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5-27 13:51:32
在鱼米之香的江苏太湖西北,坐落着一个名叫金坛的小县城。城里有家只有一间门面的小杂货铺。这天,天空中飘着鹅毛大雪。柜台上,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正埋着头写个不停。一位顾客走进店门,一边抖落身上的雪花,一边问:“多少钱一支笔?”
孩子头也不抬,脱口而出:“853729!”
“多少钱?”
“853729!”
顾客诧异地问道:“一支笔怎么值这么多钱?”
坐在柜台后面的孩子的父亲听见了,赶忙走出来招呼客人。可是,那位顾客一气之下竟扭头走了。原来,孩子回答的是他正在演算的一道数学题的答案,而不是顾客问的价钱。父亲火冒三丈,从儿子手里夺过书,大声训斥道:“不好好招呼顾客,整天看书有啥用?”孩子睁大了眼睛,惶恐地看着父亲。
“你还要吃饭吗?把这些‘天书’都烧了!”说着,父亲就要烧数学书。
“让孩子学吧,也许能学出点名堂来呢!”母亲出来阻拦。
事实可不是“也许能学出点名堂”,以后他果真学出了大名堂。这个十来岁的孩子,就是后来成为我国数学大师的华罗庚。
幼年的华罗庚活泼好动,对许多事物充满好奇心,尤其爱“呆头呆脑”地琢磨数学题。初中毕业不久,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华罗庚失学了,但他不屈从命运的安排,开始自学生涯。
通常,等卖完货的顾客一走,他就埋头看书和演算。没有纸,他就用包棉花的废纸写字、算题。入迷时,鼻涕流下来,他也不知道,还在不停地算,不停地写。夜幕降临了,他给小店上了门板,胡乱吃几口饭,就赶忙点起小油灯,继续攻读起数学来。(励志故事www.lz13.cn)寒冬腊月,他仍然看书写字到深夜,手脚冻得冰冷发僵都全然不顾;酷暑季节,屋子里热得像蒸笼,他依旧挥汗如雨地读书,不停地演算。失学后,他一年四季每天坚持自学10个小时以上,有时候,一天只睡4个小时。
就这样,他一边在小店里干活,一边刻苦地、顽强地向命运挑战。他用5年时间自学了高中三年和大学的全部数学课程,为未来独立研究数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自学是艰难的,华罗庚却以顽强的毅力沿着这条崎岖小路向山顶攀登。有一次,他从一本杂志上看到了苏家驹教授的一篇论文,题目是《代数的五次方程式之解决》,发现这位教授的解法是不对的。他随即写了一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的论文,邮寄给《科学》杂志,并在杂志上发表了。这年,他才19岁。
这篇着名论文,好比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突然闪现于中国数学界。它的出现,标志着华罗庚这颗光芒四射的巨星,就要在中国和世界的数学天空升腾起来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5-27 13:51:51
隐形的翅膀
她出生时就没有双臂。懂事后,她问父母:“为什么别的小朋友都有胳膊和双手,可以拿饼干吃,拿玩具玩,而我却没有呢?”
母亲强作笑脸,告诉她说:“因为你是上帝派到凡间的天使,但是你来时把翅膀落在天堂了。”她很高兴:“有一天我要把翅膀拿回来,那样我不但能拿饼干和玩具,还会飞了。”
7岁上学前,母亲请医生为她安装了一对精致的假肢。那天,母亲对她说:“我的小天使,你的这双翅膀真是太完美了。”但她却感觉到,这双冷冰冰的东西并不是自己的那双翅膀。在学校里,缺少双臂的她,成了同伴们取笑的对象。假肢不但弥补不了自卑,反而让她深切意识到自己的残疾。随着年龄的增长,她越来越感觉到残疾的可怕:洗脸、梳头、吃饭、穿衣服……她觉得自己是一只被牵着线的木偶,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依赖父母。
课余时间,同学们最大的乐趣是荡秋千,而她只能站在远处痴痴地看着那些孩子们在空中飞舞着,欢笑着。只有他们走完后,她才偷偷坐到秋千上,忘情地荡起来。这个时候,她会闭上眼睛,听耳边掠过的风声,想象自己找回了失去的双臂,像天使一样在操场上空飞翔。
14岁那年的夏天,父母带她乘船到夏威夷度假。
每天,她站在甲板上,任两截空飘飘的衣袖随风飞舞,每当看到海鸥在风浪中自由飞翔,她都情不自禁地叹息:“如果我有一双翅膀多好,哪怕只飞一秒钟。”
