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琳 发表于 2009-9-23 15:14:08

职务少了,责任大了

                                 职务少了,责任大了

朱玉琳
      “我的感觉就是现在的机组专人专职,各司其责,专业性人才增多了,项目运作更规范有序了。”作为一名从事管道建设十余年的老职工,管道四公司西二线26标段协调部部长张海波,对于十年的管道发展变化深有感触。
一人多职,苦中觅甜
         1998年,管道四公司开始进行长距离油气管道建设之初,员工仅有二百多人,由于机械设备缺乏、落后,人员需求量极大,所以当时大多数人都身兼数职,既下苦力又做文职,“累”不堪言。当时的张海波既是机组的管工,负责钢管对口,又是技术员,天天编制施工资料,遇到附近百姓阻工时还得充当协调人员,讲解管道建设的意义请百姓谅解。一天在工地忙下来最大的心愿就是躺在床上舒舒服服的睡一觉,可是晚上用笔匆匆填完施工资料往往就到了凌晨一两点,早上五点就得起床去工地继续新一天的工作。一天不足六个小时的睡眠使员工身心疲惫,但“苦战为荣,野战为乐”的思想却带动着一线全员不断挑战自身的极限。
       “曾经我们机组有一位焊工兼质检员,天天在工余休息时间对着自己的焊道傻笑,他说那是他的血汗,在他乡的寄托。”那位焊工欣赏焊道时的微笑至今仍深深印刻在张海波的脑海里。
专人专职,责任不减
               2000年,自涩宁兰管线至今,我国管道事业进入飞速发展阶段。管道四公司十年间,人员扩增十倍达两千余人,机械设备上千辆。各机组均设专职三大员,即安全员、技术员、质检员,有的机组根据工程建设需要还设协调员、后勤员、核算员等。张海波现在就只负责征地协调工作,“这几年上的新人都有学历,有技术,专业性特别强,上手也快,面对如今高标准高技术含量的管道建设,像以前那样干累死我也干不过来了。”
      管道建设规范体系逐年完善,对项目管理、资料统计要求日益加强。目前的管道建设流水化作业,施工进度、质量、安全是三大控制点。特别在质量管理上,每天质检员不仅要盯守一线焊接质量,记录书写焊道咬边、宽度等数据,还要运用电脑准确统计当天全部焊口的数据、坐标,制作数字化管道报表。工作专业性加强了,工作量却相对增加了很多。同样,技术员、安全员每天都要编写自己对口的资料文件,再像以前一人身兼数职,根本无法完成如今数字化管道的建设管理要求和资料编制要求。
      “一人管一摊,有时还忙不过来呢。虽然说现在人多了,并不意味着过剩,我觉得明晰的职位职责划分更适合现在的管道建设。专业化意味着我们更有实力了。”张海波笑着说。

邢承木 发表于 2009-9-23 16:45:47

“规范有秩”还是“规范有序”?

邢承木 发表于 2009-9-23 16:46:39

条理明晰。好稿

朱玉琳 发表于 2009-9-23 17:08:48

谢谢邢老师指点,一开始我写有“秩”,是觉得他含有制度拘束的意思,也许有序会更好,已经更正,谢谢指点。

刘小强 发表于 2009-9-23 17:27:56

郁闷,没抢到沙发。不过好稿还是认真看

崔英春 发表于 2009-9-23 20:09:34

支持好稿!

长风 发表于 2009-9-23 21:12:57

朱朱老师的文章是必须学的

张耀杨 发表于 2009-9-23 22:00:50

这个不错!

剑气横空 发表于 2009-9-23 22:15:09

阿朱老师的稿子一向是以立意新颖取胜,可见文字功力之深,构思之巧,值得学习!

朱玉琳 发表于 2009-9-23 22:48:07

刚看的书,新闻七分采,三分写“捕捉、再现、对比”这次对我触动很深,大家请多批评指教,想自己的稿子能初步达到夏老师的要求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职务少了,责任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