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8 09:35:05

古人有多会讲话时间:2013-04-04 作者:小小Z 点击:587次   中国人历来讲究语言的艺术,尽管素有“巧言令色,鲜矣仁”的古训,但还是极大地发展了辩论的艺术。
  
  三国著名书法家钟繇的儿子钟毓、钟会,人漂亮,才学也出众,在当时很有名。魏文帝(曹丕)听说此事,下令召见他们。召见时,钟毓十分紧张,脸上出汗,文帝问他:“你的脸上为什么出汗呢?”钟毓仍然不失机智,随口应道:“天子威严,心中紧张,所以汗如水出。”而钟会镇定自若,脸上一点汗也没有。文帝问他:“你为什么没有流汗呢?”钟会的回答更巧妙,说:“天子威严,心中紧张,汗流不出来。”
  
  晋武帝刚刚登基的时候,就去卜筮,想问晋朝能传多少世代,结果,卜筮的结果是“一”,武帝很不高兴,觉得很不吉利,臣子们也大惊失色,不知该说什么好。侍中裴楷有急才,随口说道:“我听说,古人有这么一句话:‘天得到一就清,地得到一就宁,诸侯、帝王得到一,天下就安定。’”武帝很高兴,臣子们叹为观止。
  
  相传某布政使请按察使喝酒。席间,布政使因自己儿子太多而表示忧虑。按察使只有一个儿子,正为儿子太少而发愁。布政司的一个案吏就在旁边说:“子好不须多。”布政使听了这话,于是说:“我儿子多,你又怎么说呢?”那位案吏回答说:“子好不愁多。”说得二人皆大欢喜,大加赞赏,一起举杯痛饮。
  
  在群雄会盟之时,秦国、赵国相互订约,说:“从今以后,对于秦国想做的事,赵国要帮助它;对于赵国想做的事,秦国要帮助它。”过了不长时间,秦国发兵攻打魏国,赵国想援助魏国。秦王不高兴,派人责备赵国说:“盟约上说:‘秦国想做的事,赵国要帮助它,赵国想做的事,秦国要帮助它。’现在,秦国想要攻打魏国,赵国却想援救它,这不符合盟约。”赵王把这件事告诉了平原君,平原君把这件事告诉了公孙龙。公孙龙说:“赵国也可以派使者责备秦国,说:‘赵国想要援救魏国,秦国却偏偏不帮助赵国,这不符台盟约。’”
  
  宋徽宗政和初年,宋汝霖出知莱州掖县。当时,户部命提举司购买牛黄以制药用。使者们催逼得急如星火,州县的老百姓竞相杀牛,寻找牛黄,但一时根本无法满足。宋汝霖向提举司上疏说:“牛要遇到疫年,才多病(胆结石)生出牛黄。如今长期过太平日子,融和之气充塞天地之间,本县境内的牛一个个膘肥体壮,没有牛黄可以提取。”提举司的使者无法反诘,掖县因此免缴牛黄,全县百姓无不感恩戴德。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8 09:36:01

你没有生病,只是渴了时间:2013-03-25 作者:小小Z 点击:1324次   我们对身体外面的水了解得很多很多,但对身体内的水却知之甚少。如果我们了解了水在身体内的具体运行情况,就会惊讶地发现,许多疾病的病因仅仅是:身体缺水。而治疗这些疾病的方法简单得令你难以置信,那就是:喝足够多的水。
  
  人的身体内有一整套完善的储水系统。这个系统在人体内储备了大量的水,约占体重的75%。正因如此,人才能在短时间内适应暂时的缺水。与此同时,人体内还有一个干旱管理机制,其主要功能是:在人体缺水时,严格分配体内储备的水。身体的所有功能都直接受制于水量的大小。身体缺水时,干旱管理机制首先要保证重要器官,于是,别的器官的水分就会不足。这时,它们就会发出报警信号,表明某个局部缺水,这非常像一辆正在爬坡的汽车,如果冷却系统缺水,散热器就会冒热气。
  
  人体内的干旱管理机制发出局部缺水信号后,人立刻感到口渴。警报信号越强烈,口渴就越厉害;口渴越厉害,身体对水的需求就越急迫。然而,不可思议的是,人们往往会犯最基本的、灾难性的错误:当身体急需水时,我们却给它茶、咖啡、酒或用工业化方法生产的饮料,而不是纯净的天然水。不可否认,茶、咖啡和工业化生产的饮料不仅含有大量水,而且还含有一些对身体有益的物质;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茶、咖啡和工业饮料里含有大量脱水因子,这些脱水因子进入身体后,不仅让进入身体的水迅速排出,而且还会带走体内储备的水。这就是我们越喝茶和咖啡……就越想小便的原因。
  
