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5 15:19:15

海边的那个穷汉与富人时间:2012-06-19 作者:小小Z 点击:360次   这是我们已熟知的一个故事:

  一个富人在沙滩散步,见到一个穷汉衣衫褴褛地躺在礁石上晒太阳。

  于是富人就对穷汉说:你为什么不去挣钱呢?

  穷汉说:挣钱干什么?

  富人说:挣钱开工厂。

  穷汉问:开工厂干什么?

  答:可以挣更多的钱呀!

  再问:挣更多的钱干什么?

  又答:开更多的工厂呀!

  再问:下面呢?

  又答:有了许多的钱就可以全世界去观光,可以买海边最好的别墅!

  穷汉还接着问:看世界,买别墅后又怎样?

  富人答道:你就可以无忧无虑地海边晒太阳了啊!

  穷人说了一句:对不起,我现在已经在晒太阳了,你走吧。

  这个故事的版权不属于我,这个故事的版本也不止一个。最早的大概就是孔子和庄子了。孔子就是那个满世界跑的,庄子就是那个晒太阳的。

  这个世界上的人粗划一下,也就是这两类,一种是满世界跑着去看世界的人——“看世界”就是中国人说的见世面,“满世界跑”就是中国人说的经风雨,这种人就是一个伟人所说的接班人的条件:“经风雨,见世面。”当然,不只是为发财人才去看世界,干大事业,做大学问,也和发大财者一样,要效法孔子和那个沙滩富人,去游世界,看世界。当然看世界的不光是富人,也有穷人,比方说,今天离开家乡的打工仔们,不过,他们出来经风雨见世面,不是为了换一个地方晒太阳,而是希望成为一个富有的人,因此他们也是看世界的人。而那些留在山村,不挪窝的老人,他们宁肯在黄土墙下晒太阳,也不肯为一个梦去让晚年在风雨中无根漂浮。他们还是觉得家乡的太阳更实在,而且落叶归根,全世界转一圈,最后还是一抔黄土,黄土也是家乡的亲,这些想法也就有了老庄味了。

  这个话题让我想到海边的那个穷汉与富人。他们各自有理,也分别有错。看世界本身得到了生命的意义,生命在于存在的过程之中,却忽略这个过程,去追求“海边别墅晒太阳”的终极目标;晒太阳者看透人生,于是否定生活本身的乐趣就在于看世界。而聪明的中国知识分子,在世界让他跑时就孔子,在跑不动或不能跑时就庄子,其实各自都是镜中的对方,对方是自己窗中风景。

  于是我为上面的故事续一段狗尾:

  天黑了,富人和穷汉都走了,礁石对大海说:你听到我朋友的话吗,你为什么还那么躁动不安?我从来不动声色,太阳不是天天来找我吗?

  大海说:“你知道我多富有么?你这连一根水草都没有的穷光蛋……”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5 15:19:26

人生,岂能敷衍时间:2012-06-20 作者:小小Z 点击:332次   搞美术的弟弟来家。当女儿想起将最近的画作拿出来让她舅舅过目一下时,时间已不早了。总共四五幅素描十来幅速写,没想到弟弟细看细说竟然花了两三个小时,起身告辞已是深夜,他那6岁儿子都已在沙发上睡熟了。他是如此认真来对待这桩事情,我没料到,女儿也没料到。

  弟弟走后女儿沉默很久才说:“舅舅太好了,和他相比,妈妈,你平时常常是在敷衍我。”

  心一惊,我承认了她的话是对的。在她让我看她的图画或作文时,在她兴致勃勃对我说什么时,只因我手里忙着别的或仅仅是心里想着别的事情,便心不在焉地“嗯嗯”,或简单地说“不错,有进步”之类的话,我有时确实是在敷衍她。在生活中敷衍有些事情是不足为怪的,但自认是最爱女儿的,怎么也会敷衍她?莫非敷衍也会成为习惯?

