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9 13:21:25

民国大师们的趣事时间:2014-07-31 作者:未详 点击:69次   章太炎:章太炎最喜欢吃带有臭味的卤制品。画家钱化佛是章府常客。一次,钱带来一包紫黑色的臭鸡蛋,章见后大喜,慷慨问道:“你要写什么,只管讲。”钱立时向章索要“五族共和”四个字。后来,钱又不断带来苋菜梗、臭花生等臭物,换得题字一百多张。钱将这些字裱好,挂于自家店中,以每条十元售出,小赚了一笔。
  
  梅贻琦:梅贻琦话少,更少下断言,素有“寡言君子”之称。学生曾戏作打油诗一首,描述梅校长说话谦逊含蓄的情形:“大概或者也许是,不过我们不敢说;可是学校总认为,恐怕仿佛不见得。”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9 13:21:40

  鲁迅:鲁迅在给《文艺连丛》做的广告词中说:“现在的意思是不坏的,就是想成为一种决不欺骗的小丛书。什么‘突破五万部’的雄图,我们岂敢,只要有几千个读者肯给以支持,就顶好顶好了。”
  
  严独鹤:严独鹤去探访一位写白话诗的朋友,适逢朋友不在,严便在房里等候,猛然发现书桌上有一首未完稿的白话诗,题为《咏石榴花》,当中一段为:“越开越红的石榴花,红得不能再红了。”严觉得好笑,便提笔接写两句:“越做越白的白话诗,白得不能再白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9 13:21:51

人生从此孤独时间:2014-07-31 作者:未详 点击:138次   有时候我想,莫非孤独这东西也有遗传性不成?记忆中,祖父是个孤独的人,他极少同人交往,漫长的冬夜里就自己一个人哼着不知什么歌在油灯下编筐编席子;父亲更是个孤独的人,在公社(乡镇)当那么多年党委宣传委员,几乎从未看见他往家里领过同事,也没人来访,他回到家就捧一本书往炕上一躺。作为两人的孙子儿子的我也如出一辙,习惯于独往独来,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孤独。说热爱孤独未免玩“酷”,反正就是没有和谁亲近的欲望。听母亲说,我从小就喜欢自己一个人玩,上学后也不跟同学一块儿嬉闹,一个人屁颠屁颠背书包出门,再一个人屁颠屁颠背书包回来。这么着,就只剩下一项活动:看书。因为看书是最孤独的活动。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9 13:22:15

  或许上天关照,许多年后我当了大学老师,因为相对说来,大学老师是最可以孤独的职业。一学期哪怕不跟领导说一句话、不和同事打一声招呼也照样过。无非铃响一个人进教室讲课,再铃响下课一个人回家备课看书爬格格罢了。窗外一轮孤月,案前一盏孤灯,手中一杯清茶——乖乖,简直神仙过的日子,给总统或国务院副总理俺都不做!诚然,大学老师不是旧时私塾先生,集体活动也还是有的,而大凡集体活动都没给我留下多么温馨美好的回忆。每次参加之后都让我更加迷恋一人独处,由衷地心想孤独是何等流光溢彩妙不可言!
  
  记得10年前在广州那所大学工作的时候,期末一次集体旅游,不知何故,几乎所有领导和同事都声情并茂地动员我务必参加一次。我也并非老那么不通情达理,于是随大家上了旅游大巴。一路青山绿水白云蓝天花香鸟语阳光海滩,车移景换,心旷神怡。只是不巧我和领导坐在一起,一个劲儿歪头盯视窗外毕竟有些失礼,却又不知和他说什么好。交谈如沙漠里的水,刚流出就渗进沙子不见了——讲课写文章我或可不时妙语连珠,而此时硬是搜刮不出词来。下午烧烤,之后转去娱乐厅卡拉OK撒欢儿跳舞。我溜边走了。独自沿田间小路缓步前行。晚风,稻田,远村,归鸟,蝉鸣,脚下泥土和荒草亲切的感触。我爬上一座山冈,在山坡草丛中弓身坐下。脚前有两三株山百合,静静挑起三四朵嫩黄色的花。旁边二三十米开外有一小截残缺古旧的青砖墙,墙脚长着几丛高高的茅草,小马尾辫般的白色草穗随风摇曳。寂寥,空灵,安谧。放眼望去,夕阳已经落山,几抹晚霞贴在天际,一缕夕晖从晚霞间闪闪泻下,把大地、百合和茅草镀上了一层金黄色的光晕。注视的时间里,倏然,一种巨大的悲悯和慈爱如潮水一般把我整个拥裹起来,我觉得自己是天地间最幸福和最不孤独的人,甚至觉得只有孤独才会不孤独。
  