“孩子,其实你也有一双翅膀的!”一个苍老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她循声看到了一位黑皮肤的老人,吃了一惊,因为这位老人没有双腿,整个身体就固定在一个带着轮子的木板车上。此刻,老人用双手熟练地驱动着木板车,在甲板上自由来去,她看呆了。她了解到,老人是十年前从非洲大陆出发的,如今已经游遍了世界五大洲的70多个国家,而支撑他“走”遍世界的,就是一双手。“孩子记住,那双翅膀,就隐藏在你的心里。”船靠岸那天,老人的临别赠言让她整颗心一下子飘荡起来。
她开始练习用双脚做事。她用脚夹着钢笔练习写字、梳头、剥口香糖,为了让双脚保持柔韧有力,她每天通过走路和游泳的方式来锻炼。过于劳累,使她的脚趾经常麻木,抽筋。有一次,她在游泳池里过于疲惫,以致两个脚踝竟然同时抽搐。(励志故事 www.lz13.cn)她在水中拼命挣扎,喝了一肚子水,所幸被教练及时发现,将她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不懈努力让她的双脚越来越敏捷,她的脚趾开始能像手指一样自由弯曲,不但学会了打电脑、弹钢琴,还获得跆拳道“黑带二段”的称号。坚强与自信让她渐入佳境,由于成绩出色,她获得了亚利桑那大学心理学学士学位。但是,她的努力并没有停止。她开始练习用双脚来开汽车,事实上,她比普通人更快拿到了驾照。
一路走来,她的成就已足够令自己和父母骄傲了。但童年时那个飞起来的梦想却总让她挥之不去,她要像天使一样自由飞翔。
一次培训残疾飞行员的机会让她欣喜若狂。她认定这是属于自己的机会。获得轻型飞机的驾照,需要学习6个月,她却用了整整3年时间。她先后求教过3名飞行教练,并挑战各种天气状况,飞行时间达到了89个小时。经过艰苦训练,她能够熟练地用一只脚管理控制面板,而用另一只脚操纵驾驶杆。这让教练惊叹不已。
这位身残志坚、可以用双脚熟练驾驶轻型运动飞机,并成功通过私人飞行员驾照考试的女孩杰西卡,今年23岁,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只用双脚驾驶飞机的合法飞行员。
形体的残缺,环境的艰险,都不是人生成败的决定因素。因为任何有形的力量都囚禁不了心灵,束缚不了梦想。心灵与梦想,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隐形翅膀,只有勇于展开它们的人,才会飞起来,超越一切,抵达幸福的人生彼岸。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5-27 13:52:14
拥有一颗柔软的心
春秋时,乐羊被魏文侯任命为将军,领兵攻打中山国。攻城正急之时,忽然城头上悬挂起一个人,守城的士兵喊道:“乐将军,你看看这是谁?如果你不退兵,我们就煮了他做肉羹。”
乐羊抬头一看,那个被悬挂的人,正是他曾经在中山国做官的儿子乐舒。进攻停止了,整个世界在那一刻都安静下来,人们把目光都转向了这个魏军统帅。不料乐将军十分淡定,大声说:“好啊,做好了肉羹别忘了给我一杯啊!”
中山人够狠,把人家儿子当做人体盾牌,而乐将军更狠,不仅不救他的儿子,反而要求分一杯羹。中山人索性狠到底,真的把乐舒煮了,然后把一杯肉羹端到了乐羊的面前。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乐将军从容地端起杯,把肉羹一点不剩地全喝了。
中山人胆战了,面对“没有最狠,只有更狠”,他们知道遇到的是一个心如铁石的将军,无奈之下,只得选择了投降。
乐羊得胜回国,魏文侯赞叹说:“乐羊为了我,竟然吃了儿子的肉,真是忠臣啊!”这时,一个人小声在他耳边说:“他连自己的儿子都敢吃,还有谁不敢吃呢?”魏文侯的心一颤,脸上的笑容立刻僵住了。
于是,魏文侯给乐羊加官晋爵,戴高帽子,赐给金钱美女,良田美宅,却再也不敢把兵权交给他。
鲁国的王族孟孙喜欢打猎,这一天外出狩猎手气很顺,时间不长便捉到一只小鹿,他很高兴,虽然吃点喝点对他算不上什么事,但若是自己亲手捕获的猎物还是格外觉得美味。他吩咐臣子秦西巴把小鹿送回家,准备好好打一打牙祭。
秦西巴牵着小鹿往回走,感觉后边有些动静,回头一看,一只母鹿远远地跟在他的后边。他想,那一定是小鹿的妈妈吧,便停下了脚步。母鹿悲伤地鸣叫着,眼里噙满了泪水。秦西巴看着这对可怜的母子,内心涌起一股柔软的情感,忍不住解开了手里的绳索。(励志故事 www.lz13.cn)小鹿欢快地向母亲跑去,母子俩很快就消失在莽莽的林海里。秦西巴如释重负,心里轻松了许多。
到了晚上,孟孙回到王宫,巴望着后厨早点端上鹿肉来,可左等也不来,右等也不来,一问才知道秦西巴把鹿放了,哪儿还有什么鹿肉呢?他不由得大怒,立刻将秦西巴开除,让他卷铺盖走人。
过了一年,孟孙要给自己的儿子请老师,谁也想不到,他请到的老师居然是曾经被他开掉的秦西巴。身边人的脑袋短路了,怎么也想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便问他说:“去年秦西巴曾因私放猎物而得罪了您,现在为什么又请他做公子的老师呢?”