  一方面我们的身体急需水,发出了口渴的呼唤;一方面我们用茶、咖啡和工业化饮料在糊弄口渴,并没有真正满足身体对水的急切需求。久而久之,我们就会麻木;久而久之,水的新陈代谢功能就会紊乱。干旱管理机制发出的信号就不仅是口渴,而会表现出比“口干”多得多的症状:
  
  它们会让你的腰疼痛;
  
  它们会让你的颈椎疼痛;
  
  它们会让你的消化道溃疡;
  
  它们会让你的血压升高;
  
  它们会让你哮喘和过敏;
  
  它们甚至还让你患上胰岛素非依赖型糖尿病。
  
  ……
  
  多么可怕的结果,多么巨大的灾难!但原因却既简单又平常。生活往往就是这样的,我们常常把简单的事物复杂化,复杂到连自己都懵懂的地步。
  
  人们一直认为,“口干”是脱水的唯一信号。“口干”是身体极度脱水发出的最后信号。在发出“口干”信号前,脱水已经存在了,并且危及到身体健康。
  
  由于对水有这样一种根本性的认识,人们普遍认为“口干”是身体缺水的表现,进而推断,只要“口不干”,就说明人体内水分充足,运行良好。从医学上讲,这是十分荒谬的,足以使人误入歧途。人们为治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却找不到一劳永逸的防治办法。
  
  经常碰到这种情况:明明是身体缺水发出的信号,明明是身体出现了局部干旱,急需补充水,此时只要增补水就能解决问题,但人们却用化学药品对付这些缺水信号。当生病的所有条件都齐备了,人就真的病了。更不幸的是,这个错误还会持续,身体的病状逐渐发展,脱水症越来越复杂,用药越来越多,直到有一天—病人死了。这时,谁都说不清他究竟是病死的还是渴死的。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8 09:36:33

世上最昂贵的咖啡时间:2013-03-25 作者:小小Z 点击:1561次   怀特先生是一家知名企业的总经理。他虽然有着万贯家财,却从不肯多花一分一毫。简单来说吧,他十分吝啬。
  
  在这个炎热的夏天,人们一天总有几个小时是在游泳馆中度过的。怀特先生也不例外,虽然那需要花钱。这家游泳馆是怀特先生经过千挑万选才选中的,因为这家游泳馆的座位是不收钱的,而且只用3美元就能买到一杯不错的咖啡。
  
  这天,和往常一样,怀特先生游了一会儿便拿着一份免费的报纸坐在事先订好的座位上,津津有味地看起来。他伸手去端咖啡,却什么也没摸着,抬起头一看,是邻座的一个年轻人拿去品尝了。他拍了拍那人的肩膀,说:“对不起,先生,你端的那杯咖啡是我的。”年轻人愣了愣,旋即耸耸肩说:“我非常抱歉,先生。我以为这咖啡是游泳馆免费赠送的,所以,我就……”
  
  怀特先生生气了,“那你也不能端起来就喝啊。你看怎么办吧。”
  
  年轻人笑了笑,“我给您这杯咖啡的钱,行吗?啊哈,我看到价格表上咖啡是……是3美元!”说完,年轻人从放在一边的背包里掏出了3枚硬币,放在桌上。见怀特先生没有反对的意思,年轻人便放下背包,又去游泳了。
  
  怀特先生叹了口气,拿起了那3美元,准备再去买一杯咖啡,可怀特先生一不留神,手中的一枚硬币不小心掉到了游泳池的循环水道里。今天可真是倒霉,他想。怀特先生俯下身,发现硬币并没有被冲走,而是在铁栏杆的中间。虽然这些铁栏杆之间的缝隙很小,但偏偏硬币掉的那个地方的栏杆坏了一些,刚好够一只手的宽度。怀特先生跪在地上,将手勉强挤入循环水道,想捡出硬币。这时,一股强大的循环水流冲来,把硬币带走了。怀特先生很失望,便想把手抽出来,却发现自己的手被夹住了,怎么也弄不出来。最后,急出一身汗的怀特先生只好大声呼救。
  
  10分钟后,循环水道维修公司才把怀特先生的手弄出来。他不得不为此付了100美元给维修公司。怀特先生闷闷不乐地回到家里,对今天的事耿耿于怀。
  
  我得把白白丢失的钱赚回来!他对自己说。
  
  原以为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没想到,几天后怀特先生却接到了法庭的传单—他被那家游泳馆告上了法庭。
  