  人之初,应当是不懂也不会“敷衍”二字的,对一切都是好奇而认真的。渐渐长大时,父母师长,所有的人都教导我们要认真做人,从没人教我们可以敷衍,但不幸的是,几乎所有的人都学会了敷衍。

  当你临着颜真卿认真写了一个暑假的毛笔字交上去,盼望能多得几个红圈圈时,老师竟然只打了个勾勾就如数退还,你感到你的认真被敷衍了。

  班组会上鼓励大家相互提意见,你认真地提了,反招致他人心生埋怨,你觉得还不如像别人那样鸡毛蒜皮地敷衍。

  邻居请你过去听她小孩弹钢琴。孩子弹得极糟,你委婉地说出了你的看法,小孩母亲的脸却沉下来了,她本来只要你不负责任地夸赞几句,她本来只需敷衍。

  你渐渐发现敷衍更轻松,更合算,你不必费心,无需付出,也不会损伤。更有甚者,有些事情你只能敷衍,必须敷衍,一认真那事儿便戳穿,而戳穿对所有人都没好处,你若只顾自己认真而置大多数人的利益于不顾,不太自私了吗?

  就这样我们学会了敷衍,并习惯了敷衍,我们视那些不会敷衍的人为傻瓜,不识时务,脑子不正常。我们都非常正常,因为我们会敷衍,几乎所有稍稍聪明一点的人到头来都学会了敷衍。

  弟弟极像父亲,当中学教师的父亲就是个至死都不会敷衍的人,在我们看来他这一生吃了不少亏,但他老人家却从不以为自己是吃了亏的。他已习惯了认真,他无法不认真,若不认真他自己会难受。尽管到头来周围许多敷衍潦草的事情让他痛心疾首,但这只使他变得更加认真,甚至到临终前几天他还将自己手头的药清点了数目,嘱咐我们不必多配,以免造成浪费。

  现在想来父亲确实是不吃亏的,因为他认真地做了一回人。

  而我们呢?我们似乎从未想到认真是为自己的,敷衍也是。你敷衍人,人也敷衍你,你敷衍工作,工作也敷衍你,你敷衍爱情,爱情也敷衍你……我们会不会在习惯性敷衍中,随随便便地敷衍掉了自己的一生?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5 15:19:38

致命的诱惑时间:2012-06-20 作者:小小Z 点击:281次   生活中,美丽的东西都是很容易接近你的,容易接近就容易被利用被吃掉。有一次我乘公共汽车去办事,上车后本想朝里面走,但迎面一个女人站在面前,我的脚步就那么下意识地停住了。那女人约30多岁,穿一件杏黄色的低领高弹背心,她长得挺漂亮,就在我和她目光对视的一瞬间,她朝我浅浅地一笑,我立刻觉出,止住我脚步移动的是那女人的美丽。

  街上拥挤,汽车慢慢地向前挪动,女人始终望着我,我被她看得怪幸福的,已有几分腼腆,忙把头斜向一边。

  车到一站,有人下车,女人又向我移动了一下,几乎和我面对面了,我不好意思地转过身子,我不敢看她,但又被她的美丽逼得发慌。

  车继续开着,凭感觉她离我很近,一种别样的美妙流遍我的全身。突然,我觉得牛仔裤后面的明口袋里,有两根手指正慢慢地插入,是那女人的手!没错。她是贼?!她的动作很慢,显得很自信,没有丝毫的慌张,但我只要一回手,就能人赃俱获,可我却没有那样做,相反那会儿我却很愉快,甚至想像着那手指的模样,一定很滑润很洁白。

  到站了,我下了车,手摸着空空的口袋,心中透着几分怅然,车上的女人依旧朝我微笑着,那神情像告别,汽车慢慢地开走了。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好像还有某种留恋,直到有一天,我看见那头驴子时,我才惊住了,旋即陷入深深的思索中。

  那头驴子出现在电视上的《动物世界》里。画面上,一头黑非洲的强壮的驴在夏夜的晚上静静地吃草,周围很恬静,草虫唧唧,蛙声阵阵,遥远的星空是那般的迷醉。这时一只很小的蝙蝠飞过来。悠然地落在驴的后蹄处,只见它用细小的舌尖轻轻地舔那驴子的踝部,开始驴子还不断地抬蹄,间或用尾巴来回扫动,大概被舔得很惬意,后来就不再烦躁了,安详地吃草。这时赵忠祥解释说,这只蝙蝠已经麻醉了驴子,一会儿就会咬个小口,喝驴子的血,过一会儿,还会有同伴飞来轮换着喝,果不其然,一只飞走,马上又飞来一只,这时只见驴子轰然倒地,一动不动了,赵忠祥又说,这种蝙蝠不仅能杀死驴子,也能杀死人,所以叫杀人蝠。我目瞪口呆。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总在想那驴子,同时也想我自己,想那蝙蝠和那汽车上的女人。生活中,美丽的东西(包括某种享受)都是很容易接近你的,容易接近就容易被利用被吃掉。

