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联西 发表于 2016-1-5 20:09:02

痛并快乐的2015
2015年马上就要结束,2016年即将来临,回想这一年来的点点滴滴,总觉得时间过得太快。
2015年,我迎来了40岁的生日,虽然觉得自己还年轻着呢,却不知觉件已步入了不惑之年。唏嘘感叹人生匆匆之余,内心有一种隐隐的痛,生活中有苦有乐,唯有坚强快乐地面对。
2015年,为了丰富女儿的生活,有时间我就带着她们去旅游。暑假时,在泉水湾水上乐园,为了让妻子她们玩得尽兴,我半扶半托着套了游泳圈的小妞妞,让她尽兴扑腾。由于肩膀在太阳下长时间的曝晒,回去以后,我的肩膀又红又疼,直至退了一层皮。妻子给我抹烧伤膏时,笑道:“这就是父爱啊!”我也笑了,“这就是痛并快乐着!”
2015年,妞妞到了入园的年龄,每天早上她噙着眼泪向我们“byebye”时,我心里象针扎了一样难受。下午接她时,看她快乐地玩耍,还会高兴地背儿歌给你听,我心里一阵欣喜。小鹰的成长,注定是痛并快乐的。
年初,工段的现场标准,提升为两项即为不合格。也标志着我们的5S进入了素养养成阶段。检修刚结束,生产还没完全正常,提升现场工作就展开了。职工虽然私下里发牢骚说工段不近人情,但一刻也没闲着:清理漏料、巡检维修、刷漆防锈……生产正常了,现场整洁了,职工素养提高了。更可喜的是工段的提升措施变成了以奖为主,形成了清洁化生产的良好氛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清洁化生产评比中,分厂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但正如段长所坚持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会继续且行且努力!
今年我的文章很少发表,我有点失去信心,觉得写作太难了。隔一段时间不写,又觉得缺点什么。班长常鼓励我还得写,权当是练笔!静下心细看别人的文章,感动得我两眼发酸。我终于明白,少了写作热情,就很难创出新意,写出的文章自然缺乏感情。我必须克服生活中的诱惑,甘坐冷板凳,才能让我的梦想飞扬得更高。
梦想的实现不会一帆风顺,就象破茧成蝶的过程很痛苦,但我依然要快乐地努力前行!(王社军)

屈联西 发表于 2016-1-5 20:09:14

丫头的阅读之旅
一日丫头忽然发来QQ:“老妈,帮忙修改一下文章。”我打开一看,原来是丫头的课间习作,写的是自己的读书心得。从小我就要求丫头要多读书,只有这样,写作时就会有许多灵感。现在丫头从阅读中汲取了许多知识,下面就是她的“阅读之旅”,与大家共享:
人生如路,这一路上,总会有鲜花满地,或是荆棘池沼,会有无数与你同行的旅伴。而当你与一位叫“阅读”的旅伴同行时,你将会发现,鲜花更加鲜艳芬芳,你可以更加容易地越过荆棘池沼。
小时候的我喜爱一些篇幅短小的童话,他们如同我心灵的启蒙老师,那时的我向往于童话中快乐美好的结局,天真的以为这世界会如同童话般美丽,也正因为如此,我度过了几年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可是渐渐的,我发现童话就像一颗纯洁无瑕的白珍珠,无时无刻不在发出美丽的光芒,但看久了也会觉得单一无聊。我开始追求曲折丰富的故事情节,开始阅读一些寓意深刻的小故事,或是一些幽默且略带讽刺色彩的小小说,于是妈妈为我订阅的杂志变成了我的小天地。我喜欢用彩笔画出每篇故事中精彩的对话片段,分析其中话语所蕴含的深层含义,渐渐地体会到语言的奥妙。
古人云:“水养人,书养心。”这句话是不错的。如今的我更加热爱期待于初晨和午后的阳光,晨曦中的水露斜挂在窗外轻轻摇曳的枝丫上,坐在窗前的书桌旁,捧一本散文集,感受着时间静静在清亮优美的文字间流淌,散文中的春花秋月、晓夏残冬如一幅幅清淡的水墨画,令人流连其中。在现在的快生活中,完成了半天的工作和学习,午后的阳光慵懒的照进房间,在繁忙中感受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体会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愉快,一上午的紧张烦恼也就释然了。
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那么阅读便是我们人生之路上不可或缺的“旅伴”。漫漫人生旅途中,在如今这个喧嚣繁华的城市中,留出一些闲暇,让阅读充实我们的生活,让阅读伴我们同行在这人生之路上。(刘亚丽、张琳晰)

屈联西 发表于 2016-1-5 20:09:28

豫光之歌
王屋山下济水河畔
一座座厂房整流有序
一排排设备轰轰作响
一棵棵绿树茁壮成长
它们有一个响亮的名字
豫光

50年发展
50年辉煌
世界最大铅冶炼企业
中国最大白银生产企业
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
中国制造企业500强

