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39楼(齐鲁王海涛) 的帖子
一段情深意长的母子情! 感受母爱、珍藏母爱。 感受母爱、珍藏母爱。 引用第39楼齐鲁王海涛于2015-04-26 18:59发表的:
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王芝馨,生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的北平。母亲出身一个显赫的家族,是典型的大家闺秀。我的姥姥是满清贵族家庭,姥爷是百年书香世家,姥爷投笔从戎后任历任北平某辖区警察局长、西北军军官等职。所以母亲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母亲排行老小,上面还有三个哥哥与一个姐姐,但不幸的是只有小哥和姐姐高寿。当时我的姥爷驻防北平某防区,大哥到防区里闲逛,男孩子调皮,拿了根树枝去捅军马屁股,军马受了惊,马蹄狠狠的踢中了母亲的大哥,虽经抢救,母亲的大哥还是去世了。二哥在日本侵华战乱中,被人骗到树林杀害。母亲三个哥哥当中,只有小哥活了下来,但偏偏就是这个小哥,却最不受我姥爷疼爱。母亲的小哥性情顽劣,不爱学习,经常逃学去掏鸟窝,行为荒唐,我姥爷经常斥责他‘举手投足没有一点大家庭出身的气派’,但就是这个不读书的孩子,历经劫难,生存下来,人的命运真的难以琢磨。
用老辈人的话说,母亲本是含着银汤匙出生的,在这个亭台楼阁、仆从如云的家庭里,似乎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孰料沧海桑田,世事变幻莫测。日本侵华战争爆发,我姥爷调派西北军也就是29军,参加了喜峰口战役。随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姥姥带着母亲撤到老家,几年后家乡陷落。母亲曾给我描述过最危险的一次:姥姥带着母亲逃难途中,突遭日本飞机扫射,家人四散奔逃,最后失去联系。等费劲周折来到一个村落,却听到人喊马嘶,不由叫一声苦,原来又碰上日本鬼子扫荡,姥姥赶紧扯着妈妈的手躲进一个村边的破屋里,刚刚松口气,随后发生的事情却令气氛骤然紧张,起因是一个鬼子兵追逐着一个当地村落的妇女,那妇女恰好也逃到这个破屋来,眼看鬼子就要发现这个隐藏地,奇迹出现了,我姥姥家的老管家福伯被日机炸散失去联络后一路找到这里,发现鬼子兵朝这边冲过来,福伯大概感觉到有同胞藏身于此,于是毅然迎着鬼子走了过去,边冲鬼子点头哈腰,边用手比比划划,嘴里发出‘咯嗒、咯嗒’母鸡下蛋的声音,意思是他知道那个地方有鸡蛋和鸡,就这样把鬼子引开。
后来母亲跟我说,她当时还是个孩子,吓得只知道用手捂着眼,从指缝里望外刊,距离那么近,连鬼子军帽的两个狗耳朵(日本军帽上的布片称为“军帽垂布”,也有的简称其"帽垂")都看得很清楚,我的姥姥却面不改色,非常冷静。福伯引走鬼子后找到了姥姥,一起撤往安全地带,走散了的我母亲的小哥却始终没找到,战争一打就是八年,姥爷也在中日会战中阵亡了,我母亲的小哥直到鬼子投降才回来。原来,才十几岁的他被鬼子拉夫抢掠到了日本北海道当苦力--挖煤,受尽折磨,鬼子逼这些中国苦力劳作,却不给他们吃饱,等从
煤矿出来,回到集中营里,他们这些中国人饿得受不了,就半夜里起来偷偷的到营地的菜园里偷豌豆角吃,撸下一把豌豆角,连皮带叶一起吃点,不然菜地里留下痕迹,鬼子很细心,如果发现少了豌豆角就会往死里打这些中国人。熬呀熬呀,熬到了日本投降,这些被逼迫到了异国他乡做苦力的国人终于盼来了天日,他们纷纷跑到附近鬼子的家里,轮圆了木棒,把日本家里供奉的神龛和佛龛一通乱砸,鬼子娘们尖叫着也不敢阻止。母亲的小哥也回来了,背了十几个小麻袋包--都是被日本人折磨死的同乡的骨灰。