  “游泳馆为什么要告我?我又没有什么罪!”怀特先生大声喊叫着。
  
  但是到了法庭上,无论怀特先生怎么打断自己的律师而拼命申辩,法庭仍旧以他影响游泳馆正常经营的“罪名”判他有罪。他需要付5万美元赔偿金给游泳馆,作为游泳馆生意受到影响而损失的收益,并且双方的官司费用—每方1200美元也由他支付。听到判决结果,怀特先生惊讶地张大嘴巴,说不出话来。
  
  怀特先生拖着疲倦的身体回到家,一眼就看见律师事务所的账单放在办公桌上。
  
  “天啊,我没想过请个律师而且他都没说几句话,费用就需要1万美元!”他简直不敢相信。
  
  现在,让我们瞧瞧怀特先生因这杯咖啡而付了多少钱:一杯咖啡(3美元)+维修费(100美元)+给游泳馆的赔偿金(50000美元)+诉讼费(2400美元)+律师费(10000美元)=62503美元。当然了,按照怀特先生的习惯,要减去他从那个年轻人那儿得到的3美元,就是62500美元。不过因为被水冲走了1美元,自然要加上。
  
  也就是说,怀特先生喝了一杯最昂贵的咖啡,价值62501美元。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8 09:36:51

辣椒的传说时间:2013-03-26 作者:小小Z 点击:500次   绿塘碧水畔,耸立着几座青山。青山间,有一间竹屋,竹屋中住着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男女老少都叫他毕达。毕达靠打鱼为生,特别爱栽花草果木。他吹的巴乌,曲调多,音色美,节奏欢快。
  
  一次,毕达路过一个小山坡,见一棵灌木,青枝绿叶,婀娜多姿,就小心地刨了回家,栽在栅子门前。
  
  在毕达的精心照料下,那小灌木枝条抽得特别长,叶子绿得特别鲜,花朵开得特别多。
  
  一天晚上,毕达见月明星稀,空气凉爽,就拿起自制的巴乌吹起来。此时,栅子门外却传来一阵叮叮当当银器的碰撞声。六个美丽无比的姑娘,笑盈盈地走了进来。
  
  这些姑娘,有的十六七岁,有的十八九岁,个个脸面如金似玉,长发缀着白色花朵,红衣花裤,袖呈五彩。其中一个姑娘笑着说:“阿爷,你的巴乌吹得好,我们姐妹六人的舞跳得美。我是老大,叫阿拉。她们是阿娇、阿芝、阿芳、阿香、阿凤。今晚月光如水,我们就尽情地唱歌跳舞吧!”
  
  毕达发现,六姐妹头箍上缀着的白色花朵,同栅子门前那棵灌木上的一模一样。但他去看那棵灌木的花,却一朵也没少。
  
  不久,灌木的花谢了,露出菜籽般大小的果实。六姐妹一直没有再来。
  
  眨眼到了初秋,那棵灌木的果实成熟了,一枝又一枝,密密麻麻悬挂着水灵灵、红艳艳的浆果。说它是果,又像花;说它是花,又像果。闻起来,还有一阵清香。
  
  这一天傍晚,巴乌声中,月光之下,六个姐妹又来了,发箍上挂满鲜红的果子。毕达说:“阿拉阿娇,你们往后可要多来跳舞呀!”打这以后,只要有月光,六姐妹就会来唱歌跳舞。次数多了,毕达发现,六姐妹头箍上悬挂的果子,同那棵灌木结的果子一模一样。但他去看灌木上的果子,却一个也没少。
  
  中秋节前的一天,天高气爽。毕达在水上,一边哼着巴乌曲调,一边撒网。连续撒了几十网,别说鱼,连虾也没一只!他绷着脸,不再唱小调。后来刮起飓风,翻了船,也许是太累了,毕达沉入水底,不省人事。
  
  醒来时,毕达发现自己躺在竹屋里,床边站着阿拉阿娇六姐妹。
  
  阿拉端着一碗热汤,说:“阿爷,喝了这碗汤,就不会着凉了。”
  
  毕达闻了闻,香香的,尝了尝,辣辣的,说:“这是什么药?”
  