  而今,我陷入了孤独之中。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9 13:22:42

 不到两年时间里,我失去了母亲,又失去了父亲。父母的去世让我忽然明白,多少年来我之所以不知道孤独,是因为父母在。父母在,自己哪怕跑得再远,也不觉得形单影只,年老的父母就像远方天际的那缕夕晖陪伴和温暖着自己。抑或,自己如同一只风筝,即使飞得再高,线也牵在父母手里。如今父母走了,我就成了断了线的风筝,孤独地飞在没有夕晖的高空,飞向苍茫的天际……
  
  是的,从今往后,再没有人因为我为日本列岛哪怕轻微的地震而牵肠挂肚,再没有人因为我而特别关心广州那座城市的天气预报,再没有人因为我而对央视新闻联播中偶尔闪现的青岛海岸而紧紧盯住不放。说起来,父母在青岛住过两年,住在我在市中心为他们租的房子里。那时母亲的记忆力已经很不好了,住了一年多还找不到附近的菜市场。一次外出两人都忘带钥匙进不了门,母亲却清楚记得我的电话号码,得以请邻居代打电话找我拿钥匙过来。事后问起,母亲说:“那怎么能忘呢?一辈子都忘不了!”
  
  世界上还会有一个人纯粹因为爱而一辈子记得我的电话号码吗?
  
  人生从此孤独。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9 13:23:42

娜拉怎么分房子时间:2014-07-31 作者:未详 点击:172次   一百多年前,易卜生写过一个很有名的剧本《玩偶之家》。女主角娜拉和丈夫海尔茂发生了婚姻危机。起因比较复杂,这里就不再细说了。总之,娜拉发现丈夫是个混蛋,于是她做了一个骄傲的决定:净身出户。
  
  娜拉是这么说的:“我把钥匙都搁这儿。明天我动身之后,克立斯替纳会来给我收拾我从家里带来的东西。我会叫她把东西寄给我。”
  
  丈夫苦苦哀求她留下来,他甚至还摇尾巴说:“可是我总得给你寄点儿钱——你手头不方便的时候我得帮点忙。”
  
  娜拉骄傲地摆手:“什么都不用寄!我不接受生人的帮助。”然后挎着坤包,大义凛然地走出家门,净身出户,留下丈夫一个人,“双手蒙着脸”,悲痛欲绝。
  
  戏剧就这么结束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9 13:23:59

  一百多年后,我们真是不能理解:娜拉跟海尔茂结婚多年,最后混的个净身出户,把全部财产留给丈夫一个人享用,这简直是丧权辱国,算哪门子的胜利?她出门的时候,至少应该扛走半个房子!
  
  当然了,文学追求美学效果。娜拉两口子在舞台上狗打架似的抢房子争财产,易卜生可能觉得不甚美观。于是他让娜拉大声宣布:“现在我只信,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一个人!”然后彪呼呼地净身出户——宝相庄严,不可逼视。至于娜拉是不是吃亏,他就不管了。
  
  一个场景跳进我脑海。下次人艺小剧场上演《玩偶之家》的时候,全体观众在最后一幕结束时应该站起来,大声喊:“娜拉,你妈喊你回家分房子!”这才是打倒易卜生这些伪女权主义者的正义呐喊。老易想骗我们净身出户,没门!
  
