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zi 发表于 2015-9-3 11:40:53

涣兮若凌释谈处世--《道德经》札记之七

      读史,确实使人启发增智。单就一个“涣”字,就孕育不少的涵义。在老子的著作里,“涣”已经失去了涣散、散开的意义,而是演绎成了流动使然的滋味。自由地流淌精神,慢慢地展开发挥,像是冰雪消融,像是大河奔涌,恰似洪水“泛滥”,这便是老子“涣兮若凌释”的蕴意。
      人生的仕途顺也好逆也罢,家境状况贫也好富也罢,人际关系顺畅也好受阻也罢,爱情亲情的延续断也好续也罢,都是讲循序渐进的,就像慢慢融化的冰雪,不论高低一概冲击而过的洪峰,只是需要时间的等待,或者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茁壮起来,成熟起来,撒将开来。
      生存于尘世间,大多数时候,人们还是需要和风细雨的滋润,从一定意义上讲,和风细雨便是涣释。前段,一个单位实施民营改制,十几年的体制坚冰和陈腐观念,仅凭一朝一夕的攻坚不能奏效,于是指导者们进行了破冰前的细致思想准备和声势浩大的宣传攻势,进行了形势任务教育,紧跟着就是先开渠后放水式的先上装备后腾岗位、先安置人员再撤并岗位等举措,使得人员得以平稳分流,改制任务顺利完工。实际上,越是在头绪多的时候,越是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越是要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该想到的尽量想到,把该事先做的事先做好,将机智发挥到淋漓尽致,便少缺了许多的不如意不愉快和不到位,事半功倍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于是,想到了与人为善这个俗不可耐的命题。在人生密密麻麻的交往中,在邻里百舍的密切关注中,在兄弟姐妹之间情同手足的联系中,在单位里共事的人员中,如果是多一些和风细雨,少一些狗撕猫咬;多一些平和待人,少一些尔虞我诈;多一些曼声细语,少一些无谓干吼;多一些相互关照,少一些人性欺诈……那这个世界会更加斑斓多彩。

登高的温石 发表于 2015-9-11 14:59:30

读道德经,悟处世之道。

登高的温石 发表于 2015-9-11 15:00:06

写得真好,感谢分享,问好张老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涣兮若凌释谈处世--《道德经》札记之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