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立】企业员工要一颗红心两种准备
当前,去产能、降成本已成为国家改革重要任务,而煤炭行业是压减过剩产能的重点领域。现在钢铁、煤炭企业减员分流潮一波高过一波,面对企业减员分流的到来,职工该如何应对和选择出路呢?职工是选择主动离开企业去创业,还是服从企业的分流安排呢?笔者认为,面对大潮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不管员工个人想不想得通,这都是企业生存不得不走的一步“棋”。与其一起让企业这艘大船因“超重”沉没,还不如自谋出路,创造多彩人生。当然,企业在注重员工量的“消肿”时,首先要让员工充分认识“转岗分流,减员提效”的重要意义,上下要统一思想,形成共识;要以问题为导向,加大问题的研究和分析,着力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疑点。切忌把这部分员工当“包袱”推向社会,让他们带着情绪去闹腾,笔者就见过有在市政府门前静坐示威的,也有举着横幅游行的,这样就不好了,影响了社会的安定与和谐。所以,企业要在此项工作开展之前,认真制定好“游戏”规则,对所有的员工要一视同仁,做到规则统一,让每一个员工都毫无怨言。另外,面对企业遇到的困境,作为员工则要识大体、顾大局,时刻抱着一颗红心两种准备,不管情况怎么样,都要做好心理准备,大不了“从头再来”。
对于留下来的员工要继续努力,干好本职工作,为企业发展拼命加努力。被减下来的员工也要接受现实,别再和以前的自己进行比较,而是找到自己擅长的早做打算,另谋出路,力争自主创业,走上阳光大道。
笔者所在的企业就是通过多渠道来解决消化富余人员。比如辞退临时用工、不用外雇人员、符合条件的职工鼓励内退、组织劳务输出等,或者对减下来的员工进行再培训或转岗合理给予安置,让他们的生活不因此而改变。
总之,要想真正解决好这一难题,企业应该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拓宽就业思路,开动脑筋想办法,集思广益地来解决好这一难题。对于减下来的这部分员工,决不能对他们放任自流,更不能“一推了之”。而应该想方设法多找出路,多一些让他们增长技能的“孵化”基地,可以考虑对减下来的员工适当的扶上“马”,再送一程,让他们不至于“盲人瞎马”的乱闯。也可以考虑在员工自愿的基础上,开展多方面的技能培训,为下来的员工开辟更多就业渠道,来解决人员的分流,争取让这项工作画上圆满的句号。 非常感谢赵老师参加本期观点擂台! 提个小小的建议,观点擂台自然是打擂,打擂那就要根据自己选择的观点进行阐述! 要想把自己的观点阐述清晰,那就得有事例,有论据,否则说理不透,被别人轻松反驳掉。 一篇好的观点一定得写出有理有据,而且有观点的好文章。 赵老师也参加几期我们的观点擂台了,我想也应该了解一些写作方法。我们的观点擂台与一些时事评论还是有区别的。 如果想写出符合我们杂志需求的好文章不妨看看以往获得一等奖的文章,或许会对你有所启发! 另外也可以多互动,特别是看看本期别人写的本观点,都会有些启发! 这里的评论高手很多,祝你每次都有收获! 如果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可以找我或者版主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