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云峰
发表于 2015-2-7 19:21:50
1967年,陕西省西安市老火车站广场,新建成的毛泽东雕塑落成。刘一/CFP
胡云峰
发表于 2015-2-7 19:22:32
1967年,辽宁省营口火车站停车时,所有乘客下车跳忠字舞。
胡云峰
发表于 2015-2-7 19:23:09
1968年,广大青年接受毛泽东的号召上山下乡。那时候,火车站里满是年轻稚嫩的面孔和他们的父母。由此,知青食指写下了著名的《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图为1970年合肥市去肖县插队落户的知识青年,他们坐上火车与亲人挥别。摄影/马昭运
胡云峰
发表于 2015-2-7 19:23:39
现在人们常说“春运难”,其实早在1950年代,春运就已经难了。1954年,国家首次明确,春运时间为春节前后一个月,铁道部成立“春节旅客输送办公室”,安排人昼夜值班。图为1975年,乘客在滁州火车站买早餐。供图:CFP
胡云峰
发表于 2015-2-7 19:24:10
1957年,国务院第一次专门就做好春运工作发出指示, 要求企业、学校动员职工、学生体谅铁路运输困难,能早走的早走,能晚走的晚走,能不走的不走。图为1982年,北京火车站内候车的乘客。王文澜/CFP
胡云峰
发表于 2015-2-7 19:24:51
大跃进期间,“能不回家就不回家”成为普遍的共识和宣传口号,煤矿、水利工程、机关部门是贯彻得最为彻底的行业。1967年到1979年,春节不放假,人们都不回家,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图为2001年,春运期间买票的民工。
胡云峰
发表于 2015-2-7 19:25:34
1980年,春节放假制度全面回归。尤其是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到他乡求学、创业、务工之后,每到年底,买票回家成了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漂泊了一年的游子,心需要一个安放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故乡,就是家。图为湖北麻城火车站广场,见到亲人的回乡人。
来源:新浪网
沩水云飞
发表于 2015-2-7 20:23:57
重温历史,感受不同年代有关火车站的故事!
沩水云飞
发表于 2015-2-7 20:24:15
问好云峰老师
羊君
发表于 2015-2-7 20:29:38
社会发展了,我们不应该忘记曾经的经历,那段难忘的拥挤历史!问候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