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成长贵在营造重视人才的氛围(牛年起跑,企业助力下)
员工成长贵在营造重视人才的氛围谷文生
按照现代人才管理学的概念,人才可分为“显人才”和“潜人才”两类。而大多数的人属于“潜人才”。正如艺术家罗丹所说:“世界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实际上,在企业并不缺少人才,他们有的是设备操作能手,有的是一线岗位上的技术能手,还有的是善于管理的行家里手。而有些企业管理者,往往缺乏对“潜人才”的关注,以至于让这些默默无闻的“人才”不能将“光”散发出来,成为“显人才”,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近年来,中铝河南分公司大力倡导“人人有才,人尽其才,人人成才”的人才观,明确了人力资源的战略目标,不断建立最具吸引力的人力资源环境和国内领先的国际化人才开发体系,让员工掌握未来,为公司的经营管理和未来发展赢得竞争优势。从普通工人的各级技师和“首席员工”,到专业技术人员的区域和主管工程师以及管理人员的选拔和晋级,每一个群体之间都有相应的成长通道,再加上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和完备的培训、培养和任用制度,以及重视人才的良好氛围,为每位员工提供了岗位成长成才的动力和发展空间。
由此笔者认为,营造重视人才的员工成长氛围,不拘一格,善于培养、发现和使用一个默默无闻的人才,并将其放在能发挥其才能的岗位上,是多么的难能可贵。首先,要重视能力。一个人水平和能力的高低,决不是单单取决于其文凭的高低,而是其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不断增长的才干。所以,不能以文凭论能力的高低,更不能片面地将“知识化”理解为就是“文凭”,“专业化”就是“职称”,将“文凭”与“水平”划等号,而要在选人用人上体现“以人为本”和“唯才是举”的人才思想,体现在是否具有处理和解决实际工作的能力,从而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其次,要扬长避短。企业管理者在选人用人时要以全面和发展的观点,着力挖掘和培养那些具有创造性才能“潜人才”,明察其优点和长处,在工作安排上扬长避短。同时,还要有广纳贤才的胸怀,以“有胆识骏马,无畏护人才”的气魄使用人才。第三,要化短为长。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一个人的长处与短处是相伴而生,相互影响的。作为企业管理者如果能将一个人的短处变为长处,化劣势为优势,那将是何等的高明。因此,要采取不拘一格的方式选人、用人,比如不能把年龄当作一个“否决项”,在有些岗位则需要发挥年龄的优势(年长者经验丰富,年龄小者激情四溢),进而化短为长。因此,不懂得“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的管理者则不是合格的管理者。 淙淙溪流开浪花,无名小花沁芳香。但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用人氛围能够百花争艳,使更多的“潜人才”脱颖而出,变成“显人才”。
“知识化”理解为就是“文凭”,“专业化”就是“职称”,将“文凭”与“水平”划等号
这种概括太精辟了,认真学习。 引用第1楼汪东亚于2009-02-11 21:23发表的:
“知识化”理解为就是“文凭”,“专业化”就是“职称”,将“文凭”与“水平”划等号
这种概括太精辟了,认真学习。
谢谢东亚老师的关注和鼓励! 文凭不能完全等于水平,专业不能完全等于能力。有文凭只能说明在学历上取得了一个认同度,并不说明其水平就达到了。现不少的持有文凭者不经实践,只是书本上的理论上的照搬照抄根本解决不了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 引用第3楼银长民于2009-02-11 21:34发表的:
文凭不能完全等于水平,专业不能完全等于能力。有文凭只能说明在学历上取得了一个认同度,并不说明其水平就达到了。现不少的持有文凭者不经实践,只是书本上的理论上的照搬照抄根本解决不了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
谢谢银老师的关注! 淙淙溪流开浪花,无名小花沁芳香。但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用人氛围能够百花争艳,使更多的“潜人才”脱颖而出,变成“显人才”。
说得好! 引用第5楼向良忠于2009-02-11 21:51发表的:
淙淙溪流开浪花,无名小花沁芳香。但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用人氛围能够百花争艳,使更多的“潜人才”脱颖而出,变成“显人才”。
说得好!
谢谢向老师的关注和鼓励!
谢谢谷大哥的鼓励! 祝您上稿 引用第7楼亮剑一往无前于2009-02-11 22:24发表的:
谢谢谷大哥的鼓励! 祝您上稿
谢谢吉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