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xpzp 发表于 2016-2-18 11:33:27

【今日快评】50年来胜利油田首次关停4个油田!



      “今年整体关停小营、义和庄、套尔河、乔庄4个油田。”记者从2月16日结束的胜利油田2016年开发技术座谈会上获悉。
         低油价的冲击前所未有,胜利油田2015年首次陷入亏损,由盈利大户变成亏损企业,全年亏损超过92亿元。2016年以来,国际油价远低于预期,胜利油价一直在30美元/桶徘徊,1月21日更是跌到21美元/桶左右,仅今年1月就亏损29亿元!面对严酷的市场寒冬,油田领导疾呼:"再这样下去就要冻死了!"
  如今将要关停的4个油田,在胜利开发的70个油田中,开发效益排末尾。低油价面前,胜利油田突出效益开发,其中一条重要举措便是整体关停无效益油田。按目前油价,四个油田关停后,预计可以节省成本1.3亿元,减亏2亿元。
        那么,作为企业职工,你对出现关闭油田有怎么的想法和感受呢?

秋水长天 发表于 2016-2-18 11:50:56

向死求生,若没有卓越的高瞻远瞩,就只能面对死亡。管理层和员工都需要居安思危。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6-2-18 12:30:35

日子难啊。

蓝鹰 发表于 2016-2-18 14:24:28

受大环境影响,都不容易啊!

初卫平 发表于 2016-2-18 21:36:31

企业该关的必须要关停,不然我们就没有出路

李周樾 发表于 2016-2-21 22:30:58

【中国石油,针毡上的365天】
去年中国石油历经油价寒冬,国家发改委十二次下调成品油价给各大油气田企业打了强心针,跨过年头,1月27日,国际油价长期徘徊在30美元/桶左右的现状将搁浅,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将开啟,根据新定价机制的“熔断”设置,汽柴油零售价将不再下调,2016年首次调价或将搁浅,这意味着国内的成品油价格有了自身的调控能力,而根据自身所采取的“降本增效”措施却成为了少数人有关中石油企业周期性哭穷的论调,中国石油,如坐针毡。
《三国演义》里有一个故事。孙权杀了关羽,担心吴蜀联盟破裂,便给曹操写信,劝他称帝,极尽美言。孟德此时虽老,但并不糊涂——“操观毕大笑,出示群臣曰:‘是儿欲使吾居炉火上耶?’”
在中国,能让人有坐在针毡上感觉的企业团体,如果有俩,恐怕有一个肯定是中国男足的队伍——这不,今天,那个叫佩兰的法国人就黯然去职了。另一个,我想,恐怕就是中国石油这个国家能源巨头的位子了。只不过,有媒体的形容更加夸张:如坐火山口。
两个企业团体的共同点包括:都有基数庞大的眼睛盯着,只不过一个投入的是国家感情,一个投入的是国家经济;球队的成绩,企业的业绩,结果似乎都不甚满意,群众的指责无外乎球队无能,企业无为,总而言之,“彼可取而代之”,这在百姓看来是一个保本逐利的举措,好似若真能全民参与油价调控,就能重整雄风,再创辉煌。
不少媒体人在支持响应国家政策的同时,也在高呼成品油价的下调:利国利民,有利国民财富积累,但事实果真如此么。
从2015年至今,中国石油,度过了针毡上的365天的日夜。
2月16日,2016年4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1.21美元,收于每桶32.18美元,跌幅为3.62%。早在春节前的1月21日,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在27.79美元/桶时,朋友圈里流行着一个段子,“农夫山泉1.5元/ 500ml,折算一下,农夫山泉3000元/吨,原油1344元/吨,顿时感觉水喝不起了……拿起来手软,喝下去胃疼。
面对低油价的形势,胜利油田指出,油田开发最核心的工作就是低成本开发战略。经证实,将暂时关停小营、义和庄、套尔河、乔庄4个油田。
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企业,中石油承担了国家能源行业的经济支撑,实践证明,中石油不仅弥补了国内能源基建资金的不足,而且在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加速工业化的进度、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增加税收、创造就业、培养人才、乃至推动中国经济体制完善和创新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国际油价的“寒冬期”对国内成品油价格产生了较大影响。这击鼓传花的效应,最终影响到的是百姓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毕竟无论你是否依靠石油为生,你的生活,离不开石油制品,工作,学习,生活,你都在传播自己的看法,试图让生活更加便利。
企业创造的财富和经济效益也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中石油成品油调价窗口的巨大变革,恰恰会造成整体经济的衰退,影响国民财富的积累。
  之所以会有亏损  是因为前期的勘探开发确实存在成本因素过高的缘故  。 油品生产加工企业处于亏损状态是实情  其原因:国内对高附加值的下游产品PX项目指导处于莫名恐惧中, 造成炼化企业没办法维持平衡 , 静观这几年中石油所开发的项目,同比国外项目,包括国外的炼化企业,紧靠下游的PX项目赚钱都还没成为现实。  唯独国内对PX项目论调:既浪费资源,还要进口PX项目,以至于造成更多的需求依赖进口,而恰恰前期的投入是为了长效有益的规划,未来长达30年的经济发展道路,图谋眼前利益,只会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石油的风险和投资风险大  ,资金回收周期长不可否认的, 这也是一般企业所不能承受的 ,仅仅将公众的吸引到利益的地方,至少是处于不了解情况的臆断之说  ,本身就不存在的伪命题 。 
最后,在企业面临内外部环境压力的时候,强化内部管理的措施,本身没有错,也不存在哭穷不哭穷的因素,正常的管理需要,也是降本增效的必然举措,没必要这样以哭穷的命题收买眼球。
至于大众想看的中石油利益在哪,那么请看看中国石油的管理制度,无制约,即趋向于恶,坚持把改革作为挖潜增效的利器,下放经营自主权,提高效率,激发活力。各大油田积极推广试点,将逐步在公司独立核算单位中推开。坚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完善工效挂钩机制,持续加大薪酬分配向创效单位、生产一线和关键要害岗位员工倾斜力度,充分调动了一线员工工作积极性。
油价的寒冬不仅仅是去年的365个日夜,未来也会从寒冬走向春暖花开的春。