孟孙笑着回答说:“秦西巴对一只小鹿都能施以仁爱之心,何况是对人呢?”
乐羊因为战功而被怀疑,秦西巴却因为有罪反而被更加信任,是什么让他们得而又失,失而又得呢?当年老子看着掉在地上依然坚硬的牙齿,又摸了摸依然健在的柔软的舌头,感慨地说“柔弱胜刚强啊”!
的确如此,真正的力量常常不在强硬而在柔软之中。有时候,一颗柔软的心,恰恰是打开这个坚硬世界的唯一钥匙。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5-27 13:52:35
坚持的故事
哥白尼创立“日心说”,指出地球绕太阳转,太阳是中心。这个学说推翻了在西方统治1500年之久的“地心说”,从根本上动摇了“上帝创世”的神话。它取消了地球在宇宙中的特殊地位,证明地球不过是一个平常的星球。这样一来,说什么地球是由神创造并由神选定作为宇宙中心的说法便站不住脚了。哥白尼深知他的学说的反神学意义,他把手稿珍藏了36年之久,到临死前夕才同意出版他的《天体运行论》一书。
布鲁诺一接触到《天体运行论》,就认定它是科学真理,并决心为之奋斗终身。他宣传哥白尼的学说,受到教会的迫害,先后流亡到瑞士、法国、英国、德国等地。后来被罗马宗教裁判所逮捕,经受了七年的囚禁,备受折磨和拷打,始终不屈服。1600年2月17日,意大利罗马鲜花广场上烧起了一堆大火,宗教裁判所宣布对布鲁诺处以火刑。布鲁诺勇敢地说:“你们对我宣读判词,比我听到判词还要感到畏惧。”他为真理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布鲁诺为真理而斗争的英勇事迹,在科学发展史上写下了壮丽的诗篇!
然而,勇于坚持真理、敢于同谬误作斗争的又何止布鲁诺一人。
就在布鲁诺英勇献身后30多年,伽利略也因为宣传日心说而被召到罗马教廷去受审。宗教裁判所强迫他否认哥白尼学说,还逼这位70岁的老人写“悔罪词”。当伽利略走出教廷时,他嘴里还喃喃地说:“你们不许我说地球是动的,可是地球仍旧是动的啊!”
英国乡村医生琴纳在行医期间了解到感染过牛痘的挤奶妇女对天花免疫,就接连多年进行观察和实验。1796年5月14日,他给一个八岁男孩接种牛痘成功,当时人们将信将疑,教会则攻击他,造谣说那个种了牛痘的孩子脸上长出了牛毛,眼睛像公牛一样看人,连咳嗽的声音也好像是牛叫一样。他还收到许多诽谤信和恐吓信,他说:“我好像乘着一只小船,快要到岸了,却受着暴风雨的袭击。”后来,牛痘接种法推广开来,英国政府承认了他的研究成果。他去世后,人们为他立碑塑像,表达人们对他的怀念。
南北朝时期,在齐朝宰相竟陵王萧子良的王府内,名流云集,高僧满座。他们迷信佛教,大谈生死轮回、因果报应,宣扬人死后精神不灭。这时,一位普通官员挺身而出,驳斥高僧们的议论。他认为精神不过是人的形体的一种作用,依附和存属于入的形体,形体存在精神才存在,形体死亡则精神随之消灭。
这个人就是南北朝时期着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范镇。只见他高谈阔论,旁若无人,把萧子良等一帮王公名流驳得哑口无言。萧子良几次组织人马与他辩论,都被他驳倒了。萧子良无可奈何,派人对他说:像你这样有才能,不怕得不到“中书郎”高官,为什么要发表这种违背潮流的议论,我为你可惜。你应当赶快放弃你的议论。
范缜听后,哈哈大笑说:“要我范镇‘卖论取官’,那我现在已经是更高的‘尚书令’和‘仆射’,何止是‘中书郎’啊!”