  也许我醒悟的代价太大了。有时,我们和动物会犯一样的错误。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5 15:20:38

能行走的树时间:2012-06-14 作者:小小Z 点击:181次   在秦岭的一道褶缝里,隐着一间茅屋和一个尼姑,这是我所见过的最荒凉的庵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游荡至此,用惊奇成问号的手指叩开了门扉。 她有些迟疑地迎了出来,吃惊撞上了吃惊。

  她穿着绛色长袍,上面爬满了各式补丁,它们堵住了破洞,却怎么也遮掩不了寒碜。然而她的脸颊是光洁平整的,很年轻的样子,一问才知道都五十多岁了。这么说,时光仅仅磨损了她的袍子?

  我不由摸摸自己保养来保养去却依然沧桑不止的脸,心里咝咝直泄气。

  她的巴掌大的茅屋里,一张破旧的床,一座泥巴糊的灶,一张污黑的木桌,上面供着一尊同样污黑的佛像。

  在这样一个背对尘世的小屋里,她已生活了三十多年。

  我突然联想到梭罗和他的瓦尔登湖,同样是物质生活简化到近乎为零,可那个既不与我同时代,又不与我同空间的人,于我却是那样熟悉,他在瓦尔登湖的湖畔钓鱼采野果散步思考的生活让人着迷。

  可这个站在我面前跟我说这说那的人,却陌生遥远得像个外星人。虽然我能听懂她的话,却无从感知她,我的理解力在她面前显得力不从心。

  在山峦青了又黄黄了又青的无知的重复里,她都在做些什么?她有没有惊叹过头顶被星星煮沸的热闹的夜空?她是否倾听过响彻山谷的秋虫交响乐?在山雨飘摇的夜晚,她是否如女人那样感到恐惧?

  在她长长的一生里,没有降临过爱情,没有拥吻过孩子,没有亲朋,没有书籍,没有物质,没有一切的一切,她只是她周围许多棵叫不出名字的树中的一棵,只不过会从茅屋挪出挪进罢了。

  当然,她说她心里有佛,为了一个从来没有谁见过的佛,她就背弃了人世的一切。她说她出家是为了修成正果,“到那时,就能永生不死了。”她说的时候,一抹笑意从脸上一直荡漾到眼里。

  可不死又是为了什么?我想问,终究没问。

  我是不会这样生活的,我只是一只贪心的网,在现世流淌的时光里打捞不止,捕捞小鱼碎虾来喂养生命里的各种饥渴,收获的喜悦是有的,但鱼死网破的疼痛也是有的。

  哪一个更好?做一棵树还是一只网?这恐怕没有答案。她当初为了做成一棵树,任凭父母死缠烂打也没法阻挡她把自己挪到世外,而我也将一直捕捞下去,并不会去想为什么。

  人是无法回答生命的价值这样的问题的,也许,过自己想要过的生活,就会舒服,从而就有了价值,哪怕像她那样把自己活成一棵树。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5 15:20:49

迷失的热带鱼时间:2012-06-14 作者:小小Z 点击:288次   阿勇和我同在一个系统,收入却是我的几倍,优越感自然也翻番,当我还在为新房做梦的时候,他已在自己的屋顶花园晒太阳了。

  因为掌握核心技术的缘故,阿勇的工作也不忙。他是传说中的有闲阶层,他常把自己比喻成一条悠闲的热带鱼,被温暖的水泡着,闲闲地游来游去,看水草,看海礁。

  看水草,看海礁,那是真有其事,因为生活宽裕,没什么爱好的阿勇对养热带鱼着了迷。为了在家中实现观赏的乐趣,他颇费了番工夫,找了大量资料研究鱼的习性,花大价格买设备,整整捣鼓了两个月,总算把几条名贵的海洋鱼类请进家中,在他看来,那是乐趣所在,在我们看来,那是奢侈。

  就因为时不时地见着阿勇,我常有自卑感产生,梦想中的悠闲人士当如斯人,而自己呢?总有不断的目标逼过来,要买房子、要糊口,或是为不可测的将来积蓄,一个接一个,没完没了。有时我常想,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上个周末,阿勇邀请我们几个到他家里玩,等大家围坐在鱼缸前,阿勇开始介绍,这条是什么品种,那条又是什么?突然,他停住了,转身冲厨房大喊:“老婆,不是有五条吗,怎么只看见四条了?”他夫人甩着湿淋淋的手出来,带些不满地说:“那条已经死了一个星期了,你才知道啊?"

