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帖:精细化管理三] 精细化管理让“差不多”班长“下了课”
精细化管理让“差不多”班长“下了课”山西兰花集团化工厂压缩车间的王光当班长的历史已经十几年了,他技术过硬、吃苦耐劳,深受车间领导器重。可是五月份,他却被车间免去了班长的职务,这倒底是为什么呢?5月20日,笔者带着问号走进了压缩车间。
据车间主任李小兵介绍,王光在班组管理上一贯认为只要不出大问题,小事情差不多就行。凭着“差不多”的管理方法,十几年来他的班长倒也干得顺风顺水,但今年厂里推行精细化管理后,这个“差不多”却让他摔了个大跟头。
今年,厂里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强调生产一线员工要“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并重新细化了每个岗位的职责,规范了标准化作业程序和考核标准。压缩车间依据这个标准又在四个化工班开展了“百分制劳动竞赛”,把班组的6S、劳动纪律、工艺指标等几个方面的执行情况按不同比例进行打分,月底汇总后排名,排在最后一名的班组要受到经济处罚,如果连续两个月都是倒数第一,则免去该班班长的职务。
竞赛开始,王光以不变应万变,前两个月还保持了中游的位置。到了3月份,情况发生了变化,别的班管理水平明显提升,而王光班因为在包机包片卫生、员工串岗、工艺指标控制精度上的扣分次数多于其它班,被排到了最后一名。4月份,虽然王光加大了管理力度,但由于班组员工养成的习惯一时无法改变,最终仍以微小的差距落到了最后。按照竞赛规定,车间免去了王光的班长职务。
对这个意外的结果,王光说:“教训很深刻,事事差不多,结果差很多,以后我是再不当差不多先生了。”
生产科科长霍中中就这件事谈了自己的看法:“厂里推行精细化管理以来,我们发现有的班长把考核当成杀威棒,动不动就扣钱,给员工带来了负面影响;有的班长当老好人,让班组员工在执行上打了折扣;有的班长文化素质低,对精细化管理的意义理解不够,使班组管理出现偏差……这些都成了推行精细化管理的障碍,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班长选拔、任用和培训的管理。”
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最终是要求班组长来落实的,因此,企业能否成功实现精细化管理,还必须在提升班组长素质上多做文章,让班组成为追求精细化管理中跳跃的音符。(连利英) 就该这样,我们这里还有很多这样的差不多班长要更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