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7 15:09:00
心障时间:2012-04-22 作者:小小Z 点击:218次 逢寒暑假,他都要去名山大川写生作画。这一次,他来到堪称胜景的搽耳山。面对眼前的悬崖峭壁、参天古木、飞瀑流泉,他不禁喜出望外,当即在此支起简易帐篷住下来,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作画不辍,流连忘返。
近日,他注意到巍峨的西峰峰巅是搽耳山最早沐浴晨光的地方。在那里画日出,无疑是最佳选择。
这天拂晓,晨光尚浓,他就背上画夹走出,直奔西峰而去。
走着,走着,忽闻,潺潺流水声。原来是一条小溪挡住了去路。溪宽数尺,奋力一跃,似乎可以越过;入溪趟水,似乎可以涉过。然而晨雾朦胧,数尺之外,土石草木皆影影绰绰,虚实莫测,他不敢贸然过溪。正犹豫间,见身旁有被雷电劈断的数株松柏,便用以搭桥。并列三五根树干后,尺余宽的小桥铺成。于是,过溪便无惊无险,如履平地了。
由于一路顺风,时间充裕,他赶在日出之前登上西峰,一幅搽耳山日出的水彩写生,转眼间就完成了。
待朝阳驱散山间雾霭之后,他欣欣然哼着小调蹦蹦跳跳地沿原路下了西峰。
当他来到距小溪十来步远处,不由得笑了。
他笑他太胆小了,眼前的小溪太微不足道了。
它宽不过一大步―――一抬腿就能过去,可他今天清晨居然还在溪上架起桥来。真是多此一举。
然而,待他走到他架设的小桥旁,正要抬腿走回去,却怎么也笑不出来了。他怔住了,他倒吸了一口冷气:乖乖,这腿下边哪儿是什么小溪?这里原来是搽耳山东西两峰之间的一线天哪!
他不由得倒退了一步,又一步。
被他惊慌的双脚碰滚下去的石头,过了几分钟之后,坠落谷底的响声才传上来!
他不由得又倒退了一步,又一步。
他呆呆地看着“小溪”上平铺着的树干,看着树干上面他今天早晨大步走过时的脚印……然而此时,他不仅未能从这座桥上走回去,而且连在这儿多站一会儿,多看一会儿的勇气也没有了。
因为他的双腿在不由自主地颤抖。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7 15:09:13
宽恕的力量时间:2012-04-22 作者:小小Z 点击:333次 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有一个名叫罗斯韦尔・麦金太尔的年轻人被征入骑兵营。由于战争进展不顺,士兵奇缺,在几乎没有接受任何训练的情况下,他就被临时派往战场。在战斗中,年轻的麦金太尔担惊受怕,终于开小差逃跑了。后来,他以临阵脱逃的罪名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
当麦金太尔的母亲得知这个消息后,她向当时的总统林肯发出请求。她认为,自己的儿子年纪轻轻,少不更事,他需要第二次机会来证明自己。然而部队的将军们力劝林肯严肃军纪,声称如果开了这个先例,必将削弱整个部队的战斗力。
在此情况下,林肯陷入两难境地。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他最终决定宽恕这名年轻人,并说了一句著名的话:“我认为,把一个年轻人枪毙对他本人绝对没有好处。”为此他亲自写了一封信,要求将军们放麦金太尔一马:“本信将确保罗斯韦尔・麦金太尔重返兵营,在服完规定年限后,他将不受临阵脱逃的指控。”
如今,这封褪了色的林肯亲笔签名信,被一家著名的图书馆收藏展览。这封信的旁边还附带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罗斯韦尔・麦金太尔牺牲于弗吉尼亚的一次激战中,此信是在他贴身口袋里发现的。”
一旦被给予第二次机会,麦金太尔就由怯懦的逃兵变成了无畏的勇士,并且战斗到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
由此可见,宽恕的力量是何等巨大。
由于种种原因,人不可能不犯过失,但只有宽恕才能给人第二次机会,只有第二次机会才有可能弥补先前犯下的过失。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7 15:09:24