与时俱进争创一流
是你的口号
团结奋进创新求实
是你的精神
循环开发再生发展
是你对环境的承诺

这就是你豫光
            2008年奥运会奖牌专用白银提供企业
一个管理规范机制灵活
         拥有世界领先工艺技术的大型企业


贾利芳

屈联西 发表于 2016-1-5 20:09:40

找准自己的位置
大哥家盖完房子,剩下一堆乱七八糟的碎石头,他就跟父亲说让找个时间运回去,这些石头正好可以垒道院墙。
我和弟弟推着铁架子车,一趟趟把这些碎石头运回家中。大哥出来跟我说:“把那两块也拉走,我家的房子盖完了,用不上了。”那是两块方方正正的大青石,本来是用作垒房子的山墙的。弟弟听罢很高兴,把两块石头运到家,还专门放在房屋的前檐下,没同别的碎石头放在一起。
没多久,正赶上农闲时节,弟弟便找来瓦匠开始垒院墙。他们先在要垒院墙的地面挖了一道深沟,用大木桩子夯实,然后挑了几块大点的石头铺在最下面,就开始垒了起来。弟弟有意让父亲看他运回来的那两块石头,有些炫耀自己的眼光独特之意。父亲摇摇头,说打地基用那样光滑的石头地基不稳,上面的石头跟它连不到一起,压力一大就容易滑动、倒塌。
让我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他们垒墙竟然不抹水泥和石灰,只是拿把瓦刀敲敲打打,根据石头的形状一层层铺设,完全靠石头之间犬牙交错和相互咬合。瓦工师傅说:“这样纯碎依靠石头相互挤压连接,比起抹水泥要省事得多,并且不怕雨淋。雨水大时,还能排涝,因为墙面有很大的缝隙,不等雨水涨起时,就已经通过墙的缝隙排出去了。这样做,既保护了庄稼,也能保障院墙屹立不倒,可谓一举两得。
直到院墙快要垒完的时候,弟弟又忍不住向瓦工师傅推荐那两块方石头。瓦工师傅看了看,摇摇头说,那样的光滑石头放在上面最容易滑落,还是留着干其它的吧。最终院墙垒好了,而那两块漂亮又方方正正的大青石,还是没有派上用场,冷冷清清地趴在房前。一直到现在,它们还是卧在泥土里,并且因为屡次磕破小孩子的膝盖,父亲几次表示要把它们扔出去。
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前些年,一起工作过的一位同事。他大学毕业后加入豫光,签了三年合同。可是他并没有静下心来,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相反,每天不是抱怨工资低,就是嫌工作环境差。尤其是在得知同班同学分配到高薪的企业时,心里的落差就显现出来了。三年合同期一到,他毅然决然地辞了职,跳槽回到了老家,在一家电解铝厂安顿了工作。虽然在电解铝厂工作之初,该同事曾为自己的“明智”选择骄傲过,但是,随着国家加快淘汰一些落后的产量过剩的企业,电解铝行业举步维艰,最后倒闭关停了。面对残酷的现实,该同事后悔不已,每每谈起自己的感受,他都会流露出对豫光的留恋之情。
孔老夫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即使是栋梁之材,也需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在基层摸爬滚打,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如果好高骛远,不脚踏实地是不行的。那两块让弟弟引以为傲的大青石如此,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锌业五厂:李玉才)

屈联西 发表于 2016-1-5 20:09:54

最好的老师
闲暇时,到书店买些书、读些书,在冬日的阳光下亦是件惬意的事情。
年少时,家境贫困,一般都是借书读,那时特别流行连环画(时称“小人书”)。一见到谁家有新购来的连环画册,就是不吃饭,也要一口气儿把画册读完,因为画册上面是插图,下面是说明,通俗易懂,所以倍受年少的我的喜爱,如:《三国演义》《林海雪原》《敌后武工队》等等。可以说到了痴迷的程度,参加工作后,即便节衣缩食也要买书,渐渐地积攒下百余册的书籍。
一次去宣化街,走进新华书店,看到了那本《走到人生边上》的书,翻开朴素的封面,扑面而来的百岁老人杨绛先生探讨人生的价值和灵魂去向的文字,读着读着,竟觉得有初生婴儿的纯真与美丽,令人爱不释手,欲罢不能。
我一直相信,与一本书的相遇,也是有缘分的,就如同张爱玲那句:“于千万年中,时间的无涯荒野里,没有早一点,也没有晚一点,刚巧碰上,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唯有轻轻地问一句,原来你也在这里呀?”
每次读到书中富含哲理的句子时,我总是舍不得翻过,而是拿出笔、本子,一句句摘抄下来。最让我难忘的是读韩国总统朴槿惠传记时,说她是一个“笔记本姑娘”,在父母双亲遇害的人生最艰难、最晦暗的日子里,是一本《中国哲学简史》和一本笔记本陪伴着她度过的。每次出门在外,她的包里总是放着一本笔记本和一支笔,随时记录和翻看自己的所思所想。在这一点上,我应该向朴总统学习,学习她那种坚毅的性格和特有的人格魅力。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闲暇时,我会一本本翻阅自己曾经摘抄的段落、句子,以及自己读书时的所思、所悟,感叹岁月的匆忙,看到那些熟悉的字迹,也就想到了那些书,想到了当初读书时的心境,看到了在流年里自己的心路历程。好的句子确实能够振奋人的内心,催发并鼓舞着我不断前行。
宋代黄山谷曾说:“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杨绛先生也迷恋于书的世界,一日,老父亲问她:“若三天不读书,如何?”她答:“不好过。”父亲再问:“一星期不读书呢?”她答:“那一星期就白活了。”
是啊!“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没有人能够逃离时间的催促,每个人都将从年少慢慢地走向中年、老年,岁月会斑白我们的发际,光阴会褶皱我们的额头,可是,只要有了书的一路陪伴,任光阴荏苒,内心都会越来越丰盈。有些书,到了一定年纪再读,竟有豁然开朗之感。曾记得一篇文章里说,你读过的书,一定会记得你,可能三日五日,可能一年半载,也可能很多年以后,一定会帮到你。
书,给了我们无穷无尽的知识和财富,它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亦是我生命中最好的老师。
(锌业五厂:李玉才)

荷花 发表于 2016-1-5 20:10:14

这么多好文啊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