邮局取款不方便。这该怎么办?还要考虑顾客的方便问题。收银员又与顾客商量是否可以给顾客的手机上充上60元的话费?顾客欣然同意 “太好了,正好我的手机需要充费了”。于是,收银员为客户的手机充上了60元的话费。不一会儿,顾客打来电话:“我已收到短信,60元的话费已经打到我手机上了。太感谢你们了,这么点小事,你们还这么叫真。”

刘纯庆 发表于 2014-3-14 10:22:43

“假货”事件

2014年3月的一个上午,招远黄金珠宝首饰城接待了一起投诉,来自栖霞市的一位女士购买的一款千足金手镯在佩戴一段时间后发现金手镯表面出现白斑,怀疑购买了假货,在柜台处大吵大闹,并要求退款。
这位女士气愤说道:“这是假货,你们还说自己是正规店,出现质量问题退货退款,这就是质量问题,赶快给我退货。”遇到这种情况,工作人员凭借多年的销售经验和对黄金珠宝知识的了解,已经找到问题的所在:“金手镯表面出现白斑原因是与化学物质接触所致”。工作人员并没有和顾客争吵,而是详细了解顾客佩戴过程,在了解过程过得知这位女士在化妆品店上班,平时要试用各式的化妆品。
销售人员在了解到这个情况后,耐心的向顾客解释:“化妆品中常含有少量的铅和汞。黄金首饰如果经常与化妆品接触,时间久了,就会使首饰表面出现这种白斑现象”。这位女士听了销售员的解释后语气逐渐缓和下来,问道:“你们怎么能够证明呢?”“真金不怕火炼,这种现象只要用火枪烧烤一下即会恢复金的光泽,我来给您处理一下吧”销售员边说边将首饰拿到维修台,在顾客面前进行了演示处理。金手镯表面的白斑果然消失了,随即恢复黄金的光泽。
亲眼目睹了手镯恢复原色后的顾客有些不好意思挠挠头说:“我刚才语气那么差,还说你们这是假货真不好意思啊。”“没关系的,您是我们店的顾客,东西从我们这里卖出去,我们负责是应该的,出现这种情况您肯定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肯定会认为黄金是假的,您的心情我们非常理解,给您答疑解惑,为您服务,让您满意是我们义务,只要您能理解我们,那点委屈不算什么的。”售货员拉着这位女士的手微笑地说道。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企业文化展播】招金企业文化故事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