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年味
舌尖上的年味那么多传统节日,总觉得春节与吃联系得最紧。也许是因为天冷,在长途奔袭之后,暖暖的吃上一顿热腾腾的、温馨的年夜饭?还是因为辛苦了一年,短短的几天假期是难得的放松机会,只有吃得好才算对得起自己?虽说平时也不缺吃穿,不用再像以前盼星星、数月亮就为了盼望年夜饭能吃点好的改善一下;但舌尖上必须有年味的习惯似乎没有一丝的变化。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现在,虽然这些吃食,用点钱就可以全部置办齐乎,省去了很多麻烦,但是在省去麻烦过程的同时,似乎也省去了些许年味。以前,为了迎接春节的到来,年关的这一日日忙碌总是那么喜悦。
蒸馒头,这是我们家过年的传统,即使说不需要多少也得有。面是自家新磨的面粉,第一次使用,不能用陈货,预示着新年新气象。所有器皿也都要比以前清洗的更加细致,容不得有半点瑕疵,面团发的程度控制的恰到好处,不多不少。软硬的配比,揉搓的力度,保证面团呈现的形状要有韧性。造型也比平时多些,有鱼形,预示着“年年有余”,也有重叠的多层次,预示着“年年高升”,母亲手巧,为了宠爱小孩,又可以制作出一些类似于小动物的形状,再加上些新鲜的果肉,浓郁的爱是那么细致。
长辈为了让我们在传承因为生活的忙碌而一点点丢失的时候,帮助我们再能体验一下舌尖上的年味。她的孩子,他知道,什么喜好,她懂得,自己的生日都可以忘了过,儿子喜欢吃蒸肉,得用玉米面她却记了十几年。为了孩子们回家过年,需要准备很久,年迈的身体却累的那么快乐。她说:“你们平时都不在跟前,过年了,难得聚聚,都彻底的享受吧,想吃什么,别嫌麻烦,我就喜欢做好吃的给你们,好吃就多吃点。”
在浓郁的亲情包围里,美食构成了节日里一幅红火的景观,品一品温情漫溢的团圆饭之所以是很幸福的事,关键在于那一份真实的情感以及蕴含在吃里面的独特的年味,形成了人们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乡情和记忆。
(高凯凯)
哈喇子直流,呵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