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9 12:54:28

他们为什么移民时间:2014-07-31 作者:未详 点击:122次   移民何以成为问题
  
  中国人历来重土慎迁。虽然背井离乡的故事不断上演,从未断绝。但所有的背井离乡,只是因为大道不行,为了躲避战乱暴政。所以,背井离乡这个词语所蕴含的凄婉悲情,本身也是对后世的一种告诫。
  
  今天的移民潮,却是在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出现的,这一点,与历史迥异。历史上的背井离乡更多是一种盲流。今天的移民,却是一种有目的的自由选择,是为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未来的努力。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9 12:54:40

他们为什么移民时间:2014-07-31 作者:未详 点击:122次   移民何以成为问题
  
  中国人历来重土慎迁。虽然背井离乡的故事不断上演,从未断绝。但所有的背井离乡,只是因为大道不行,为了躲避战乱暴政。所以,背井离乡这个词语所蕴含的凄婉悲情,本身也是对后世的一种告诫。
  
  今天的移民潮,却是在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出现的,这一点,与历史迥异。历史上的背井离乡更多是一种盲流。今天的移民,却是一种有目的的自由选择,是为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未来的努力。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9 12:54:50

 他们为什么移民
  
  十余年前,一部电视剧和一本小说曾在国内大行其道。电视剧是《北京人在纽约》,小说是《曼哈顿的中国女人》。
  
  改革开放之后两次来势汹汹的移民潮,被浓缩在这两部文学作品中。仿佛是巧合,当下被热议的第三轮移民潮,也是随着影视剧的上映被人们瞩目的。前两部文学作品被关注,是因为当年移民潮中的众生相,而今年热议是因为参演一部影响甚广的影视剧的众多明星国籍问题引发的。
  
  在当下轰轰烈烈的移民大潮中,明星群体只是其中的少数人,却是最耀眼的一部分。
  
  招商银行发布的《201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称:“个人资产超过一亿元人民币的企业主中,27%已经移民,47%正在考虑移民。”随着移民话题转热,大众开始把关注的目光转移到中国的财富阶层。更有行业内的资深人士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言之凿凿地说:“我可以很有信心的肯定,这些资产过千万的富人们,单纯想过移民意向的,绝对不是60%,而是100%。”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0年发布的《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显示,中国正在成为世界上最大移民输出国,目前约有4500万华人散居世界各地,流失的精英数量居世界首位。如此高端的群体、如此庞大数量和趋势化发展构成了不容忽视和必须面对的问题。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9 12:55:00

  井喷的移民热情
  
  “这几天有空,见了几个有钱人,都想移民。大多数已经移民了,还有的在办理。”这是微博上一句不起眼的留言。这样的内容,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甚至,也没有人具体说的清楚是从哪天开始,这成了中国富人们的生活标签。
  
  李旭,做了十六年移民工作。他告诉《中国周刊》记者:“以前,办理移民的人都小心谨慎,现在他们直接问我们:我多支付你们些钱,能不能办得快一点?”
  
  英国《经济学人》也观察到了中国正在进行的这场变化。在近期出版的杂志上,这样评价:“一代人以前,大多数中国有钱人的模式是拥有一个独立厨房,放满了白花花的食物。但自邓小平‘致富光荣’的号召之下,成百上千的人成为百万富翁。他们享有各种象征财富的东西——大房子、好车子、奢华的假期。即使是这样,令人惊讶的是,他们中的多数人想要离开中国。”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9 12:55:11

  有钱人的移民
  
  现在来看,移民办得最疯狂、也最高调的是去年。
  
  2010年4月份,在北京车展上,一个移民广告的海报高调地悬挂着,“在北京买房么?不如移民吧!”
  