最朴素的实事时间:2012-04-22 作者:小小Z 点击:248次 美国有一位图书馆馆长,每天早上8点,总是亲自为自己的图书馆开门,然后向第一批踏进图书馆大门的读者致意请安,再巡视一番后,才去自己的办公室。
有人告诉他,馆长不必做这些小儿科之事。
而他却认真地回答:“我来开门,是因为这是我一天做的事中,惟一能对图书馆真正有用的。”
一个打毛衣的女人是美丽的,一个劈柴的男人是好看的,一只正在下蛋的母鸡是动人的,一只采蜜的蜂儿是美好的……
每一天过来,忙忙碌碌之余,你是否反思过,你做了哪些实实在在的事?不要小看那些小如开门的琐事,它构成我们生活中最细致最亲切的一环。
在我们心存高远的时候,不要忽略眼下的每一个细节,正如树枝上的一个小芽,明天它就是一片翠绿。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7 15:09:34
谁是残障时间:2012-04-22 作者:小小Z 点击:241次 在朋友羽的美容店碰见一位来化妆的女孩。女孩是弹古筝的,最近刚拿了一个国内的奖,这次化妆是因为要接受电视台的采访。
女孩平日很少化妆,所以一点淡妆使她看上去很漂亮。但她的气色很不好,可能因为平日太刻苦,脸上写着睡眠不好的苍白。然而她坚持不肯用腮红,觉得俗气。化妆的小姐无奈,打算依她。
羽走过来,温和地望着女孩:“你是我的顾客,我要对这里完成的作品负责,就像你要奏好每一首曲子。你可能觉得腮红俗气,但我比你更了解上镜的效果―――腮红是为了平衡调节整体妆容的效果,它本身并不庸俗,用得不好才俗气。你既是上电视,就要对自己的形象负责,是吗?你一定不希望自己看起来是苍白的病态,我想喜欢你的听众也希望看到一个健康美丽的你。完善,它不是孤立的。试试好吗?"
女孩不作声了。羽依据她的脸形为她薄施腮红,妆毕的她明亮而动人。女孩看看镜中,有点诧异,那抹腮红提亮了她的青春本色啊。那次上镜,很多人都对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后来她和羽成了朋友。
女孩告诉羽,一抹腮红甚至影响了她对人生的看法。她有一个不算幸福的家庭,学琴后她便一心埋在琴艺中,追求技法的完美,为此忽略了许多:友情、爱情,以及一些琐碎的人生乐趣。她认为那会消耗她对艺术的追求,而且和高雅的音乐比起来,那些都如一抹腮红般俗气。
她一直将自己封闭得很深,很少与人交往―――旁人在她眼中,总有着这样那样的缺陷。女孩在琴艺中独自修炼着“完美”。那天羽的一番话却令她重新审视“完美”―――完美不是曲高和寡,它是一种合力作用下的丰富。山因水而愈伟岸,花因叶而愈动人,水墨因留白而愈空灵,美是一种不带偏见的尝试与接纳。
年轻时,我们总是容易流于一味追求完美。其实人生的完美往往是由许多看上去不够完美的东西组成的。不完美使得完美有了生命力。孤立的、单纯的完美往往会因脆弱而夭折。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7 15:10:27
好运是怎样降临的时间:2012-04-10 作者:小小Z 点击:929次 有一对年轻夫妇,做梦都想拥有一套房子。为了找到他们满意而且买得起的房子,他们几乎跑断了腿。
这天,他们又带着孩子,到一个小区看房。正当他们对小区精美的布局、幽雅的环境赞不绝口、流连忘返的时候,他们的孩子忽然蹲在地上拉了一堆屎。小两口忙不迭地收拾好孩子,最后,丈夫想把地上的屎弄干净,可身上的纸巾已经用完了,他们搜遍了全身也没有找到可以擦拭的东西。一旁的售楼小姐身上也没有纸巾,她说等一下让她来收拾。但小两口不同意,这时,妻子解下了围在自己脖子上的洁白美丽的丝巾,两人一起用丝巾把那堆屎擦干净了……
这一切正好被小区的经理看到了。就在小两口即将离去的时候,经理叫住了他们。当得知他们对房子非常喜爱但钱不够时,经理竟然以一个低得不可思议的价位把房子卖给了小两口。小两口惊呆了,经理由衷地说:“我希望我的小区里能多住进像你们这样的人。”
好运,就这样在严格的自律和高素养中降临了。
一个女孩子,大学毕业之后,历尽艰辛,仍没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这天她又来到一家公司应聘。她按招聘启事上的地址找到总经理办公室。老板椅空着,显然总经理不在。办公室里有几个人坐在沙发上谈话、女孩不好打断他们,就坐在一旁等。当时天气很热,屋里虽然开着空调,但杯子已先后见了底,也没有工作人员进来续水。这时,女孩站了起来,她为每个人的杯子都续上了水。