  那一刻阿勇的窘态深深刻在我的记忆里。他有理由尴尬,一个常年吹嘘自己多么有雅趣的人士,其实未必珍惜过别人羡慕的一切,他是非常悠闲,可是失去目标的闲散,并不美妙。他以为,那几条永远也游不出鱼缸的鱼,会好好地活着,天天向旁边的水草和礁石夸耀幸福。

  从阿勇家出来,我便向菜场奔去。我知道,被压力逼着往前走的滋味并不好受,但至少,我还有方向,为活下去而做出的努力,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5 15:20:59

挑战极限的鱼时间:2012-06-14 作者:小小Z 点击:201次   我一直在怀疑池塘里的鱼。

  其实我也不希望这样,起了一个大早,和一群朋友风尘仆仆地赶到这郊外的鱼塘边上,本想大家一起享受清晨漫不经心的悠闲,没想却成了一个坐在马扎上的怀疑者。

  怀疑是一种可怕的东西,它会迅速笼罩住你所有的视线――为什么我一条鱼也钓不上来?我怀疑那个脏兮兮的老渔头,怀疑鱼竿,怀疑鱼漂儿,怀疑鱼钩,怀疑橡皮泥一样的鱼食……

  我决定换个地方,提着鱼竿围着鱼塘转悠了一圈,在老渔头班主任般的大声呵斥下,才停止了这种在他眼中近乎疯狂的行为。

  从小到大都是这样,我听话当然是有条件的,老渔头偷偷答应给我换一套渔具。但当我摆弄新鱼竿时,由于过于欣喜,以致鱼钩钩了一下老渔头的脸,老渔头闷闷不乐地离开了我,放弃了一个渔夫对一个钓者的教育。

  情况果然开始好转,没坐一会儿,就有鱼来问候了,我能感觉到鱼竿的那种颤动。

  我刚平息下来,身边的韩老师就出事儿了。他忽然从马扎上站起来,挥舞着鱼竿,冲着水面叫骂开来。他的愤怒源于鱼在上了钩,鱼头露出水面和他对视了一会儿后,又不知怎么脱钩而去,而且,这种神秘的令他气愤的逃脱居然接连发生三次,他认为自己损失了三条鱼。为了弥补他心理上的损失,我凭着自己的人生经验帮他分析出,那其实是同一条鱼,估计在玩极限运动。大家都说对呀对呀,能碰上这种鱼精,是福气。

  然而众人的劝慰最终没能平息韩老师的愤怒,他当场取消了中午请大家吃饭的决定。

  最终评选结果如下:王老师由于自带渔具钓得太多被取消评比资格;张老师不露声色,用自己的沉静与耐性,以五条鱼的数量取得第一;白老师善于总结经验,以满手鱼腥赢得第二;我第三;韩老师两手空空,名列最后一名。

  离开鱼塘时,我回头深情地望了一眼,我想,在鱼塘深处,一定有一条豁嘴的鱼,正在为自己挑战了生命的极限,并成功地激怒一名成年男子、搅黄一个饭局而沾沾自喜吧。

  而且,在它的兄弟们一个个浮出水面,神秘失踪后,只有它自己知道,水面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5 15:21:10

生命就是奇迹时间:2012-06-14 作者:小小Z 点击:216次   安迪是一家大银行的副总裁,性格内向自负,深爱自己的漂亮妻子;其妻却与她的高尔夫教练通奸并扬言要和安迪离婚。他们发生争执的当晚,他的妻子和情敌在寓所被双双打死,凶案现场留有安迪的车痕、脚印和指纹,而他私人所持有的那把手枪也不翼而飞,无从验证。于是安迪因杀人罪名成立被判无期徒刑而关入鲨堡监狱。

  刚入狱的那段时间,安迪不和任何人交谈,没有任何朋友,只是从另一个犯人瑞德那里买了一把6厘米长的小石锤,靠打磨石像来消耗时间,打发单调的监狱生活。可是,苦难并没有就此轻易放过他,狱中搞同性恋的“三姐妹”常常集体围攻、殴打并强暴他,他在一次次的奋起反抗中几乎痛不欲生。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利用自己的金融知识,帮监狱里的大队长不交一分税就领到一笔35000美金的遗产,生存状况才开始得到一点儿改善。于是,他开始帮监狱里所有的工作人员申报税收,为他们所有的理财问题提供免费的咨询服务,甚至包括狱长。