  这种行业内的高调背后,是2010年移民市场的一次井喷。
  
  当年年底,有的移民公司,业绩整整翻了五倍。
  
  2010年上半年开始,流传着移民涨价的消息,到6月份,加拿大首先涨价翻倍。很多想移民的人都赶在这个涨价前冲刺了一把。
  
  2010年10月的数据显示,香港、北京两地签证中心积压的加拿大魁北克省投资移民申请个案达18534例,按照现在魁北克省的最大移民额度,这至少需要9年时间。
  
  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发展研究基金会就曾做了一份《2010中国企业家生存环境调查》。调查显示,超过1/4的受访企业家表示自己已经移民或有移民意愿。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9 12:55:24

 为什么移民
  
  无论是移民中介还是移民的人士,在解释到这个问题时,他们开口会说,“好的空气,好的生活环境,并不高的生活成本,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俨然,是一幅美好的田园生活。
  
  不仅如此,获得外国国籍,或者拿到绿卡,对于富人们来说,也是一种非常便利的出入各国的方式。2011年3月,亨氏签证受限指数的推出者Henley&Partners顾问公司出炉了一份《2010年公民旅行签证受限指数全球排行榜》,在98个参评国家中,中国排在第88位。
  
  张伟光,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发了财,有自己的公司,做软件开发和硬件销售。九十年代末,他们全家移民加拿大。他认为,“孩子”,永远是促使移民的最前面的原因。
  
  在《2011私人财富报告》中,也验证了他的这个观点。《报告》中统计,58%的受访富豪表示,子女教育是中国高净值人士进行投资移民的首要原因。
  
  但是,说到根上,让多数富人们移民的深刻原因,还是“安全感”。
  
  张伟光对《中国周刊》记者表述了这样的观点,“都说,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富起来的人,第一桶金都不干净,那也是一种仇富心理。社会仇富,政策又不稳定,有钱的人谁能有安全感呢?”
  
  他说,前段时间,他有个在国内做房地产的朋友,总问他移民的事情。因为,一直和他这个朋友有联系的当地一个分管土地的领导被抓了,他朋友变得很紧张,总想赶紧移民。
  
  让富人们揪心的,还有各种不确定因素。财产安全,多是赚了钱的商人们的移民原因。官员们的移民,则多是怕犯事被抓和已经犯事逃走的人。
  
  张伟光说,在加拿大,移民的中国国人分为三类圈子:“一类是官员,这个圈子我们也接近不了;一类是生意做大了犯了事逃过去的商人;还有就是我们这类人,钱也不多,也没什么其他目的,有一半好奇,还有一半期望,想过得更好。”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9 12:55:36

移民潮今昔
  
  已经有人开始界定,最近几年时兴的这种以投资移民为主要形式、富人为主要移民群体的现象,已经成了改革开放后第三波移民潮。
  
  推算上去,改革开放后,中国已经经历过了两次移民潮。第一次是上世纪80年代,那时,移民的主要是混杂偷渡客的底层劳工;第二次是九十年代,那时,移民主要是国门初启之时的“洋插队”。
  
  1990年代初期,加拿大等国逐渐开始正式接纳国外移民。无论是哪个国家的人,如果符合他国的移民条件,就可以提出申请,缴纳一定的费用,并可以取得审批,成为他国公民。移民国的这一规定,无疑为移民打开了一个“花钱就能移民的通道”。
  
  这股“花钱就能移民”的潮流持续到了1999年。
  
  与前两次移民潮不同的是,新世纪移民潮的主力由新富阶层和知识精英组成。
  
  对新一轮移民潮的特点,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胡伟略做了总结:“以有钱人的移民为特征”,而且,移民的原因,也更集中。“大家更关注生活质量和财产安全了。国外的教育、福利是吸引力,国内的政策,第一桶金得不到保护等原因是推力。”
  
  “还有个新特点是,移民了,人还在国内。”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9 12:55:49

生死时速时间:2014-07-31 作者:未详 点击:174次   保罗·卡罗西奥吻别了妻子马蒂娜。“我走了,亲爱的。”他一边用胡子摩挲着妻子的脸颊,一边说,“三点或三点半回来,具体什么时间得看今天的路况了。”
  