  阿拉说:“这是用那棵灌木上的果子熬的,不是药,是菜,也是作料。”
  
  第二天,毕达走出栅子门时,看到那棵灌木上的红果子,缺了六个。
  
  当晚,皓月当空。毕达将巴乌吹了几十调,可六个姑娘一个也没来。毕达怏怏进屋,怅然入梦。
  
  梦中,六姐妹站在毕达床前,齐声说:“阿爷,我们姐妹是那棵灌木的果子变的。从今以后,不能再来跟你唱歌跳舞了……”
  
  后来,那棵灌木上的果子被广泛食用。毕达为宣传那六姐妹的自我奉献精神,将老大阿拉和老二阿娇之名合在一起,叫它为“拉娇”。“辣椒”之名,是后人改的名字。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8 09:37:08

美中不足时间:2013-03-26 作者:小小Z 点击:271次   他和她,30几年前,和我,同在工厂一个车间。
  
  工间休息的时候,大家常围坐一张长方形的大案子说说笑笑,大口喝水。大案子上,常放着几只大暖瓶。
  
  他非常喜欢她,却不敢坐在她近旁。她总大大方方地坐在案子一端,他呢,那天选择了一个离她最远的位置,就是案子的另一端。
  
  那天他话多,正当他高谈阔论时,她忽然大声说:“哎,把暖瓶挪开!”我离暖瓶比较近,就把一只暖瓶挪了挪。他还在议论,她就更大声地对我说:“劳驾,把那个暖瓶也挪开!”我就把两只暖瓶都挪到一边地下去了。
  
  她要求挪开暖瓶,是因为暖瓶挡住了她的视线,使她不能看清楚大发高论的他。挪开了暖瓶,她就睁圆一双明亮的眼睛,直盯着口若悬河的他。
  
  “她非要把我看清楚,你说这是不是别有意味?”他问我多次。我的回答永远是肯定。
  
  后来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她1978年考取大学,之后赴美。他下岗后做了一名仓库管理员。他和她都各自结婚有了子女。
  
  他听说我要去美国,便托我一件事,希望我能在美国见到她,私下里问她,还记不记得挪开暖瓶的事情?那是不是意味着,那个时段,她喜欢他。
  
  他只希望她在我面前表示,她还记得,确实,她那时候喜欢过他,他就满足了。
  
  我把他的嘱托,视为一个神圣的使命。
  
  但我在美国演讲那天,她没有来。我给她打去几次电话,都是英语录音让留言,但我留了言也没有回应。
  
  直到回国前一晚,再拨她家电话,才终于听到了她的声音。
  
  她很高兴,说他们全家到欧洲旅游,昨天才回来。
  
  我就引导她回忆当年,提到好几个那时工厂里的师傅,其中有他,她热情地问:“都好吗?你们都还保持着联系吗?”
  
  我就先普遍报道一下那些人的近况,然后特别提到他,提到他那时如何喜欢高谈阔论……我都提到那张旧桌案了,她一直饶有兴味地听着,还发出熟悉的笑声,但就在这关口,发生了一个情况,就是她先道了声“sorry”,然后分明对她那个房间里另外一个人,估计是她的女儿,大声地说:“朱迪,你把那个花瓶挪开,我看不到微波炉了……”
  
  虽然她马上又接着跟我通话,但我的心一下子乱了。
  
  回国很多天了。我没主动给他去电话。他也没有来电话。如果他来电话问我,我该怎么跟他说呢?
  
  大秦是那种年过花甲,依然可称为师奶杀手的成功男人。那天在新泽西州他家,举行欢迎我访美的派对,许多女宾简直完全忘了我才是派对的焦点,全围着他说笑打趣。
  
  午夜,梅兄开车载我回他家。路上我就发感慨,说大秦可谓“大众情人”,他真不该结婚。梅兄说,他结婚30多年了,婚姻竟然一直持续到现在,他好像把吸引女性当成一种登台表演般的乐趣,严格地跟娶妻生子过日子区别开来。
  
  我笑说,才离开他家没一会儿,秦太太究竟是怎么个模样儿,我已经想不起来了。在派对上,她似有若无,虽然不时给大家递送饮料、点心,众人也不时跟她道声谢笑一笑,但何尝有人特别地去跟她攀谈?
  