  按照新的《婚姻法》司法解释,房子分割可以分成四种情况:1。如房子是婚后小家庭购买的,那么娜拉可以分一半。2。如房子是海尔茂的婚前财产,娜拉无权分割。3。如房子是海尔茂的父母全款购买,即便是登记在海尔茂名下,娜拉也无权分割。4。如房子是婚前海尔茂付的首付,婚后还的房贷,那么娜拉可以得到还贷部分的50%。如房子增值了,海尔茂还要“酌情”给她补偿。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9 13:24:23

 老实说,单看这个法律条文,我觉得相当公平(只有“酌情”这条我觉得不妥。这没有什么好“酌”的,就该按溢价补偿)。但中国女人并不买账。我搜索了一下对新司法解释的评价,发现绝大部分是负面的。大部分人都批评说:这个司法解释太偏向男人了,没有照顾弱势女性!
  
  我绝不认为女人在智力、能力上天生不如男性。但是,在中国女性确实是弱势群体。她们的弱势主要根源于一件事:在家庭上投入了过大精力,以至付出巨大的机会成本。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许多女性甚至放弃了工作,做起了全职太太。而且这个比例还在不断攀升。
  
  对女人来说,这当然也有好的一面。我的女同事就曾咬牙切齿道:“逼急了老娘不干了,回家让老公养着去!”大家听了肃然起敬,觉得人家是有退路的人。我要是也大声宣布:“逼急了老子不干了,回家让老婆养着去!”大家就会对我鄙夷一笑。但要是离婚了,这些前全职太太的经济会出现大问题。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9 13:24:35

  不少国家意识到了这一点。提出了离婚补偿制度。最极端的就是日本了。日本在2007年出台过一个法律:全职太太离婚,最高可得到丈夫一半的退休金。很多人呼吁中国向日本学习。我不想对此说坏话,也不反对中国效仿这条法律。但我想提醒一下女性朋友:这样的法律最多让男人不敢随便抛弃你,但绝不意味着平等。它把女人当成弱者保护,而不是把女人当成强者培养。世界经济论坛曾对115个国家做男女平等程度调查,以女性所占资源比例排名,115个国家中,日本名列80。日本的家庭模式绝不是健康的、平等的。
  
  法拉奇在小说里,描写过一个女儿的回忆。——“她母亲说的话令她终生难忘:你绝不能做我现在做的事!你绝不能成为人母!成为人妻!你一定要去工作!去工作!去旅行!去全世界!全世界!”为了工作就要放弃做人母,为人妻,这实在是很艰难的选择。有人会说:不是每个女人都有这样的梦想。是的,确实不是每个女人都有这样的梦想。但每个有这样梦想的女人,都有权利公平地追求它。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9 13:24:51

 是不是女性的生理特征,决定她们就适合往家庭投入更多的——比男人更多的精力?并不是这样。瑞典就是一个例子。在世界经济论坛的调查里,瑞典女性地位排名全球第一。她们绝大部分在结婚后依然工作,而且成绩不错。据统计,在瑞典的对外贸易活动,女性创造的价值占了近60%。瑞典女人能和男人一样工作,原因也很简单:瑞典男人分担了家庭劳动。瑞典法律甚至规定:生完孩子后,父母必须轮流休产假,在家照顾孩子,以减少女性单方面的负担。
  
  “男主外女主内”不过是一种文化安排,而不是什么必然。中国的女权发展是在一个十字路口。它会变成哪种模式,我不知道。但我有一个两岁的女儿。我在想:她长大了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她会像某些日本女人那样:主持家务,等着老公喝得醉醺醺地回来,盘算着一旦对方胆敢离婚就拿走这混蛋一半退休金?抑或她会有自己的追求、自己的事业、自己的梦想,夫妻两人共同成长,共同照顾家庭,合则相濡以沫,不合则忘于江湖?
  
  我真的不知道——虽然我衷心地希望她能选择后者。
页: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026 [2027] 2028 2029 2030 2031 2032 2033 2034 2035 2036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