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你早日成功!——给一位通讯员朋友的建议
祝你早日成功!——给一位通讯员朋友的建议夏晓凌
(注:本文未经作者本人审阅)
因我现在正弄明天见报稿,所以对此稿件只能粗粗看过,没时间细评,总体感觉作者具有一定的新闻素养和写作基础,但是,需要提醒的是,并非具备了这些稿件就可以见报,你还要深入了解和研究稿件所投版面的宣传报道特点和风格。
比如班组天地,一般是整版的主题宣传,每期稿件都根据通讯员所投稿件的主题和当前企业员工关心的热点定版面主题,然后根据主题从来稿中精选稿件。本期主题为如何管理老员工,而你此篇稿件却是以写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关心和重视为主题,这就与本期主题不相符合,也就无法编排见报。如果你每期稿件都是根据企业需要而写却不顾报纸需求,那别说写十几篇、几十篇,就是写上几百篇也是难以见报的,相信这种痛苦经历许多通讯员都有过。
坦言之,作为企业通讯员给报纸写稿,一定要以平常心待之,不要急于求成,也不要急功近利,要研究在先写稿在后,要有的放矢而不能普遍撒网,不然,急于求成则不成,普遍撒网而无鱼。
平台给广大通讯员开辟了良好的交流互动空间,如果你对这里感到生疏,那么就请你多跟大家沟通交流,敞开心扉接纳来自各方的热心帮助,目前,已有通讯员通过这种办法打开了通向报社之门,但愿你也能够如此。
有必要向你说明:不要因为自己的稿件未见报就不负责任地说别人见报的稿件如何,在这里,所有见报稿都是通过主题和质量的竞争后选取,如果你能够指出来哪篇未见报稿比见报稿主题和质量都过硬,那么就请你帖到平台供大家品评。
至于你所说稿件好坏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么,实在对不起,现在我当编辑,那么,所选稿件就必须按照我的口味和标准来取舍,而不是按照你的标准和口味。如果你不认同,那么我也无能为力了。祝你能在平台获得成功。
。。。。。。
对此,我依然要劝你以平常心待之,请你相信报社编辑的素质,这里似乎还没有稿件不过硬、仅靠甜言蜜语就能让稿件见报的先例,也没有编辑给不会说好听话的通讯员穿小鞋的先例,所以,你大可不必多虑。
你初来乍到,对这里怀有生疏感,感到没有引起编辑足够的重视,因而产生焦虑心理,这个我和大家都能理解,那么,当你知道了这里的游戏规则之后,相信你会很快适应并逐渐喜欢上这里的。
对所有通讯员而言,稿件面前人人平等,不能因为有些优秀者优秀稿件多就人为限制人家的稿件见报,给人家搞均衡,挫伤人家的投稿热情;同时,也不能因为有的人还没有稿件见报就网开一面,不顾质量的去给以照顾,这样,才能保持公平竞争的氛围,不打乱公正、合理的投稿规则,大家说是吗? 好,拜读。 强烈支持!!永不停止!! 对所有通讯员而言,稿件面前人人平等,不能因为有些优秀者优秀稿件多就人为限制人家的稿件见报,给人家搞均衡,挫伤人家的投稿热情;同时,也不能因为有的人还没有稿件见报就网开一面,不顾质量的去给以照顾,这样,才能保持公平竞争的氛围,不打乱公正、合理的投稿规则,大家说是吗?
学生严重支持您!您说得太对了!
夏老师的这篇文章让学生又在这个用钱都买不到的知识平台里体会到了很深刻的道理!谢谢您尊敬的夏老师! 著名记者艾丰在一次讲话中告诫我们通讯员说:“首先拿出合格品来”。其实是说一篇稿子要见报,靠的是稿子质量,面不是其它别的因素,只有把功夫下在提高稿子质量上,所写的稿件才会有生命力。这并非虚言。 引用第5楼szy_001于2007-10-26 15:49发表的:
著名记者艾丰在一次讲话中告诫我们通讯员说:“首先拿出合格品来”。其实是说一篇稿子要见报,靠的是稿子质量,面不是其它别的因素,只有把功夫下在提高稿子质量上,所写的稿件才会有生命力。这并非虚言。
支持。 关于“文不对路”的一点建议
夏老师说得很有道理。赞同!如果是稿件质量技不如人,当然无话可说。如果因为有些稿件(姑且说是优秀稿件)主题和当期班组天地主题不对路就被“枪毙”,那么,不免死得也太冤了点。班组天地是工人日报的班组天地;平台也应该为整个报社服务(包括其他的栏目和版面)。既然如此,何不把这种质量还将就过得去而“错投”的稿件推荐到工人日报的其他版面呢?这样,平台才真正起到了服务于不止班组天地的巨大作用。
至于很多新闻稿件为何会“文不对路”。我的看法是,既是新闻就有时效性和真实性。其实大家都明白,很多时候,新闻发生的时间和主题并不能和当期班组天地的报道主题同步。也就是说,班组天地报道主题一推出,企业就顺应这个主题,正好在这个时候发生这一主题的新闻事件。如果真是这样,不是太“牵强”了吗?这一直是我的迷惑之处。恳请各位大师赐教,指点迷津。这里先行谢过! 引用第8楼熊红莲于2007-10-26 16:07发表的:
关于“文不对路”的一点建议
夏老师说得很有道理。赞同!如果是稿件质量技不如人,当然无话可说。如果因为有些稿件(姑且说是优秀稿件)主题和当期班组天地主题不对路就被“枪毙”,那么,不免死得也太冤了点。班组天地是工人日报的班组天地;平台也应该为整个报社服务(包括其他的栏目和版面)。既然如此,何不把这种质量还将就过得去而“错投”的稿件推荐到工人日报的其他版面呢?这样,平台才真正起到了服务于不止班组天地的巨大作用。
至于很多新闻稿件为何会“文不对路”。我的看法是,既是新闻就有时效性和真实性。其实大家都明白,很多时候,新闻发生的时间和主题并不能和当期班组天地的报道主题同步。也就是说,班组天地报道主题一推出,企业就顺应这个主题,正好在这个时候发生这一主题的新闻事件。如果真是这样,不是太“牵强”了吗?这一直是我的迷惑之处。恳请各位大师赐教,指点迷津。这里先行谢过!
红莲您好!!!能够看出您是位非常用心的朋友。关于推荐稿件的事,我想,编辑老师过去曾做过不少努力。有好多通讯员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但是,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如有时因其它版面安排等问题而耽误了通讯员的“佳作”,有时编辑忙成了其它版面的通联。特别是作为“班组天地”这个全国知名栏目,编辑老师几近呕心沥血才谨慎推出一个版面,为的就是要提供精品。时间太有限了。呵呵。。。
至于“企业顺应主题”的说法,我的理解是编辑确定的主题乃当前宣传的一种导向,全国那么多企业,会有不少关于主题的事件。你看,班组天地20年了,何时开过“天窗”?!自己所在的企业不必牵强附会,硬要上稿。假如有的企业20年如一日期期都上,才是不正常。
一己之见,仅供参考。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