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珍珍 发表于 2015-10-21 15:13:42

技能比武,就是一项为了提升职工队伍素质、推动安全生产、降本增效、转型升级技术比赛活动。“比武族”与“工作族”的统一,关键在领导,只要领导有好的心态,给职工做出身先士卒的表率,放低身段和职工打成一片,把技能比武看做是职工提升技能的活动,让职工享受了比赛的紧张和快乐以后,能够把自己的收获和同事们共享,那样的工作氛围是多么的其乐融融啊。这样的话,就没有“比武族”与“工作族”之说了,还愁他们统一不起来?

浮山神 发表于 2015-10-22 10:51:42

对于单位来说肯定是工作更重要,比武的目的正也是为了提高操作技能,为了更好的工作;但是对于个人来说,可能就是突出比武比工作还要来的实惠一些了,因为通过比武,可能会使自己更有知名度,更能提升自己的价值。因此合理的掌握好比武与工作的关系也很关键。不要使工作与比武想脱离,首先要认真工作,然后要成份准备熟练好比武。这样就会使自己的前途更广阔一些。

yzlkr 发表于 2015-10-22 11:22:38

比武和工作之间的关系,就像实际能力和应试教育的关系一样,难分轻重。有的人学习不好,照样可以功成名就;可万人注目的高考,也能催生高分低能的孩子。
在企业里工作,比武很重要。因为没有比武,就分不出好坏。可实践工作中确实存在着这种情况,有的人经验丰富,理论知识却不足;有的理论知识一套一套,可实际动手能力却不足。
针对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两者结合起来,实际工作能力强的人在理论知识上多下功夫,理论知识好的人在实际工作中多学习提高,做到合二为一,工作起来才能如鱼得水。
另外,比武能密切联系实际工作,就太好了。

橄榄树 发表于 2015-10-22 13:33:34

                                企业应重视员工全面素质的提升
        在企业日常管理中,总有一些人,他们的职业生涯似乎就是为了参加考试和比武,以此来获得认可,对于自己的具体工作则干得并不尽心!有员工调侃他们是“考试族”“比武族”,不是“工作族”。笔者认为:
       一是企业必须重视员工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员工整体素质如何决定了企业发展能走多远,能到多高,一枝独秀不是企业员工素质建设的目标。因此,企业必须重视员工队伍建设,在员工日常管理中,既要重视行为考核,也要重视业务技能的考核,使日常养成、行为规范与业务技能齐头并进,相得益彰,促进人的素质的提高。
       二是开展技能竞赛提高员工业务水平。必须认识到,企业开展所谓的比武,只是鼓励员工提高业务操作技能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通过技能的比武,形成企业内部的比学赶帮超的氛围,最终是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从而促进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实现企业目标与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实现的双赢。
      因此,以比武为载体,重视员工全面发展,是企业在新常态下的必由之路。(涂怀军)

暮苍梧 发表于 2015-10-22 20:06:33

有一个成语叫朴实无华,还有一个成语叫华而不实。我想这位师傅就是从前者跨越到后者吧!其实,这位师傅的身份,从严格意义上讲,已经脱离了企业内部技术工种,化身为一种广告效应,开个玩笑说,是可以归到广告策划部门开工资的。所以企业管理层从他身上获取的是名气带动企业技术等级,也等同于带动企业知名度和效益。不过明星效用并不能只在表面下功夫,也要对内部起到钻研技术的正能量,带动整个企业技术的提高才是真的睿智选择。所以本来是内外兼得的好榜样,结果只闹了个“驴粪球外面光”。只能说这家企业对“企业文化”这个词儿只学了一半,或者说管理层掌控功夫不到家啊!

wcfyyq666 发表于 2015-10-24 17:37:45

让"比武族”成为推动企业职工成才的新动力

目前来看,多数企业,比武族与工作族是两离两合状态。就拿我所在的企业来说,一些获得成绩的比武族们,往往在工作中,难以胜任突发性的强检修任务,他们应变能力较差,常常干不出比武时的活,有时还发生工艺错误,造成事故。这就说明比武族缺的是大环境下的作业能力。企业要成为他们的伯乐,识别好不同人才,让这些比武族担当起职工培训的重任,发挥他们的特长,让他们成为推动企业职工成才的新动力,培养出既有比武才能又有工作经验的新型职工。

虹静 发表于 2015-10-24 21:49:31

作为一名职工,首先要把本职工作做好,然后才能去参加比武或者考试。这不仅是自己的一份责任,也是对其他同事的关爱,不能只一心想着自己,而让同事们替你分担工作,这样对别人不公平。去参加比武或者考试不能只征求领导的意见,而忽略和同事们的沟通,这样会给同事们留下自私,贪慕虚名的印象,会影响和同事们的相处,不利于团结。

敬业心 发表于 2015-10-25 09:57:45

如果比武是为了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的话,这样的比武是有价值和意义的。但如果单纯是为了比武而比武,将正常的工作搁置一边,不有机结合起来的话,那就没有了用。运管系统的星级教练比赛,有的获得了星级教练的称号后,在实际工作中其教学水平还不如用心教学员的教练考试合格率高,为什么呢?因为个别星级教练是有水平了,但不教。而如果不教学员的话,你有再高的水平有什么用呢?
   只要比武是为了提高工作水平,工作是为了将比武获得的经验继续应用,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是王道。

ymykwjf 发表于 2015-10-28 16:40:26

莫把比武当“演戏”。首先我们应该明白“演戏”是做给别人看的,也就是说把自己的“演技”亮相给观众。而比武的目的是通过竞争竞赛和正向激励措施调动他人的学习激情,虽然都是做给他人“看”,但是前者观众追捧的是“演技”,观众是不关注演员的“幕后”行为的,而后者是职工追捧学习的表率,观众不仅在乎你的技能,更在乎你平时的表现。因此说比武不仅要注重技能,更应该注重平时工作品德。

xjzjl 发表于 2015-10-28 19:10:26

技术比武给职工提供了一个平台来展示自己,提升自己,也是企业自己培养优秀人才的基地和重要渠道,但是“比武”不能职业化和专业化,比武应该多层次多角度的进行,让所有的职工都有发挥和展示自己的机会;也让更多的人得到职业性的强化训练,也使更多的人因为有这个提升和锻炼自己的机会而对工作投入更大的热情,使员工在技能上有更大的提高,为企业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技能性人才,企业才能更好的发展。
如果仅仅是为了造就“比武”状元和比武专业户,那就失去了比武的真正目的,而且会给企业造成很大的麻烦。一项工作一旦成为了职业化,企业是否为这个职业设定岗位,否则对于很多定岗定员的企业来说,一个在编的人员,却不能在岗位上正常上班,也就是造成了虚岗,那么这个工作是否需要减少劳动量,或者增派其他的人来上岗,如果不增派人员,那就只能是同岗位的其他人来分摊这份工作,无形中个其他员工加大了劳动量,增加了劳动量和工作压力,于公于私都不利,还有万一“状元”出现异常情况,比如跳槽、退休等等,企业的技术力量都会出现断层,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第十一期《班组天地》【有一说一】组稿:比武与工作哪个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