....... p_w_picpath/back.gif
通过作者的描述,作者的母亲是一位出身富贵,却命运多舛的女人,但她的性格始终正直善良,虽有不平凡的经历却始终保持一颗平凡、平淡的心,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孩子,给孩子浓浓的母爱和文化的熏陶。作者虽然顽劣,但对母亲有着很深的依赖,母子感情情深意长,母亲早逝,但母子之间的爱恒久绵长、历久弥新。 引用第43楼登高的温石于2015-04-27 09:49发表的:
通过作者的描述,作者的母亲是一位出身富贵,却命运多舛的女人,但她的性格始终正直善良,虽有不平凡的经历却始终保持一颗平凡、平淡的心,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孩子,给孩子浓浓的母爱和文化的熏陶。作者虽然顽劣,但对母亲有着很深的依赖,母子感情情深意长,母亲早逝,但母子之间的爱恒久绵长、历久弥新。 p_w_picpath/back.gif
谢谢候老师
Re:回 39楼(齐鲁王海涛) 的帖子
引用第40楼听者于2015-04-26 23:05发表的 回 39楼(齐鲁王海涛) 的帖子 :一段情深意长的母子情! p_w_picpath/back.gif
谢谢听者老师 引用第42楼煤缘于2015-04-27 07:56发表的:
感受母爱、珍藏母爱。 p_w_picpath/back.gif
煤缘老师好
Re:“感怀母恩”征文活动==母亲的照片
母亲的照片徐州阳君
题记:母亲已经去世十年多了,已是人父的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我的母亲,每每思念极重极浓时,就会拿出我保存的一张母亲生前的一寸黑白照片,而每每都禁不住潸然泪下。
一寸黑白世界中
至今,仍然留存着
母亲的每一道皱纹和
每一缕白发
注释着流逝的岁月
操劳的年华
压在衣帽间的每一件旧衣服
每一双早已经破烂的旧鞋袜
还留有母亲的笑容
就像那些粗大的针脚
密
密
麻
麻
注满了母亲晚年无微不至的唠叨
记录着母亲生前慈爱温暖的牵挂
别说亲情无价
妈妈,你
是我眼中最美的那一片晚霞
在你眼里,我
始终是一个长不大的娃娃
你那柔弱的肩头
永远是我回家的安全地带
没有惊恐和害怕
你用双臂圈起的怀抱
永远温暖如春
没有寒冬和酷夏
当我从你的怀里出发
闯荡天下浪迹天涯
磕磕绊绊的我
才真正认识了“中华”
离开十三年啦,妈妈
想您的日子,只能
对着这张照片和你啦呱说话
你的照片冰冷如霜
我的热泪却滚滚而下
就让我尽情地流吧,妈妈
在你的面前,让我再一次
无拘无束,撒一撒娇
贴着你的面颊
说一阵我们娘儿俩的悄悄话
Re:Re:“感怀母恩”征文活动==母亲的照片
引用第47楼徐州阳君于2015-04-28 17:22发表的 Re:“感怀母恩”征文活动==母亲的照片 :母亲的照片
徐州阳君
题记:母亲已经去世十年多了,已是人父的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我的母亲,每每思念极重极浓时,就会拿出我保存的一张母亲生前的一寸黑白照片,而每每都禁不住潸然泪下。
一寸黑白世界中
至今,仍然留存着
....... p_w_picpath/back.gif
阴阳两隔,母亲的黑白照片是永久的念想,带着时代的气息,带着作者的精神寄托,代表着永恒的母子亲情,早已刻在作者心底,成为一个不可磨灭的烙印,这份爱,恒久绵长,时刻熠熠生辉。
“感怀母恩”征文活动:《儿子的心声》