  鲨堡监狱率先改革,推行外役政策,让组织起来的犯人到社会上接工程做,修路、造房、服务民众,而狱长从中收取了大笔大笔的贿赂。安迪被要求帮狱长把这些见不得光的黑钱洗干净,他利用漏洞制造了一个子虚乌有的人,帮他办妥名字、身份证、驾驶证、社会保障号码,把所有的钱都存入他的银行账号里,这样即使当局追查受贿一事,也与狱长毫无关系。与此同时,安迪从每周一信发展为每周两信,不间断地写了6年,向高层申请拨款改建并扩充图书馆,终于得到许可。鲨堡监狱的犯人至此有了更丰富的业余生活,可以看更多的书,还可以听流行音乐,甚至还有人在安迪的帮助下考取了自学文凭,原本已经成为体制化奴隶的犯人在安迪的感染下,又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和激情。 希望是件危险的事,瑞德提醒安迪,安迪却坚定地回答,希望永远都是美好的。

  就在安迪入狱19年后,鲨堡监狱新进来一批犯人,其中有个年轻的小伙子叫汤米。汤米是个惯偷,手段不高,几乎呆过所有的监狱,但他活泼热情,能说会道,很讨人喜欢。一字不识的他请安迪帮他辅导功课,准备参加自学考试,安迪答应了。当汤米得知安迪就是那个以谋杀妻子和情敌而轰动一时的银行家时,他说出了一个惊人的秘密。

  原来,汤米在别的监狱关押时,同屋是个精神容易紧张的盗窃犯,他自己承认说他杀过人,只是因为看对方不顺眼,就跟踪他回家把他杀了,当时,他看见那人身边还躺着个女人,就顺手也一并杀掉。没想到那两个人正是安迪的妻子和情敌,于是这个杀人的罪名阴差阳错地让安迪顶了,而他逍遥法外。

  瑞德和其他犯人都为安迪忍受了这么多年的屈辱感到震惊,而安迪似乎又看到了新生的希望,他急不可耐地去找了狱长,把汤米告诉的情况说了出来,想申请此案得到重审。贪婪自私的狱长怎么会把知悉他一切受贿情况的安迪释放出狱呢?他拒绝了安迪的要求,让他单独关两个月的禁闭,并制造了越狱的假象,设计打死了汤米,彻底绝了安迪的希望。

  从禁闭室出来后,安迪看上去又恢复了原样,仍然听话地帮狱长做账洗钱。一个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的夜晚,安迪像往常一样把做好的账本在狱长的监督下放回了保险箱,然后回到自己的单人牢房。可是,第二天早上点名的时候,安迪不见了,没有人知道他是怎么从这间小小的封闭的牢房里消失的。

  狱长大发雷霆,亲自到安迪的牢房检视,仍然一无所获,愤怒中,他随手抓起安迪打磨的小石像四处乱扔,一颗石子打中了挂在墙上的一幅明星海报,海报破了一个洞,石子却没有落地。狱长撕开海报,所有人都看见海报后是一个通向狱外的洞。原来,从入狱的第一年开始,安迪就用那把只有6厘米长的石锤天天在墙上打洞,把挖下来的石灰装在裤子口袋里,第二天放风时,通过裤管倾倒在外面。他用大幅的女明星海报遮住所挖的洞,把小石锤藏在厚厚的《圣经》里,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牢房突击搜查。持之以恒地干了整整19年,他终于成功了。更绝的是,安迪用一套完备的证件从银行提走了为狱长假造出来的人的所有存款,他不但有了新的身份,而且成了一个富翁,在太平洋的一个小岛上开了家旅馆,买了条小船,和他当年在狱中所憧憬的一样。同时,他把偷换出来的证明狱长受贿的材料寄到了报社和有关部门,迫使作恶多端的狱长畏罪自杀。正是这种即使在黑暗和苦难中也不放弃希望的力量,使安迪最终靠自己的努力赢得了自由而美好的生活。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5 15:21:19

最不准的天平时间:2012-06-14 作者:小小Z 点击:246次   这个世界上最不准的天平是称量自己得失的天平。

  朋友的姑夫是一位农民,却说了一段一直深深影响着他的话。“我们很多人和别人交往,总觉得自己吃亏了,但实际上,旁人看来,你们彼此得失相当,你既没吃亏也没占便宜。如果你觉得自己不亏也不赚,那么旁人看来,你一定占便宜了;如果你觉得自己占便宜了,而对方没有跳起来,那么要么对方很伟大,要么你很伟大!”

