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红莲
发表于 2007-10-26 12:50:41
其实,我想我的“牢骚”或许也是平台内不少“写手”们想要说的话,只不过大家憋在心里没有说,我只不过是憋不住“牢骚”罢了。就“班组天地上稿难”这个话题,希望能有更多的朋友和老师发表自己的看法。我也好学习学习写好稿件的方法和技巧,不断提高自己的稿件质量。即便不能在班组天地刊登,就算练练笔也好。
丁于兵
发表于 2007-10-26 13:16:06
我的意思是说,胜利老师的稿件质量比较高。你可以多参考他写的,不是叫你盲目的跟风。这个跟跟风是有本质区别的。
目前来说,班组天地一期会集中推出一个主题,既然有主题,那就是一类稿件、一批稿件,而不是一篇稿件。鉴于胜利老师眼光独到、敏锐,他把握主题时往往把握得比较准,所以我建议你多看看胜利老师的稿件。叫你跟他的稿件,是说你跟他的稿件一般不会和当前的形势、和当前的主题离得太远。
至于你说的老是用这些人的稿件,那是因为个人能力有大小、思维方式不一样,水平不一样,凭心而论,就是这些人稿子写得好些。人人都喜欢好的稿件,当然,编辑老师也一样。
我谈一下我对《工人日报——班组天地》用稿要求的理解,希望能给新通讯员们以帮助:
《工人日报》作为国家级的大报,它是有它独特的定位的。它刊用的稿件必须有“三性”,即指导性、先进性和示范性。
所谓指导性,就是要求《工人日报》要站在全国、全局的高度,准确把握大势,把握大局,关心全国范围内企业班组职工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刊载那些对企业班组建设有指导意义的稿件,因此,它的用稿要求必须是对其它班组建设有指导意义的稿件,而不能是泛泛的稿件。因此,它的用稿质量要求比较高。那种局域于一个单位、一个班组的稿件,或是一些表扬稿往往得不到刊用。这是什么呢,因为作者总是在自己的一方小天地里绕圈子,看不到全局的这种大局、把握不住这种大势,因此,他们的稿件缺少这种指导性。
所谓先进性,就是要求《工人日报》代表先进文化的方向,起到引领、旗帜和引路的作用。这种定位要求它所刊用的稿件必须是积极向上的、鼓舞人心的,是健康的,是积极进取的,能代表当代工人阶级的精神风貌,能展示当代企业班组的先进形象,能反映当代企业员工的精神风尚。因此,它的用稿要求要进行一些筛选,不具有这种要求的稿件是不会入围的。
所谓示范性,是指《班组天地》刊用的稿件,除了要具有指导性和先进性外,还要有观点、有内容、有经验、有教训,一句话,说白了,就是要有实实在在的内容,不能言之无物,空洞无物。《班组天地》为什么刊用你的稿件?就是因为你的稿件对别的企业有典型示范意义,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别的班组看到你的稿件,要能有所启发、有所借鉴、有所感悟。如果你的稿子能达到这样的目的,你的稿件就是有质量的,如果缺失了这方面的内容,你的稿件是很难用的。
还要说一点,《工人日报》作为国家级的报纸,它的使命是神圣的,它必须起到指导、引领和示范作用,如果《班组天地》编的稿子能够给看到它的人以启发、以感悟、以借鉴,它就是成功的。
同时,作为新手,给《工人日报—班组天地》投稿必须做到“两个着眼”,即着眼全局、着眼班组。
着眼全局,就是不能老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打转,要多学习别人的稿件,多学、多思、多悟,把思维打开,放眼全国大的形势,把眼光定在全国的大形势中思考我们的稿件,来选题,来思考,来精雕细刻,千万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人不见物的思维方式是十分有害的。论坛里有很多通讯员都犯这种错误,写的稿件没有代表性,不典型,对别人没有指导和示范意义,因此,很难放到《工人日报》这样一种国家级大报上刊用。
着眼班组,就是要求我们的通讯员要眼光下沉,多深入基层,多深入一线,把镜头瞄准我们的班组,瞄准我们的职工,写我们班组、职工关心的话题,不要游离于其外。纵观论坛,很多通讯员都写集团、企业、公司怎么怎么样,写班组、职工怎么怎么样的很少,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我们的通讯员定位失误。《班组天地》,顾名思义,就是班组的天地,当然要写班组,写职工了。恰恰相反,我们很多通讯员都是写集团、写公司,眼光总是向“上”看,而不愿意向“下”看。当然,集团、企业也不是不能写,但是班组和职工一定是我们稿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游离于班组之外的稿件,可能适用于别的版面,而不适用《班组天地》了。
写稿,看起来很美,其实很难。只有多看、多思考、多练,借人所长,克己之短,不断总结、发现自己的短处,时刻加以改正,水平才能提高。
不到之外,请夏老师和各位大师们指正。
熊红莲
发表于 2007-10-26 13:28:59
嗯,感谢、赞同丁老师的不吝赐教。你给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新闻讲座课。“游离于班组之外的稿件,可能适用于别的版面,而不适用《班组天地》了。”照此说来,那么,平台能否将这些不适合班组天地的稿件推荐给其他版面呢?这只是我的一个小小建议。
丁于兵
发表于 2007-10-26 13:30:43
引用第13楼熊红莲于2007-10-26 13:28发表的:
嗯,感谢、赞同丁老师的不吝赐教。你给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新闻讲座课。“游离于班组之外的稿件,可能适用于别的版面,而不适用《班组天地》了。”照此说来,那么,平台能否将这些不适合班组天地的稿件推荐给其他版面呢?这只是我的一个小小建议。
这不是我们要关注的问题,我们尽力把我们的稿件写好就行了
方向
发表于 2007-10-26 13:34:05
丁于兵的新闻课上得的确精彩!我们就需要这样的通讯员讲你们发稿的体会和心得!!!!!
丁于兵
发表于 2007-10-26 13:36:51
引用第15楼方向于2007-10-26 13:34发表的:
丁于兵的新闻课上得的确精彩!我们就需要这样的通讯员讲你们发稿的体会和心得!!!!!
呵,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写好稿也不是一日之功,让我们一起努力!!!
丁于兵
发表于 2007-10-26 13:38:01
呵,我觉得我的体会还比较深刻,比较到位,比较实在。顾老板应该加精啊
yang_0428
发表于 2007-10-26 13:49:08
引用第16楼丁于兵于2007-10-26 13:38发表的:
呵,我觉得我的体会还比较深刻,比较到位,比较实在。顾老板应该加精啊
丁于兵
发表于 2007-10-26 13:51:00
咦,我的稿子哪去了?
丁于兵
发表于 2007-10-26 14:00:09
引用第20楼微笑的迪妮莎于2007-10-26 13:52发表的:
我想来平台的朋友们不能光是为了要上稿.重要的是彼此互相交流学习,你如果不学习不进步,怎么能提高自己呢.
微笑老师所言极是,弟子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