  梅兄说,但大秦夫妇婚姻那么巩固,一定有其内在的道理。
  
  回到梅兄家,上了床,竟久久地失眠。于是对自己说,想些乏味的事催眠吧。就努力地去回想派对上怎么跟秦太太见的头一面,大秦是怎么把她介绍给我的?好像用了“拙荆”那么个文绉绉的词儿……她眉眼究竟如何……递给我西柚汁以前,问我要不要加冰块……往大茶几上放一只大瓷盘,里头是她亲手制作的多味小吃,全插着牙签……对了,有个小插曲,就是我从裤兜里掏手帕时,把一粒胶囊掉到地毯上了,我“哎呀”了一声,大秦问我怎么了,我告诉他算了算了,把那粒胶囊拈起来,搁进烟缸里……
  
  第二天,一起床我就觉得不对头,必须吃带来的胶囊。去旅行箱里取,呀—我把整个小药匣忘在休斯敦朋友家了。昨晚我裤袋里掉出的一粒,是我怕犯病,早先特用手帕裹上的……那种胶囊是国产的,美国目前买不到……
  
  梅兄去他公司了,我一个人在房间里越来越不适。熬到中午时分,门铃响了,是快递公司送东西来了,我代签了字。
  
  就在我几近崩溃的情况下,梅兄回家来了。我告诉他有快递,他拆开封套,里面有信,还有个小纸匣,他看完信惊呼了一声,原来是秦太太写的:“梅兄速转刘兄:我想刘兄在客途中,也许所带来的每一粒药都是重要的,所以,我找出家中的空心胶囊,把昨天他不慎掉到地毯上的那粒胶囊里面的药粉转移了,希望对刘兄有用。”
  
  药到病除。我给秦太太打电话致谢,她语气平淡地应对了几句。在离开美国之前,我再没和梅兄议论过大秦的婚姻。
  
  看似各不相联的这两个故事,恰好表现了一个主题,用《红楼梦》里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8 09:37:21

爱,保护了她的尊严时间:2013-03-27 作者:小小Z 点击:526次 爱,保护了她的尊严
  
  小梅和丈夫结婚八年,渐渐觉得丈夫老实得无趣,她便时常上网闲聊,竟遇见初恋情人,两人禁不住相约见面。
  
  这天,小梅借口说和朋友聚会,丈夫让她注意安全,然后将包递给小梅。
  
  小梅和初恋情人回味过往美好,气氛不知不觉变得暧昧。这时,小梅的老公发来短信:“在你包里多放了三百元钱,走时要自己埋单。”
  
  初恋情人喝多了,意犹未尽地邀请小梅去包间唱歌,小梅婉拒了。不料,他竟不怀好意地靠过来,想要侵犯小梅。小梅抬手给了他一巴掌,初恋情人一愣,大叫道:“你以为你是谁呀,臭婆娘,不愿意拉倒,你这样的我见多了!”
  
  小梅转身想走,男的在后面嚷道:“你懂不懂规矩呀,市面上流行AA制!”小梅想也没想,从包里拿出三百元扔在桌面上,向他猛“啐”一口。
  
  回到家,小梅才发现出门的时候,忘记了关电脑,想必丈夫早就知道一切。而丈夫放在她包里的那三百元钱,是无声的包容与爱,挽回了她的尊严。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8 09:37:32

爱的生死遗言时间:2013-03-28 作者:小小Z 点击:338次   她几次从病危中被抢救过来,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看着病床前忙碌的他,脸色憔悴,几近谢顶,才四十来岁的人啊,她的心不禁一阵阵抽痛。
  
  相识的时候,他们都已是大龄青年。她是因为生病,他则是因为遇不到心中所爱。初次见面,她便对他说出实情:我患有红斑狼疮,一种很难治愈的疑难杂症。他惊讶地望着她,怎么会?她看上去如此美丽健康。看出他的疑惑,她说,只不过近几年没有发作,所以跟常人无异,但不知道以后会怎样。
  
  此后,他一个月没有音信。虽是意料中的事,可她心里还是隐隐有些失落。她忘不了他儒雅的气质、幽默的谈吐,可也仅仅是叹息一下,她不敢奢望什么。
  
  他却再次打来电话,约她见面。原来,这一个月的时间里,他下班后就泡在图书馆里查有关她病情的资料。他说,你这病也不算什么,很多人都生活得很好,再说你现在这么健康,没准是误诊呢。他也犹豫过,可还是抑制不住对她的喜欢。
  
  谈婚论嫁时,她忐忑地说,如果我很快就发病,你还会爱我吗?他定定地望着她:既然决定娶你,什么样的结局我都想到了。你不生病,我们快乐幸福地生活;你生病,我照顾你,一样是快乐幸福地生活。她扑到他怀里,泪落如雨。
  
  上苍给了他们5年的幸福时光,然后,她发病了。他处变不惊,带她四处辗转求医,跑遍了全国。这种病没有特效药,她时好时坏。他买来各种医药书籍,在家里研究,希望有奇迹出现。
  
