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看今朝 发表于 2014-3-13 16:58:22

到了宋代,宋太祖为鼓励植树,下令凡是垦荒植桑枣者,不缴田租,对于规劝百姓植树成绩卓著的官吏,晋升一级,因而植树的范围更广泛,当时从福建古田直至海南,除种上苍翠松桧之外,还杂种荔枝,远远望去恰似一片连绵不绝的茂林。《元史·食货志》载,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诏书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衣食以农桑为本”。并颁布了《农桑之制》,规定每丁每岁种桑枣20株,如土性不宜,可改种榆、柳,均以种活长成为数;他还要求各级官吏督促实施,如失职或申报不实,须按法律论罪。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著名的游记中称赞元代的植树。

笑看今朝 发表于 2014-3-13 16:58:48

明清时代,植树造林规模更大,明太祖布衣出身称帝后,以农桑为国之本业,令天下广植桑、枣、柿、栗、桃,仅京都金陵的钟山,就种了50余万棵。

笑看今朝 发表于 2014-3-13 16:59:52

唐代曾下令所有的驿站之间全种上行道树,城乡植树之风也是年盛一年。孟浩然诗云:“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笑看今朝 发表于 2014-3-13 17:02:44

 古代植树诗词

诗李白诗歌以豪放见长,其中描写壮丽山河、朋友真情之中自有豪情万丈,但他也有细腻的情思。
“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


从中可以看出,李白也曾经种过树,虽然只是一棵桃树,并且自栽种以后就没有去浇水治虫服侍它,但是李白心中还是记挂这棵树的。虽说这首诗并不是写种树的经历,但他对这棵桃树的深情厚谊还是跃然纸上。

笑看今朝 发表于 2014-3-13 17:04:52

 古代植树诗词

有“诗圣”之称的杜甫,诗中更多描写底层民众的生活,有着莫大的悲悯情怀。他不仅在作品中抒发这样的情感,在生活中也亲自参与劳动。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来到四川成都筑造草堂,为了居住环境的优美,曾四处寻找树苗。杜甫在诗中描述找寻苗木的情景,

“草堂少花今欲栽,不问绿李与黄梅。石笋街中却归去,果园坊里为求来”。
求得苗木以后,杜甫亲自栽种,并写下自己植树感受:
“独绕虚斋径,常待小爷柯。幽荫成颇杂,杂木剪还多。 ”

从中可以看出,杜甫不仅自己植树,还精心规划、细心伺弄、耐心修剪,俨然就是一位优秀的老农。

笑看今朝 发表于 2014-3-13 17:05:57

 古代植树诗词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不仅本身姓柳,而且也痴爱柳树。说来也巧,他又到柳州任刺史,带领百姓在柳江西岸大面积种植柳树,还因此作了一首含有很多“柳”字的诗:

“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说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 ”

但是他并不是为了爱柳而种柳,诗的下半部分说出了他为民造福的崇高情怀,

“垂荫当覆地,耸干会参天。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 ”

笑看今朝 发表于 2014-3-13 17:08:16

白居易以种树为乐,
“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但购有花者,不限桃李梅。 ”

“江州司马日,忠州刺史时。栽松遍后院,种柳荫前墀。 ”

都显示了其爱树植树的情怀。

笑看今朝 发表于 2014-3-13 17:08:56

苏轼少年时曾种松树数万株,并在诗中写道:
“我昔少年日,种树满东岗。初移一寸土,琐细如稻种。 ”

现在杭州西湖著名景点“苏堤春晓”,就是他任杭州刺史时,带领百姓修浚西湖,在湖堤上种树留下的。

笑看今朝 发表于 2014-3-13 17:11:43

晋代诗人陶渊明
爱柳成癖。他中年弃官归田后,亲自在田边水畔广植柳树,以柳会友,怡然自得。尤为有趣的是,他特地在堂前种了五棵柳树,并常在柳荫下衔觞赋诗,人称“五柳先生”。他所写的
“榆柳荫后园,桃李罗堂前”、“萦萦窗下兰,密密堂前柳。”
就是诗人爱柳的真诚流露。

登高的温石 发表于 2014-3-13 17:12:25

引用第376楼纤手香凝于2014-03-13 16:52发表的:

可以肯定地说,我国古代也植树。
有诗为证:李白作诗“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杜甫这样写道: “独绕虚斋径,常待小爷柯。幽荫成颇杂,杂木剪还多。”白居易以种树为乐,“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但购有花者,不限桃李梅。”苏轼在诗中写道:“我昔少年日,种树满东岗。初移一寸土,琐细如稻种。”现在杭州西湖著名景点“苏堤春晓”,就是他任杭州刺史时,带领百姓修浚西湖,在湖堤上种树留下的。
p_w_picpath/back.gif

非常感谢老师的支持!这些诗句真的很能证明古人植树的认真哈~~
页: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查看完整版本: 拒绝雾霾,一起“森”呼吸——踩楼“植树”活动开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