  在这位智慧的农民悟出这个看似简单的道理之后很多年,海尔集团的张瑞敏发明了他的“鸵鸟理论”:一个人在评价自己的能力和贡献的时候总觉得自己是鸵鸟,别人是鸡。若有一天他有幸看到真的鸵鸟的时候,他会说,噢,这只鸡比我大一点!

  你去观察你熟悉的两个同事,你确认他们水平差不多,你可以了解一下他们对自己的看法,他们大抵都会认为自己能力更强一些。除非其中一个确实比别人差得很多,否则他是不会觉得自己差一点的。

  环顾你的四周,你看看有几个人能认为自己所得比自己付出的多?甚至是认为自己所得和自己付出基本相当的都没有几个人!社会学中有一个“归因理论”,是说一个人常常把自己的成功归为自己的努力,常常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运气不好。这个理论和“鸵鸟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们在和人相处时,在评判个人得失时,一定要在个人天平上的所得端要再加上一块砝码,而在所失端减去一块砝码。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5 15:21:28

壮观时间:2012-06-15 作者:小小Z 点击:150次   壮观的事物特别实在。比如海上的冰山,虽则沉默无语,却亮晶晶地闪烁着它的豪迈。那么,为什么冰山那么豪迈,请听海明威老人的回答:“冰山在水面上很壮观,是因为它有八分之七在水面以下。”

  是的,一切壮观的事物都有自己的根:硕果累累是壮观的,那是因为树的根深深地扎在泥土之中;无私的母爱是壮观的,那是因为母亲的爱就深深扎根在孩子的心里;炎黄子孙对祖国的忠贞是壮观的,因为,忠贞就深深扎根于生我养我的黄土地上!

  想壮观吗?请务必先扎下根——扎得深深的,让它在深刻的沉默中紧紧抱定一个金灿灿的许诺:有根在,就有绚丽的花在!有根在,就有辉煌的果在!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5 15:21:39

有效良方时间:2012-06-15 作者:小小Z 点击:246次   我读过一篇讲狮子和驯狮的文章,十分有趣。文章说到有个年轻人到动物园找工作。他希望做一个驯狮师。这个要求已经是很不寻常,但他的理由更不寻常。他原来已经接近神经崩溃的边缘,医生告诉他惟一的治疗的方法,就是去找一份高度紧张的工作,让他可以忘记其他的恐惧。因此他才来申请这份最危险的工作。这位年轻人后来成了一位相当出名的驯狮师,他的毛病也好了。

  解除神经紧张的方法,是去处理需要神经紧张才能解决的问题。

  减轻自己负担的方法,是帮助他人减轻负担。

  泰尔哈德教士20世纪40年代曾在中国寻找北京人头骨。运载行李的骡子,右边挂的是行李,左边是一块大石头,让骡子的负载平衡。非洲人用竹竿挑东西,也绑块石头在竹竿的另一端,来让肩挑的东西平衡。

  我们通常要是两手各提一个箱子来平衡负担;比只用一只手来提要轻省得多。

  担当忧伤的方法是去分担他的忧伤。

  有一位叫做巴特勒的女士,有天回到家里,她的小女儿从二楼的房间飞奔出来迎接她。屋子前面是块空地,她的女儿伏在栏杆上急着要见母亲,谁知失掉重心,从楼上掉了下来,当时死去。巴女士悲痛欲绝。有位贵格会的老太太来安慰她,对她说:“我一生的大半时日都是照料流落街头的女孩子。现在我年事已高,没有力量再招呼这四十多个女童,你何不来接手我的工作,让你忘怀自己的忧伤。”

  巴女士真的接过了这份工作。她虽不能完全忘记自己的痛楚,但因为把他人的难处肩负了过来,她自己的伤痛就大大减轻了。

  在他人的重担中来忘记自己的重担,在他人的哀伤中来减轻自己的哀伤,这就是有效的良方。
页: 873 874 875 876 877 878 879 880 881 882 [883] 884 885 886 887 888 889 890 891 892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