【感恩母亲节】征文活动:《母亲节前一个儿子的心声》母亲一直脾气不好,和父亲吵架是他们的家常便饭,可就在有了我以后,他们改变了好多,首先,母亲不再和父亲计较任何对错了,父亲发火,母亲只会默默地哭泣,然后看着我的小脸蛋,盼望我快点长大。
在我的记忆中,他们还是喜欢吵架的,而且吵得不可开交,往往为了芝麻大一点小事,也会把家里弄得天翻地覆!家里总是充满浓郁的火药味。于这样的家庭熏陶下,自幼的我就喜欢和小朋友们干架,每次打架我都必须赢,否则会一直打下去,誓不罢休。
这样的我自然成了父母头疼的对象,人家家长找上门的几率多了,我就成了爸爸的出气筒,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我是在父亲的拳头底下长大的,而父亲的拳头也没有教育好我爱打架的行为,终于,在上初中二年级的时候,我被学校勒令开除,因为我除了和同学们打架,就是考得极差的成绩,为此凡是教过我的老师,都受到了不用程度的责罚,都是因为我的拖累,而我,也被父亲打个半死。
离开学校以后,我开始学会上网打游戏,没事就泡在网吧,后来玩腻味了,就跑去一个工地干活,而且我重操旧业,做了工地的保安,但凡工头与个人之间的恩怨,那些工人都会被我的拳头制服。在干了一年的时候,我和几个同事因打架斗殴差点致死一个工人丧命.摊上了官司以后,我走上了逃命生涯。在我们做保安的时候,老板曾经承诺,所有打架所产生的后果,都由他来负责。所以,老板给了我一部分钱,让我去躲风头,说等事情平息下来,就给我电话,在此期间,不让我和任何人联系。
就这样,我去异地打工,一方面想悔过自新。想过正常人的生活。自从我堕落之后,父母之间反而和平相处了,他们不再吵闹和打架。联手起来教育我,希望我浪子回头。
可是,骨子里根深蒂固的概念的思想相行为,一时半会儿怎么压制得下去。在遇到一个心地善良\\睿智豁达的姐姐以后,我才彻底改变了自己。姐姐的话就像灵丹妙药一样,慢慢地熨帖了我受伤的心灵。我开始反省自己,开始知道给母亲打电话,开始和父亲聊天,我会在母亲的生日送去祝福,我会在电话中让父亲保重身体少干活,别累着。
姐姐曾经问我:“在你的记忆里,你记忆深刻的母亲带给你的感动是什么?”我搜肠刮肚,找不到答案,最后回答:“给我钱”姐姐哑口无言,悲哀地说:“除了钱呢?你的母亲就没有带给你任何感动?”
一句话,牵动了我的末梢神经。眼泪一下子关不住闸.那年,我酒后驾着摩托车,途中,迷迷糊糊地被车子甩出了几米差点死掉。我出车祸以后,母亲在医院里给我喂吃喂喝,因为嘴巴被缝了十几针,所以没办法进食,母亲就留着眼泪,嘴对着嘴,一口口喂我水和饭,那种疼痛,一直抵达我的心底,那并不是来自身体的疼痛,不是因我一张帅气的脸颊从此被毁容,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发现了母亲头上掺杂的白发。
母亲的眼泪激化了我内心的柔软。作为儿子,我带给母亲的又是什么呢?这往后,母亲在逐渐衰老,而我,却还要在母亲的羽翼下受她的呵护和照顾,年轻的我还要靠母亲来抚养,叫我情何以堪!住院期间,我配合医生的治疗,很快的出了院。我发誓,要用自己的汗水来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
父亲和母亲,原本是两个格格不入的刺猬,我本应该是他们之间感情复合的润滑剂,可这些年我究竟做了些什么?怀着一颗内疚的警醒的心灵,我想把我们的家,经营成一个温馨的港湾。让父母不再年轻的心灵得到安抚。
姐姐听了我一番话,高兴地竖起了大拇指,她大声地说:“我相信,你可以做到!”。母亲节来了,我要告诉母亲,这个月的工资我马上打回家,让父母亲,过一个暖暖的节日。
写于:2015.04.029号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