等了好一会儿,总经理还没有进来,女孩已为谈话的几个人续了几次水了。最后,谈话的人里面有一个中年人问她到这儿有什么事,她说是来应聘的。中年人望着她,想说什么,但又止住了,他点点头说:“你被聘用了。”女孩吃了一惊,她这才知道他就是这家公司的总经理。后来,她知道了更让她吃惊的事,这家公司根本就没有登过招聘启事,是她匆忙之中,走错了楼层……
好运,就这样在细微的善举里降临了。
好运,每一个人都会翘首期待,可为什么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擦肩而过?我们总希望好运能轰轰烈烈地降临,却总是忽略了一些点点滴滴的小事,而这些小事,往往就是一面镜子,让别人把你看得一清二楚。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7 15:10:40
寻宝时间:2012-04-11 作者:小小Z 点击:414次 1980年,英国人迪特・威廉姆斯创作了一本题为《化装舞会》的儿童读物,为了提高该书的销售量,他特意在书中设计了一条谜语,让读者根据书中的文字和图画猜一件“宝物”的埋藏地点,并公开宣称这件“宝物”是一只制作精巧、价格高昂的纯金野兔。
《化装舞会》一问世,迅速刮起了一阵旋风,数以万计的青少年及各种身份的成年人都怀着浓厚的兴趣,他们按照自己在书中得到的启示,走遍英国各地四处寻宝,历时长达两年之久。最后,一位年近半百的工程师在伦敦西北的浅德福希尔村发现了这只金兔,一场声势浩大的寻宝活动这才告一段落。然而《化装舞会》的销量已达到300万册,创下了非流行读物的最高销售纪录。
事隔4年,威廉姆斯故伎重演。经过精心策划,又创作了一本30页的小册子,内容是描述一位养蜂者的故事和一年的四季变化,并附有16幅彩色插图。书中的文字和幻想式的画面隐含着一个深奥的谜语,而谜底就是该书的名字。1984年5月25日,这一本独特而且没有书名的书稿在7个国家同时发行。威廉姆斯承诺:猜中该书书名的读者(不分国籍、肤色、性别、年龄),可以得到一个镶着各色宝石的金蜂王饰物……它不是用文字写出来,而是将自己的意思,通过绘画、雕塑、歌曲,甚至编入电脑程序显示书名,威廉姆斯则从读者寄来的各种实物中悟出读者所要表达的信息,再将其转译成文字。尽管谜底并不太难,但只有最富有想象力的猜谜者才能得到那件无价之玉。届时,他将从一个密封的匣子里取出那惟一一本写有书名的书,而书中就藏着那件价值连城的金蜂王饰物。
结果不到一年时间,这本小册子在世界各地的发行总数已超过2000万册。
因此,谁最终得到奖品反而鲜为人知,因为最大的赢家非威廉姆斯本人莫属,他正是通过那极具诱惑力和新奇感的创意而扬名于世,并一举成为大富翁。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7 15:10:52
别拦我,我在寻找机会时间:2012-04-11 作者:小小Z 点击:466次 一个20出头的小伙子急匆匆地走到路上,对边的景色与过往的行人全然不顾。
一个人拦住了他,问道:“小伙子,你为何行色匆匆?”
小伙子头也不回,飞快地向前奔跑着,只冷冷地甩了一句:“别拦我,我在寻找机会。”
转眼20年过去了,小伙子已经变成了中年人,他依然在路上疾弛。
又一个人拦住他:“喂,伙计,你在忙什么呀?”
“别拦我,我在寻找机会。”
又是20年过去了,这个中年人已经变成了面色憔悴、两眼昏花的老人,还在路上挣扎着向前挪动。
一个人拦住他:“老人家,你还在寻找你的机会吗?”
“是啊。”
当老人回答完这句话后,猛地一惊,一行眼泪掉了下来。
原来刚才问他问题的那个人,就是机遇之神。
他寻找了一辈子,可机遇之神实际上就在他的身边。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7 15:11:05
山谷的起点时间:2012-04-14 作者:小小Z 点击:496次 一位烦恼的妇人来找我,说她正为孩子的功课烦恼。
我说:“孩子的功课应该由孩子自己烦恼才对呀?”
她说:“林先生,你不知道,我的孩子考试考第四十名,可是他们班上只有四十个学生。”我开玩笑地说:“如果我是你,我一定会很高兴。”
“为什么呢?”