  几年下来,他成了半个专家,针对她的病情,他开出的药方居然能缓解她的痛苦。他学会了打针、输液、灌肠……几乎成了她的专职医生。有时候去医院,多年前给她看过病的医生惊讶不已——她20岁得病时,医生曾对她的家人说,她活不过10年。她知道,她的命是他帮她延续的。
  
  她卧床不起,什么也干不了;而他忙得像个陀螺——上班,照顾她,辅导孩子,还要照顾七旬的老父老母……他是个要强的人,硬是靠自学从一个普通工人走上管理岗位。她觉得是自己拖累了他,如果不是自己,他的事业会更上一层楼,也不必如此辛苦。她说他自讨苦吃。他笑笑说,谁让我喜欢你。
  
  转眼,她卧床10年,其间,不知病危过多少次。醒来,她怪他,为什么还要坚持?他说,你在我才心安,让我觉得我们还是一个完整的家。
  
  然而,现在,她知道,纵有再多的不甘,他也回天乏术了——她的病已经转移成尿毒症,各个脏器都面临衰竭。死,她不怕,因为活过的这些年她觉得是自己赚了,唯一放不下的是他。
  
  她瞒着他悄悄找来一家报社的记者,说出了自己的心愿:在报纸上表达自己的爱与感谢,谢谢他15年来的照顾,他给了她幸福,所以她死而无憾;她最大的心愿,是通过报纸为他征婚,希望在她走后,有善良、充满爱心的女士跟他重组家庭,让他在有生之年感受到家的温暖……
  
  文章很快见报了,整整一个版面,她画了淡妆,虽然憔悴,却笑靥如花,娓娓诉说着她今生的幸福和未了的心愿。然而,她再也看不到了。
  
  他手捧报纸,失声痛哭。她在行将离去的时候,给了他一份爱的生死遗言。尽管,在以往的日子里,他们从不说爱,可是对彼此的爱都在心头最重的地方。就像这份沉甸甸的生死遗言,诠释了爱的真意——无言的关怀、牵挂与祝福。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8 09:37:43

永不放弃是母爱的本能时间:2013-03-28 作者:小小Z 点击:346次   永不放弃是母爱的本能
  
  母爱之伟大,可以撼天动地,令人顶礼膜拜。但你能想象得到吗?这种力量竟然神奇地战胜了死神。
  
  3月,凯特怀孕27周后早产,在悉尼一家医院生下了一对龙凤胎。女婴艾米丽幸运地存活了下来,体重只有907克的男婴詹米却没有了呼吸。经过20分钟抢救后,无计可施的医生宣告其死亡。护士抱来已经包裹好的詹米,对母亲凯特和父亲大卫说:“对不起,我们没能挽救孩子的生命。”
  
  凯特伤心欲绝,不愿相信这就是她与孩子的诀别。尽管大卫也很悲痛,还是在身旁劝慰妻子,希望她能够尽快平静下来。
  
  凯特渐渐停止了哭泣,呆呆地抚摸着刚刚降临人世却又迅速离去的儿子。婴儿身体冰冷,毫无生气,小小的胳膊和腿简直就像要从身上掉下来似的。她打开包着詹米的毯子,脱掉了他的婴儿服,将他的头枕在自己的臂弯中,温柔地凝视着他说:“小宝贝,你怎么了?知道吗?我和爸爸给你取的名字叫詹米,你还有个双胞胎姐姐叫艾米丽。你为什么刚来就要走啊?这辈子我们还有好多事情要一起做……”她轻轻地抚摸着孩子的身体,不停地跟他说话。
  
  其间,詹米偶尔会轻轻地吸口气。凯特觉得詹米还活着,急忙呼唤医生,可是医生说孩子不可能活着,那只是反射作用。凯特没有放弃,继续抚摸着爱子,跟他倾诉着。又过了一会儿,凯特感觉詹米好像痉挛似的轻轻动了一下,然后开始有些急促地吸气了。“天哪,这是怎么回事?”凯特稍稍抱紧詹米,感觉他的身体渐渐有了温度。
  
  “宝贝!你还好吗?你能回来吗?妈妈好爱你,妈妈要照顾你,陪你玩耍,送你上学,还要看着你慢慢长大……”几分钟后,詹米居然奇迹般地睁了一下眼睛,仿佛听懂了妈妈的话似的,还略微歪了一下头。
  
  凯特对大卫说:“如果孩子还能活过来,那我们岂不是世上最幸运的父母?!”她用手指蘸了一点母乳送到詹米唇边,试了几次后,小家伙开始慢慢吮吸起来,几分钟后似乎有了正常呼吸的迹象。医生过来听了听孩子的心跳,连连摇头:“不可思议,难以置信!”
  
