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小舟 发表于 2007-10-16 10:53:44

【经典回顾】改革开放30年 中国流行全纪录(中)

1983年本年焦点:春节联欢晚会风靡。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马季、姜昆、王景愚、刘小庆主持的春节联欢晚会。



  虽然电视在当时还不太普及,但是娱乐活动单调,电视节目匮乏的年代,这台晚会还是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



  王景愚绕着桌子“吃鸡”,李谷一连唱了“乡恋”等7首歌曲,而最煽情的场面是刘晓庆向父母拜年。



  现场气氛空前热烈。演播厅里,掌声、笑声、欢呼声、4部直拨电话铃声几乎没有停过,



  北京电信86局的线都烧热了,技术人员非常紧张,备用器材、消防器材都准备好了。



  虽然当时多数人看的都是黑白电视,但一点也不影响晚会效果。



  春节晚会从此成为大年夜必不可少的一道“大餐”,同时也造就了无数艺人的大红大紫。

版主小舟 发表于 2007-10-16 10:54:32

1984年:1.健美操。



  日本《读卖新闻》1984年11月2日报道,怎样做才能使自己变得苗条魅力,在邻邦中国出现了健美操热,



  健美操的独特之处是,把太极拳和现代舞蹈结合起来。



  在西欧风格的广播体操中,吸取了“踢腿”和“出拳”这些中国武术动作。

版主小舟 发表于 2007-10-16 10:55:35

1984年2.《我的中国心》。



  当年春节晚会推出的香港歌星张明敏红遍南北,



  特别是他演唱的《我的中国心》成为除国歌外,中国人都会唱的歌曲。

版主小舟 发表于 2007-10-16 10:56:20

1984年3.涉外饭店。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984年6月6日报道,



  耸立在北京市郊的长城饭店是一座富丽堂皇的20层高楼,乍看上去,它好像与周围的环境不大协调。



  长城饭店是令人瞠目的暴发户生活方式的象征,是西方物质主义时尚的一个实例。



  一位来访的朋友一边在前厅品尝林茨果子牛油蛋糕,一边说道:“在这里,只有窗外的尘土是中国货。”

版主小舟 发表于 2007-10-16 10:57:03

1984年4.第一次公开招聘模特儿。



  中央美院等10所艺术院校在《北京晚报》上联合刊登启事,为美术系公开招聘模特儿,



  吸引了171个报名者,大多数人是待业青年。有些报名者不敢告诉父母,要求不公开名字。

版主小舟 发表于 2007-10-16 10:57:45

1984年5.西式快餐。



  合众国际社1984年2月19日电,中国的第一家西式快餐店—“义利快餐厅”开张,这是唐老鸭带动的食品革命。



  除了汉堡包之外,还出售热狗、油炸食品、榨鸡、冰激淋卷、煎薄饼和份饭。

版主小舟 发表于 2007-10-16 10:58:26

1984年6.街上流行红裙子。



  《红衣少女》中的安然掀起了穿红裙子的风尚。

版主小舟 发表于 2007-10-16 10:59:14

1984年7.录像厅。



  比比皆是,很多人沉迷于这里播放的港台片和好莱坞盗版片。

版主小舟 发表于 2007-10-16 10:59:58

1984年本年焦点:我们都“下海”吧



  新中国成立后共有3次下海经商浪潮,分别发生在1984年、1987年和1993年。



  1984年那一拨,多数是靠继承海外遗产、留洋打工、倒腾紧缺商品、



  甚至包括部分靠辛勤劳动先“富”起来的人群,也就是银行账户上存有十几二十万的人群,俗称“食利阶层”,



  他们过着悠闲、富足的生活,成为当时社会羡慕的对象。



  那个年代最受欢迎的职业排序依次是:出租车司机、个体户、厨师……..最后是科学家、医生、教师。



  “修大脑的不如剃头的”、“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



  不过,1984年的经商潮灰色经济特点巨浓,最终被国家整顿下去。



  当时的“大款”,按现在的标准,不过是一个中下水平的工薪阶层。

版主小舟 发表于 2007-10-16 11:00:42

1985年:1.西方流行乐队首次在中国演出。



  英国“威猛”乐队在北京、广州的演出轰动一时,北京的门票是5块一张,



  相当于普通中国人半个礼拜的工资,黄牛票卖到了25元/张。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经典回顾】改革开放30年 中国流行全纪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