李周樾 发表于 2016-2-22 09:51:58

【提质增效创新景】   
低成本发展,不是不分青红皂白的乱砍一气,乱杀一通。在实际操作中,该减的要减,该保的要保,该增的甚至要增。
  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对能把刀磨快的尝试,油田都会促进和鼓励。
  比如,安全环保是一条“高压线”,所有人都必须深入贯彻执行。安全是最大的效益,这个观念已深深镌刻进入工程技术公司的每个员工的脑海。
  再比如,在实施科技创新、提高科技水平方面的投入,油田不会打折扣,只会越来越重视。今年“两会”,油田领导将“做大做强两院”提高到关系油田今后发展成败的高度,这就很能说明问题。
  科技水平的提升关系到油田发展的根本。油田发展至今,已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地震勘探、处理解释、钻井试油、地面产能建设、油气采收等多方面的技术。但这还不够,随着油田发展进入更高层次、更加成熟的阶段,会面临新的挑战,科研技术攻关的力度也会越来越大。
  老油田的稳产是现今胜利油田的“老大难”。通过几年不间断的努力,老油田二次开发、综合调整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应该看到,相对于一些开发较早的油区,低效油田针对老油田的开发调整还属于后来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老油区的原油综合采收率要高于新区油田。
  油田能不能实现“后来者居上”,这需要群策群力及付出极大的努力。
 降本增效从我做起
  油田的发展,归根结底离不开所有员工的理解和支持。
  当前的形势下,存在一些物质上的得与失,一些员工不太理解,这无可厚非。但是,作为一个企业,必然要按照市场规律办事。
  从长远来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只有痛下决心,解决油田身上的低老坏“陋习”,真正建成现代企业制度,才能甩掉包袱,在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立足,长期走在中国石油发展的前列。从这点来说,每个员工都应以油田长远发展为己任,只有舍弃一些眼前利益,才能换取今后的安身立命之本。
  在生产中,我们应该摒弃大手大脚的毛病。前线的生产设备,有条件修旧利废的一定要利用;不必要的设备更新不要申报计划;能够实现工艺技术革新、创造效益的“金点子”一定要实施。在生活中也要厉行节约。节约点滴资源,长此以往才能积少成多,积聚油田进步发展的巨大效力。

幸福海边 发表于 2016-3-4 09:00:33

作为一个企业,必然要按照市场规律办事,该关停的必须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今日快评】50年来胜利油田首次关停4个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