  詹米在母亲两个小时的“感召”下,居然起死回生了。
  
  出现这样的人间奇迹微乎其微,极不寻常。夫妇俩在接受电视采访时,大卫说:“我有凯特这样坚强、聪明的妻子真是太幸运了。她所做的都是出于母爱的本能。如果没有她的坚持,孩子很可能已经不在人世了。”凯特却以为这很平常,都是她应该做的,哪怕希望再渺茫,只要有一丝“光亮”,她都不会放弃自己孩子的生命。
  
  “8·24”伊春空难中,一位母亲最先做的是将孩子从即将爆炸的飞机往外推,自己却被熊熊大火吞没;“5·12”汶川大地震中,一位母亲用自己的身体抵挡住坠落的天花板,身下的孩子安然无恙,母亲却定格于永恒;甘肃舟曲泥石流中,一位母亲奋力将孩子托举出泥面,自己却永眠大地……这感人的一幕幕催人泪下。母亲为了孩子,可以无所不能;母亲为了孩子,可以不惜一切;母亲为了孩子,可以永不放弃。
  
  母爱至高无上,永不放弃孩子是母亲的本能。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8 09:37:55

舍不得辜负时间:2013-03-28 作者:小小Z 点击:425次   雨中,在赶回家的途中,经过牡丹大桥,我忽然看到前面有一辆奇怪的车,一对奇怪的夫妻。车是改装过的,前面是轮椅,后面是电动自行车,只是电动车的车把部分被拆掉了,而轮椅后面的扶手则变成了车把。男人骑在电动车上,手握着轮椅的扶手,淋着雨,脸上却溢满笑容。轮椅的左侧固定着一把伞,伞下的女人,神态安详,笑靥如花。
  
  职业的习惯,使我忍不住上前和这对夫妻攀谈起来。男人很健谈,和我并排骑行,慢悠悠地讲起他们的故事。
  
  他们结婚20年了。前10年,他脾气暴躁,点火即着,但心地善良,心灵手巧。他开了一个修理铺,因为技术好,生意很红火。家里的活,他也样样拿手,能擀出均匀柔韧的面条,炒得一手好菜。而他偏偏遇上她,她笨、粗糙,女红一概不会,一坐下就打盹,不会收拾家,唯一好的就是脾气。任他怎么发火,她只是不理,笑模笑样地看着他,心定气闲,惹得他最后常常哭笑不得。
  
  他发了10年的脾气,每次醉醺醺地回来,看到她炒煳的鸡蛋、摔碎的茶壶、乱七八糟的家和孩子,便砸,骂。她却从来不计较,默默地收拾,给他洗脸,烫脚,把他抱上温暖的床。她以他为荣,和别人说起来,总是骄傲地夸赞他。别人说他脾气坏,她仍然一脸骄傲地笑,说,优秀的人当然得有点脾气,而且,他心眼好,手也巧,不发脾气的时候,也很温柔呢,你们哪里知道他的好……总之,在她眼里,他是一块宝,样样都好。他们的日子,吵吵闹闹的,却也过得有滋有味。
  
  谁也想不到她会出车祸,只不过是下雨了,她去给他送伞,那辆失控的车从后面冲过来,撞倒了她,她就再也没能站起来。
  
  她坐上了轮椅,两个人的脾气却颠倒了过来。她常常发火,只因为他炖了她不喜欢的排骨汤、鸡蛋煎得太嫩、洗澡水太凉或者太热,甚至有一次,他在门口和邻居聊天,说到什么,笑了起来,她便突然大发雷霆,掀翻了桌子,摔碎了暖瓶……
  
  她事事挑剔,他却变得温柔顺从,在她面前低声下气。夏天家里没有空调,怕她热,他用矿泉水瓶灌了水在冰箱里冻了,在她周围摆一圈,轮番更换降温。冬天又怕她冷,把她的双脚抱在怀里,暖着。
  
  他就这样哄着她宠着她,又走过了10年。他的修理铺还开着,收入微薄,可他很满足。天气好的时候,他就推她到铺子里。他给人修车,两手油污,一脸笑容;她收钱管账,精明细致,笑声朗朗。闲下来时,他就骑着这辆专门为她改造的车,带她去看风景。
  
  我心里感慨着,忍不住问他:“这些年,这么累,这么苦,为的是什么?还嫌她笨吗?”他笑了,说:“她一直以我为荣,我舍不得辜负她。她是笨,以前,因为这,我跟她吵过,也怨过她。可是,从她进医院的那一刻起,我就明白了,如果没有她,我活着也没有什么意思了。她笨、懒、痴、傻,都无所谓,我这辈子,只要有她陪着,就足够了!”
  
