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恒伦 发表于 2007-10-26 14:34:14

引用第4楼丁于兵于2007-10-26 11:54发表的:
不要恢心,不妨先看看,多观望,看看别人都是怎么写的,怎么着眼的,怎么立意的,想想自己和别人有哪些差距,稿子会写好的


稿子上报,胜利老师有名言,你要主动地适应报纸,不能让报纸适应你

.......
熊老师,不要悲观嘛,让我们一起加油、努力学习吧,不要放弃啊,美女!

baxjn 发表于 2007-10-26 14:57:26

这种情况,相信大家都曾经历过。希望大家都来帮助这位朋友!!!

szy_001 发表于 2007-10-26 15:49:54

熊老师,别泄气!

李明航 发表于 2007-10-26 16:01:09

灰心+失望+坚持+努力=成功!加油!
支持澧水旺仔的公式。

熊红莲 发表于 2007-10-26 16:14:51

关于“文不对路”的一点建议


      夏老师说得很有道理。赞同!如果是稿件质量技不如人,当然无话可说。如果因为有些稿件(姑且说是优秀稿件)主题和当期班组天地主题不对路就被“枪毙”,那么,不免死得也太冤了点。班组天地是工人日报的班组天地;平台也应该为整个报社服务(包括其他的栏目和版面)。既然如此,何不把这种质量还将就过得去而“错投”的稿件推荐到工人日报的其他版面呢?这样,平台才真正起到了服务于不止班组天地的巨大作用。
      至于很多新闻稿件为何会“文不对路”。我的看法是,既是新闻就有时效性和真实性。其实大家都明白,很多时候,新闻发生的时间和主题并不能和当期班组天地的报道主题同步。也就是说,班组天地报道主题一推出,企业就顺应这个主题,正好在这个时候发生这一主题的新闻事件。如果真是这样,不是太“牵强”了吗?这一直是我的迷惑之处。恳请各位大师赐教,指点迷津。这里先行谢过!

baxjn 发表于 2007-10-26 16:18:02

熊红莲 发表于 2007-10-26 16:28:16

非常感谢夏老师和平台所有热心的、好心的老师、前辈和朋友的支持鼓励。包括夏老师在内的所有老师说的都是一个意思,那就是只有提高自己稿件的质量才能有见报的希望。对这一点,我从来不曾怀疑过。我细心拜读了平台内的稿件,发现很多稿件都和我的稿件一样,因为“文不对路”而被“枪毙”和“错杀”,大家都是同行,相信对此都有一点同情心。实际上我只想表达自己的观点:切莫因为很多优秀稿件“文不对路”而“石沉大海”,班组天地如果能够摒弃稿件只为本栏目服务的本位主义,妥善处理这些“错位”、“错投”稿件,那么,平台所有通讯员幸哉!工人日报幸哉!!!
    呵呵,想到啥就说啥,冒昧之处敬请大师们批评指正!

baxjn 发表于 2007-10-26 16:31:16

引用第27楼熊红莲于2007-10-26 16:14发表的:
关于“文不对路”的一点建议


      夏老师说得很有道理。赞同!如果是稿件质量技不如人,当然无话可说。如果因为有些稿件(姑且说是优秀稿件)主题和当期班组天地主题不对路就被“枪毙”,那么,不免死得也太冤了点。班组天地是工人日报的班组天地;平台也应该为整个报社服务(包括其他的栏目和版面)。既然如此,何不把这种质量还将就过得去而“错投”的稿件推荐到工人日报的其他版面呢?这样,平台才真正起到了服务于不止班组天地的巨大作用。
      至于很多新闻稿件为何会“文不对路”。我的看法是,既是新闻就有时效性和真实性。其实大家都明白,很多时候,新闻发生的时间和主题并不能和当期班组天地的报道主题同步。也就是说,班组天地报道主题一推出,企业就顺应这个主题,正好在这个时候发生这一主题的新闻事件。如果真是这样,不是太“牵强”了吗?这一直是我的迷惑之处。恳请各位大师赐教,指点迷津。这里先行谢过!
红莲您好!!!能够看出您是位非常用心的朋友。关于推荐稿件的事,我想,编辑老师过去曾做过不少努力。有好多通讯员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但是,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如有时因其它版面安排等问题而耽误了通讯员的“佳作”,有时编辑忙成了其它版面的通联。特别是作为“班组天地”这个全国知名栏目,编辑老师几近呕心沥血才谨慎推出一个版面,为的就是要提供精品。时间太有限了。呵呵。。。
至于“企业顺应主题”的说法,我的理解是编辑确定的主题乃当前宣传的一种导向,全国那么多企业,会有不少关于主题的事件。你看,班组天地20年了,何时开过“天窗”?!自己所在的企业不必牵强附会,硬要上稿。假如有的企业20年如一日期期都上,才是不正常。
一己之见,仅供参考。祝好!

熊红莲 发表于 2007-10-26 16:31:32

引用第29楼澧水旺仔于2007-10-26 16:23发表的:

你说的这个问题确实是客观存在的,我想每个通讯员都可能遇到过,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编辑老师不可能有那么多精力帮每个通讯员都处理投错地方的稿件,忙得过来吗,所以,这还得靠自己多留意报纸版面和内容,并做到有的放矢,避免做无用功。
         澧水旺仔老师,写稿的人当然都会研究报纸栏目和编辑口味,可是新闻事件本身发生的时间和主题不会以人和报纸的意志为转移的,你说呢?

熊红莲 发表于 2007-10-26 16:46:41

其实,我以为,“定主题”这一做法也有不妥之处。关键要看是编辑老师定主题在先通讯员写稿在后,还是编辑老师根据平台内通讯员来稿情况组稿再确定主题。若是后者,无可厚非。若是前者,自然会有不少“牵强附会”的产品见诸报端。一己之见,敬请指正。
页: 1 2 [3] 4 5 6 7 8
查看完整版本: 灰心+失望+坚持+努力=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