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上述报道我们看出国家对央企薪酬制度要进行改革,如何改,怎样改,牵涉到企业员工的利益,能否给企业的员工带来实惠和变化,我们在这里空谈是无用的,关键要看政策是如何制定,又是如何执行。
能否公布央企老总的薪酬都应该包括哪些方面,补贴、奖金等等,该享受哪些,不该享受哪些待遇,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让企业员工一目了然,这样才能真正看出老总们的薪酬是降低还是明降暗升。
我本人所在的企业是个比较惹眼的企业,很多人都很羡慕企业效益好,工资高,其他地区的情况我不是很了解,可据我了解这样的收入在当地仅仅比一般的行政和事业单位的普通人群多了一些,可并没有新闻和网上传说的那样一个普通的员工收入达到十几万。至于老总的薪酬能拿多少,我们不知也没法知道,因此,老总的薪酬降低能否惠及想我这样的普通员工也在期待中。
在降低老总薪酬的同时,普通员工们都在期待自己能涨点工资,毕竟我们不是生活在空气中,吃饭、养家、孝敬父母,特别是孩子上学、看病等等都离不开钞票,如果我们的目的是通过降低老总的薪酬来增加自己的工资,那也只能是杯水车薪,很有限,每一个人都能享受美好生活,只有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提高效益,增加收入才是长远之计。(张羽) 会有何变化,作为普通职工,我不知道。但作为企业的参与者,或说是企业曾经倡导的主人翁精神中的主人翁,我最希望的当然是薪酬的提高。
社会的发展是有目共睹,那物价的飞涨更是人所共知。与高薪的企业负责人不成比例的薪酬让每一个为企业鞍前马后,鞠躬尽瘁的主人翁伤心失望。那一个个无形的大山__房贷,生病,水电费,孩子学习费用,交通车辆费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做着繁重的工作并没有相应的回报,怎么是一个心寒说的清的呢?工作怎能没有懈怠?又怎能轻装上阵?
因此,拉近企业负责人和职工的薪酬之间的差距可以大大提高职工的工作热情,增加企业的效益。
回 15楼(宝石花的心) 的帖子
欢迎参加本期事评,请您独立发稿,事评不跟帖,如果能完善一下会更好!谢谢对事评的支持! 扳倒和珅,富了嘉庆。就怕任何事情都“一刀切”。。。。 整体来说,和珅被杀主要有三大罪状:一、政治原因。
和珅为相十多年,位高权重,可以想见,在嘉庆帝即位之前,对和珅肯定有所倚仗,甚至要附和和珅,这些在嘉庆帝即位之后,都成为不可原谅的耻辱。比如即位前夜和珅投诚,比如建筑用度超越制度,都不算什么很大的罪过,完全是嘉庆帝为了摆脱权臣和珅的影响,为了最快的掌握朝廷权利,采取的政治手腕罢了。
嘉庆帝杀了和珅之后,对和珅的党羽一概不予追究,一场泼天大风暴的转眼即去。
二、军事原因
和珅为相时期,乾隆朝已经到了风雨飘摇的地步,全国上下烽烟四起,白莲教、天理教、红阳教,各种反清起义此起彼伏。朝廷四方用兵,但是军队中腐败盛行,很多绿营兵完全丧失了战斗力。和珅最为军机处首辅,隐瞒军情,自然罪责难逃,但是乾隆末年,乾隆帝好大喜功,讳言战败,和珅不将情况上报,也可以理解。
三,财产过多
从罪状中看,和珅的家产有2000余万,重点说和珅逾制,但多数是乾隆赏赐。和珅的田产很多,并且有很多的钱庄、当铺,想来生利不少。我们向来说和珅是大贪官,可是在罪状中没有一个字提到贪字,可以想见后来人们的很多议论不过是以讹传讹。
和珅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物?看完清史,我依旧难以断定,但是至少我印象中的和珅不再是以前王刚版的和珅了,一个贪官、一个小人是不足以概括和珅的。
和珅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物?看完清史,我依旧难以断定,但是至少我印象中的和珅不再是以前王刚版的和珅了,一个贪官、一个小人是不足以概括和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