  我呆在那里,除了感叹,不知道该说什么。他冲我挥挥手,继续往前骑。我望着他们的背影,久久不动。他朴实的话语里,没有一个爱字,却处处充满爱意。所谓的爱,就是舍不得辜负。
  
  他说得真好。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1-18 09:38:06

四条鱼的战争时间:2013-03-30 作者:小小Z 点击:507次   去花市闲逛,满目花草终未把我打动,打动我的竟是观赏鱼。小小的鱼缸在暖阳下排列,五颜六色的观赏鱼悠游其中,间或还冒出怜人的气泡,比那些花草更像是真的生命。于是买下其中的四条,两红,两黑,是最最普通的那种。
  
  卖鱼者说,勤换水,喂食可不能太勤。心想这倒不难,便是再懒,大约也能把它们喂养成“人”。它们尚不及拇指长短,最长的也只有几个厘米。抱着回家,步行,缸里的鱼儿都张皇着,那个叫“黑牡丹”的最是活跃,一刻也不肯安宁。其它的三条已归于蛰伏,紧贴着缸,大约这样它们才感到安全些,像落水的人,死抱着救命的稻草,再也不肯放松。而那个“黑牡丹”显见着就是个泳者,但倘不出于意外,淹死于水的,大多是会水的人。因为自恃甚高,殊不知水火最是无情,一个平常的漩涡,就能把你卷得无影无踪。
  
  到家的时候,“黑牡丹”终于也安宁了下来,大约是已经发现,这一回它的去处,并没有陷入危险之境。于是喂食,现买的鱼虫干,拇指与中指掐起的一点,浮了一层。鱼们还没有完全适应新的环境,食物浮了很久,它们仍没有丝毫动静。有一盏茶的工夫吧,“黑牡丹”最先实施起行动,它先巡游于四壁,像是在观察周遭的环境,待终于断定确实没有危险之后,“黑牡丹”便向食物发起了冲击。是从水底向表层的冲击,张开的小嘴一口一个准。浮游的鱼虫干四散开去,但即便是扩大了目标,其它的三条,仍旧蛰伏于水底,没有任何要去吃食的意思。我想它们是没有发现,因为倘是发现了,便是再防范,“黑牡丹”也已经替它们打了先锋。但奇怪的是,“黑牡丹”自顾自地吃着,就是从它们身边掠过,也没有把这一重大的发现告诉同“缸”共济的它们。像人一样,鱼们也有自己的语言,只不过,我们听不懂。
  
  “黑牡丹”几乎饱餐了所有的鱼虫干,零星散在四壁的,最后才被其它的三条偶然碰见,但,那已是“黑牡丹”不愿再吃的部分。
  
  之后的每一次进食,几乎都是“黑牡丹”最先浮上了表层。它也很快就超出了其它的三条,两个星期之后,便明显地长出了一两个厘米。那两条红的几乎一直就不见长,因此,鱼缸里的战争很快就分出了高下,“黑牡丹”便赫然成了它们中间的老大。我虽听不懂它的发号施令,但它巡游的姿势活像个将军。
  
  然而形势很快便急转直下。一次换水的时候,我忽然发现“黑牡丹”没有一点精神。它再没有将军的架势,而是懒洋洋地松散着身子,我拨弄了几次,但它依然没有一丝动静。相反的是,其它的三条依旧活蹦乱跳着,没有一点不舒服的神情。第二天,“黑牡丹”就死了,它大睁着鼓凸的眼,仿佛对缸里的同伴充满了留恋。
  
  我不知道“黑牡丹”因何而死,但看其它活蹦乱跳的三条,我相信不是因为水,也不是因为天气。最后,还是那个卖鱼者替我解开了谜。卖鱼者说,“黑牡丹”死于太多的食。它太贪婪了,以至于被太多的鱼虫干活活噎死。
  
  我恍然大悟。原来一条鱼也能死于自己的贪婪,就像那些自私的人类,以为自己占尽了便宜,殊不知,自己种下的恶果正在等着他们。而那依然活蹦乱跳的三条,看似吃尽了苦头,但正所谓苦尽甘来,它们终于赢得了属于它们的最后的胜利。
  
  四条鱼的战争让我明白,那些看似软弱的同类,往往正是你最为致命的劲敌。
页: 1544 1545 1546 1547 1548 1549 1550 1551 1552 1553 [1554] 1555 1556 1557 1558 1559 1560 1561 1562 1563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