  从他们位于马赛北部的小公寓的窗户望出去,天空万里无云,公路上十分干燥,这对卡罗西奥这个送货员来说是个好兆头。卡罗西奥今年59岁,29年前他动了一次手术,体内被植入了机械主动脉瓣膜。尽管身体状况不好,但他仍然出车干活,这让马蒂娜一直很担心。她要求丈夫控制饮食,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但卡罗西奥是个美食家,也十分享受驾驶白色雷诺货车在马赛附近的公路上驰骋送货的感觉。
  
  “早点回来,亲爱的。”马蒂娜在他身后喊道,“注意安全!”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9 12:56:01

  命悬一线
  
  A7高速公路上,汽车川流不息,五颜六色的车辆在3条车道上以接近130公里的时速穿梭飞驰,空气中充斥着柴油发动机的咆哮、警报器的尖叫和喇叭的鸣响。建筑工人穆罕默德·卡拉比拉驾着他的灰色雷诺在滚滚车流中疾驶。
  
  卡拉比拉身材高大,宽肩、平头,神情严肃。已经工作了6个小时的他坐在方向盘后,精力集中。此时是下午3点,他正赶往马赛机场,去接从摩洛哥来探亲的哥哥。卡拉比拉还有30公里的路要赶,而以100公里的时速在他前面“爬行”的白色货车似乎不慌不忙。
  
  “拜托,”他喃喃地说,“就不能开快点儿吗!”
  
  突然,他前面的那辆货车转了向,冲上了公路右侧边缘的紧急过道。卡拉比拉倏地坐直了。他问自己:我是不是产生幻觉了?其他车辆从左边一闪而过,无视货车不合常理的变道。
  
  卡拉比拉想:或许司机睡着了,或许他喝醉了,也可能他生病了?货车迂回行进,撞上了护栏,但并没有停下来。
  
  卡拉比拉赶紧变道,开到货车旁边,向车窗内望去,发现司机倒在座位上,陷入了昏迷,不省人事。
  
  卡拉比拉长着老茧的大手死死地握住方向盘,非常用力,以至于指关节都泛白了。他想:货车没有减速,说明这家伙的脚一定还踩在油门踏板上。这样下去他会丢掉自己的性命,甚至还会威胁到别人的安全。必须做点儿什么!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2-19 12:56:16

  让车停下
  
  卡拉比拉迅速抓过手机,拨打紧急电话112。但他知道即使报告自己的位置,救援人员也不可能及时到达。他必须做点什么让车停下来。突然,一个想法——动作片中的一系列动作——在他脑中闪现:冲到货车前面,用自己的车让它停下来。可卡拉比拉并不是什么特技演员,他只是一个29岁的砌砖工人。他知道这样做很危险,甚至有些荒谬。他甚至想到了妻子、父母和兄弟姐妹,还有正在家里等他回去的小侄女。
  
  “无论如何,避免这场事故的唯一办法是让这辆车立刻停下。”他小声自言自语。深吸一口气后,卡拉比拉驾驶着他的车冲到失控的货车前面。他深知,第一次碰撞极有可能是灾难性的——以时速100公里行驶的车通常需要约15秒,也就是滑行200多米才能完全停下,而卡拉比拉不仅要把自己的车停下来,还要让一辆比他的车重500公斤的货车也停下。一旦他刹车太狠,后面的货车极有可能会压过他的车,两辆车都将冲入车流中,场面会更加混乱。
  
  卡拉比拉尽可能尝试着配合货车的车速,他的车离货车越来越近了。紧接着,他踩下刹车,缓慢减速。砰的一声,他的车猛地一震,开始晃动。卡拉比拉努力抑制自己想闭上眼睛的冲动,心想:我就要死了。
  
  对于卡拉比拉而言,飞速移动的汽车以及时间本身,都在以慢动作的形式呈现。尽管他很恐惧,但他还是再次刹车了。轻轻地点了刹车板后,货车轰的一声撞上了他车后的保险杠。
  
  之后,每隔一会儿,卡拉比拉就小心翼翼地踩一下刹车。突然,他瞥见一道白色闪光冲到了他的左后方——一辆宝马X1在失控的货车侧面并行,以防止货车滑入旁边的车道,撞上后面飞驰而过的车。
页: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026 2027 2028 2029 2030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