“因为你想想看,从今天开始,你的孩子不会再退步了,他绝对不会落到第四十一名呀!”我说。
妇人听了展颜而笑。我继续说:“这就好像爬山一样,你的孩子现在是山谷底部的人,惟一的路就是往上走,只要你停止烦恼,鼓励他,陪他一起走,他一定会走出来。”
过了不久,妇人打电话给我,向我道谢,她的孩子果然成绩不断往上升。
我想到,最容易被人忽略的是,山谷的最低点正是山的起点,许多走进山谷的人所以走不出来,正是他们停住双脚,蹲在山谷烦恼哭泣的缘故。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7 15:11:22
与富人为邻时间:2012-04-16 作者:小小Z 点击:425次 我的房子有个后窗,从窗远望,可以看见蓝天白云,青山绿水。
有一天,忽然来了一帮人,在我的窗下砌起墙来,不久,一座小洋楼拔地而起,堵住了我的后窗,临窗一伸手,能摸到小洋楼的硬墙。我彻底丧失了远望的快乐。
夏天的一个夜晚,我感到房间热得像一个蒸笼,还有 一种类似小蜜蜂的声音,嗡嗡地响个不停。我循声找到窗口,伸手一摸,摸到了一个硬邦邦的东西,那东西正吐着热风。不用看我也知道,这是小洋楼的主人装的空调。他在凉快的时候,却让我热得难受。我把这个发现告诉母亲。母亲说:“岂有此理!明天我去找他们论理!”
第二天,母亲真的去找邻居论理。母亲回来时,我迎上去问:“说了吗?"
母亲点点头:“说了。”
我满怀希望地问:“他们什么时候拆空调?"
母亲摇摇头:“不拆了,他们每年给我们两百元钱。两百元钱刚好够小三一个学期的学费。”
我失望了。邻居的空调依旧日夜把热风吹满我的房间,似乎非把我蒸熟不可。我想来想去,惟一的办法是用一块木板将窗口封死。封了窗,我才过上了几天稍稍安宁的日子。
可是一天早晨,母亲走进房来问我:“你能不能把窗上这块木板拆下来?"
我疑惑地望着母亲说:“为什么?"
母亲吞吐了半天,才说清楚那点意思。原来是我钉的这块木板,阻挡了空调器的散热通道。邻居请我们拆掉这块木板,给他的热风让路,他愿意每年再加一百元钱。一百元,对邻居来说,只是九牛一毛吧?
母亲最后说:“你自己拿主意,我不逼你。”
我知道,母亲早已被追加的一百元钱打动了,否则她自己早就回绝了邻居,哪里还用我拿主意?我不想让母亲难过,就忍痛拆了窗上那块木板。
从此,我就长期住在别人空调器的后面,无处逃避。夏天,邻居放冷气,向我吹热风,我的房间热如蒸笼;冬天,邻居放暖气,向我吹冷风,我的房间冷如冰窟。我在蒸笼和冰窟里很难入睡,常常在深夜睁大眼睛,想着人间的冷与热。我患上了失眠症,这是母亲所不知道的。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9-7 15:11:34
一句真话都没说时间:2012-04-16 作者:小小Z 点击:332次 今年我们学校申请升级,要由学院升为大学。升级的条件很多,各类软硬指标加起来有几十项,从年初开始,院长书记就带头忙开了,四处奔波。我向来只管教我的书,对这些东西从不关心,再说我深知本校远不具备那样的条件,即使真能升上去也只是弄虚作假的成果,没什么值得高兴的。
终于到了上级考评小组来我校考察的那一天。由于我说话较直,之前一天,书记老王以领导和多年老友的双重身份特别叮嘱我说:“这次咱学校能不能升上去就看明天的考察了,这大半年来我把腿都快跑断了,为的就是这一件事,你可千万别给我搞砸了啊!”我拍着胸膛说:“那哪能!不为别的,就为兄弟你的前程,我怎么也得管住自己的嘴巴啊!”
老王说:“那就好。到时考评小组会找各个教授副教授谈话,问到本学校的一些具体情况。这份资料是我们学校用来统一口径的,你拿回去好好看,最好背下来,免得到时候说漏了嘴。”我接过来一看,上面写着学校有正教授多少、副教授多少、博士学科多少、重点学科多少,图书馆藏书多少、国家级科研项目多少等等,全都掺杂了极大水分。我不由得说:“老王,这也吹得太厉害了吧?”老王尴尬地笑笑说:“没什么,现在谁不是这样做?你照说就行了。”
第二天考评小组的组长找我了解情况时,我有备无患,对答如流,只是脸色不知有没有红起来。谈话结束后我虽然有点惭愧,但想到这次毕竟没坏了老王的事,竟有几分得意。在学校里转了两圈,我忍不住又跑去办公室找老王,一推开门就嚷嚷道:“老王书记,这次我算对得起你了,今天我可是一句真话都没说!”
老王愣愣地看着我,表情十分古怪。这时我才看清办公室里还坐着另一个人,竟然就是那考评小组的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