范缜为坚持真理不为权势所动。
也是在南北朝时期,有一位名叫唐赐的人,因病吐出20多条虫子,临死前,他嘱咐妻子解剖他的尸体进行研究。妻子照着丈夫的遗嘱做了,儿子也没有加以制止。反动的封建统治却因此而判处这位女解剖学家“不道”,她的儿子“不孝”。母子二人都为医学的发展惨遭杀害。
在西方哲学发展史中有这样一件事:
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是德国的两位非常有名的哲学家,费尔巴哈曾经是黑格尔的学生,他曾经在柏林热切而恭敬地听过黑格尔的讲演,认为“他就是……我当时称之为再生之父的那个人。他是唯一使我体会到并理解到‘老师’的定义的人,因此是我感到……唯一应当致以诚挚谢意的人。”(励志故事 www.lz13.cn)但是,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他不同意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因此又勇敢地对黑格尔哲学和宗教神学提出批判,他为什么要这么做,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古往今来,有很多勇于坚持真理、为真理而斗争的科学家、革命家和思想家,正是因为他们的探索和斗争,真理才能够战胜谬误,不断向前发展。
真理与谬误的斗争是非常复杂的,只有坚持真理必胜的信念,具备为真理而献身的勇气,才能战胜谬误;否则就会被谬误所迷惑,而不能坚持和发展真理。
科学家牛顿,曾冲破宗教思想的束缚,勇于探索,勇于实践。依靠精确严格的数量关系和确凿可靠的实验根据,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力学基本定律,建立起经典力学的基本体系,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然而在他的后半生,由于受当时神学的影响,又转而开始信仰上帝,妨碍了他对真理的继续探索,竟用了25年时间集中去写神学着作,还得出了上帝是天体运行的第一推动力的荒谬结论,完全沦为神学的奴仆。他的科学生命也就结束了。
在革命斗争中,也有很多人因为抵挡不住金钱、名誉、地位的诱惑,背叛了真理,成为历史的罪人。可见,真理与谬误的斗争,正义与邪恶的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
在当今世界,进化论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然而,进化论与神创论的斗争依然没有停止。
1925年6月,美国田纳西州达顿市的一位青年教师,因为在课堂上讲述了达尔文的进化论,被控违反了《圣经》里上帝造人的理论。这个案件轰动一时,接连好几天,许多人跑到法庭来听审,以至法庭里座无虚席。到底人类是上帝造的,还是猿猴变的,这是审判的内容。所以这场审判被称为“猿猴案件”。审判的结果,法庭宣判这位教师有罪。这就是进化论与神创论的斗争。
然而,“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真理是镇压不住,扑灭不了的。100多年来科学的发展,进化论有了新的突破,有了足够的科学证明,并且正得到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明。
哥白尼的学说一再被科学所证实和发展,教廷不得不于1757年宣布解除对《天体运行论》一书的禁令。到1882年,连罗马教皇也无可奈何地承认了日心说。解剖学也不是任何统治者可以扼杀的,现在的解剖学知识已经成为人们的常识。
真理在同谬误的斗争中发展,因此我们坚持真理,就要敢于同谬误作斗争,坚信真理必胜。同时,既然错误是难以完全避免的,因此我们要谦虚谨慎,及时发现错误和纠正错误,不犯别人或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不犯影响全局性的、长期有害的错误。
谬误固然是人类认识真理的障碍,但是,真理同谬误的斗争又能推动人类认识的发展,真理就是在克服谬误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这是因为真理不怕比较,不怕辩论,也不怕实践检验。惟如此,才能显出真理的光辉和伟大,揭穿错误,使人明辨是非,分清界限;也使真理深入人心,为群众所掌握。同时,谬误有时也可以从反面提出问题,启发人们去探索真理。人们为了驳倒谬误,往往也要深入研究,形成新观点,从而促进真理的发展。
今天,在我们这个改革开放的新时代里,仍然存在着真理与谬误的对立和斗争。人们要想能够为人类的正义事业做点贡献,就必须树立真理必胜的信念和坚持真理的勇气,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要向错误让步。同时,我们也要在实践中勇于修正自己的错误,使自己不断完善和提高。为了祖国的未来和人民的利益,我们要努力探索真理,发现真理,发展真理,为真理而斗争。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5-27 13:52:51
1、孙敬悬梁。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着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这就时孙敬悬梁的故事。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5-27 13:53:06
2、苏秦刺股。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5-27 13:53:21
3、李密牛角挂书。
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有一回,李密骑了一条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此事被传为佳话。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5-27 13:53:35
4、董仲舒三年不窥园。
董仲舒专心攻读,孜孜不倦。他的书房后虽然有一个花园,但他专心致志读书学习,三年时间没有进园观赏一眼,董仲舒如此专心致志地钻研学问,使他成为西汉着名的思想家。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5-27 13:53:52
5、管宁割席分坐。
汉时,管宁与华歆二人为同窗好友。有一天,两人同席读书,有达官显贵乘车路过,管宁不受干扰,读书如故,而华歆却出门观看,羡慕不已。管宁见华歆与自己并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管宁其后终于事业有成!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5-27 13:54:06
6、匡衡凿壁偷光。
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