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云峰 发表于 2015-11-22 18:43:30

又闻湘西茶油香


在湖南古丈县岩头寨沾潭村,吴代仁起很早,在自己的小油坊里准备。眼下时节,各家各户的茶籽差不多都晒好了,所以最近几日,找他来榨油的人逐渐增多。吴代仁,43岁,以前在外务工。5年前,他回家乡发展种植产业,在家种了40多亩蓝莓,效益还不错。吴代仁家里有个小油坊,以前在外务工的时候,一直是父亲吴万类在操持,回家后,他就和父亲一起做。(图/文 湖南日报新闻影像中心 覃勋 张术杰)

胡云峰 发表于 2015-11-22 18:44:06


整个岩头寨镇有近9000亩的野生茶林,而沾潭村和附近洞溪村的油茶面积就占了镇里的大头。吴万类说,油茶林不用种不用养,茶树自己生长,暴晒后的山茶果裂开,茶籽滚到哪里,茶树就长到哪里。村民一年只需要除下草,寒露过后上山采茶籽就行。寒露时节油水重,这个时候的山茶果含油是最丰富的。村民将茶果从山里背回家,一背篓能装30斤,晒干筛选后有6斤干茶籽,能榨一斤八两油。

胡云峰 发表于 2015-11-22 18:44:36


油茶果从茶树上摘下后,经太阳暴晒裂开,村民们除去油茶果壳后,筛选出饱满的茶籽后再晒,就得到了可以榨油的茶籽。吴代仁把村民送来的几袋晒干的茶籽倒到筐里,然后用撮瓢小心地倒进粉碎机。

胡云峰 发表于 2015-11-22 18:45:05


吴万类用大灶把火烧旺,等水开后架上蒸筒,将打成粉的茶籽倒进去。

胡云峰 发表于 2015-11-22 18:45:31


茶籽只有经过高温蒸过后,才能更好地出油,榨出来的茶油也才更香。

胡云峰 发表于 2015-11-22 18:46:02


吴代仁将打成粉的茶籽在蒸筒里铺匀。

胡云峰 发表于 2015-11-22 18:46:29


茶籽并不用蒸太久,按吴代仁的说法,蒸久了水汽会进入茶籽里,榨出的茶油就会含水量高。刚出蒸筒的茶籽粉滚烫,吴代仁小心地接过。

胡云峰 发表于 2015-11-22 18:46:58


吴万类把稻草铺在地上,然后将蒸好的茶籽粉倒在上面,压紧,盖上稻草,最后用铁箍固定制成茶饼。

胡云峰 发表于 2015-11-22 18:47:23


吴代仁将包好的茶饼踩紧压实。

胡云峰 发表于 2015-11-22 18:47:51


吴代仁将做好的茶饼放上榨油机。这个榨油机已经用了34年,最多一次性可放20个茶饼。以前的油坊多半是木桩撞打,手工压榨。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液压榨油机慢慢在小村子里普及,因为在农村省劳动力,榨的也干净,深受村民欢迎。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又闻湘西茶油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