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人才五字经”
题记:“人才经”,可以用知、举、用、待、育五个字来概括。“知”就是识别人才;“举”就是荐纳人才;“用”就是量才授任;“待”就是尊重人才;“育”就是培养人才。——摘自习近平《摆脱贫困》之《从政杂谈》篇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的道理,大家都知道。但如何在令人眼花缭乱的马群之中选出“千里马”,并做到“人尽其才”,才是巩固国之栋梁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针对领导选才纳贤方面就提出了“人才五字经”,短短的“知、举、用、待、育”这五个字道尽其中之奥妙。要做一个称职的“伯乐”,可不简单。 有些领导看到下属工作效率很高,业绩又很给力,便视他如宝,而忽略了对其“德行、志向、胸怀”的考验。殊不知高尚的德行、远大的志向和宽广的胸怀体现的是一个人的气节和品格,这是人才身上不可或缺的素质。习近平认为 “知才”就是要明白什么是人才以及如何识别人才。真正的人才必须是集“德、量、才、志、绩”为一身;领导者识别人才并不是简单地观其行为、看其政绩,而要进一步地“验”其心志,通过艰苦的工作环境来看其心态就是很好的法子。 是人才,就应该让他往更高处走,给他提供更大的舞台发挥其智慧,这才是强国之道。此时,领导者必须要会“举才”。习近平说:“不管你是哪个地方人,只要符合四化标准,就举用你,不管你资历深浅,只要办事能力强,就举用你。”这句话是每一个领导者都应牢记于心的,没有人才,领导所有的指令和蓝图都将是纸上谈兵。领导若能举人唯贤,唯才是举,摒弃纳人唯亲的恶习,势必会创造出人才济济、为国奉献的良好局面。 所谓人无完人,人才亦是。作为领导则要做到“用人如用器,用其长,而不强其短”,挖掘每一个人才的优势,发挥其长处,为我所用。即习近平所说的“用才”——量才授任。就如张飞,惟其性格暴躁,才成为猛将,在战场上所向披靡,屡立战功;若将他放在朝中做军师,怕是三国鼎立的历史要改写了。因此,领导切莫把人才放错了位置,要做好“用才”工作。 “用才”之时,还要懂得“待才”。习近平说,“待才就是尊重人才。”这里说的尊重,除了领导要关心、爱护人才之外,还要信任人才,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性,使他们看到领导对自己的肯定以及实现自身的价值。这样,能够让他们增加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激发其才能,增强人才的创造力,为国家事业竭诚打拼。 “不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琢玉而求文采”,人才也需要学习,更需要与时俱进,这就要求领导务必要善于“育才”。习近平说:“培养人才,一要精心扶植,二要严格要求,三要大胆使用。”作为领导,有时要将人才视作自已最喜爱的盆栽,做到每日精心栽培、呵护;严格要求,时常修剪,防止旁枝斜出;善于欣赏、大胆地展示其魅力。 习近平“人才五字经”说易做难,每一个领导者都要念好这门人才经,为国家的发展培养出越来越多精尖的人才。记得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这其实说的就是“人才五字经”,相信,中国有如此善于选才、用才、爱才的“贤君”,定能为中国培育更多的人才,为更快实现美丽的“中国梦”保驾护航。(党建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