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立】接受企业的挑选是最好的选择
接受企业的挑选是最好的选择企业有困难,员工怎么办?这确实是很难的选择题。如果有一技之长的员工,这时候选择离开企业另辟捷径谋取个人发展,显然觉得不仁义不道德,毕竟,人都有感情的,在一个企业工作那么多年,或多或少对企业还是有感情的。当企业面临困难时期,有能力的人于情于理都应该留下来帮一把。然而,对于既无本领又无本钱(指身体、年龄)的人来说,企业这时候让你离开,也是无话可说。因为我们每个人在参加工作之初,就应该有个长远的理想和目标,即便你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那么也应该是个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工作的人。
俗话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企业员工干得怎么样?不仅领导心里有本账,群众眼睛也都是雪亮的。我想,企业要裁减人员,总不会把工作勤勤恳恳安分守己的人员给裁减掉。因为毕竟企业还要依靠求真务实的员工谋发展、找出路嘛!笔者认为,企业在困难时期裁减人员,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作为企业员工应当给予理解和支持。当然,那些平时工作一贯就是吊儿郎当的人,被企业裁减掉,肯定有意见,这也属正常的。这些人“滥竽充数”一直靠企业养活,眼下自己要找活做,没点本事、不实干,还真的难以谋生,难以生存呢!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丛林法则是自然界里生物学方面的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规律法则。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基本属性。一是它的自然属性;另一个是它的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受大自然的客观影响,不受人性、社会性的因素影响。自然界中的资源有限,只有强者才能获得最多。它体现在植物界方面,它的社会属性一般体现在动物界。人作为高等动物,他可以改变丛林法则的自然属性。这也是人类社会要遵守的生存法则。大到国家间、政权间的竞争,小到企业间、人与人之间的竞争,都要遵循丛林法则,至于竞争结果,那就看各自的实力、智慧、手段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了。因此说,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在竞争中谋生存,在磨难中增才干、长智慧。
通常来说,人都是有惰性的,条件优越时,就很少想到居安思危;遇到困境时,只好穷则思变。笔者单位原先有个不善言辞的同事,见说句话都羞答答。可就是这样一个内敛之人,在好几年前辞职后,自己跑营销生意,每天全靠嘴边皮子搞演讲,说起话来简直就像换了个人似的,一套一套的。正是环境的改变,才成就了她现在每年有几十万的经济收入,正是生活所迫,才使自己性格有了大的改变。如今,有许多原先的同事都向她投去羡慕的眼光,但我想,这其中的酸甜苦辣也许只有她自己心里知道。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笔者认为,企业有困难,员工去留要坦然,不要怨天尤人,更不能消磨意志。俗话说:“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相信,只要有留下的干部职工同心协力、奋发努力,只要有离开的干部职工理解支持,企业很快就能度过难关,迎来经济复苏的春天。 先写点,再完善。欢迎各位老师多赐教! 哈,又是先来占楼的吗? 不过这样我们也欢迎啊! 欢迎参加本期观点擂台! 谢谢李老师鼓励和支持! 欢迎各位老师多赐教! 路是走出来的。 整理完了,真快! 自己选择的路一定要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