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楼主(曲雪娇) 的帖子
http://bbs.bztdxxl.com/thread-htm-fid-180.html 石板选煤发电厂 上下互动 巧开班前会今年以来,石板选煤发电厂多经公司采用上下互动的模式,开好班前会。受到基层职工欢迎,促进了安全生产。
巧改模式自主创新。
一是改变以往值班领导讲,职工一味听的传统模式。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每周不定期组织公司材料、销售、工资核算相关管理人员,分别到基层班前会进行安全形势任务宣传教育。
“配角”变“主角”观念大转变。
二是在班前会上采取“一问一答、互问互答、上下互动”的形式,讲解应知应会的安全常识、操作规程,并由职工自己讲解身边发生的“三违”事故案例,大家参与分析原因及自己应吸取的教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坦言自己在工作期间,是否有“违章”的思想苗头和行为及后果,以警示他人。
小小互动促安全生产。
三是对所学的知识开展安全知识有奖抢答,对抢答正确的职工都给予一个香皂、牙膏、牙刷之类的小小礼品作为奖励,通过班前会的创新之举,不仅活跃了班前会的气氛,提高了职工参与的积极性,也激发了职工充分掌握对事故前兆的分析判断,提高全员的识险、辨险、避险的能力,从而自身安全意识不断提高。
Re:给“班组天地”投稿
“倔驴”杨三哥(杜营)
在锦西石化热电公司检修车间的起重工杨作山,由于他的名字里面含有个山,加之在家里边排行第三,因此工友们都亲切地喊他“杨三”,而青工们尊称他“三哥”。在不久前,又被供货厂商的机修专家冠名“倔驴”杨三哥的新称谓。
原来,热电公司新安装的一台空气压缩机组到了回访检查时间,供货厂商及时派来了机修专家来厂提供售后服务。在机组检查时需要拆卸下一段半吨多重的变径进气管道,杨三哥作为检修骨干配合机修专家的吊装工作。难题出现了,绳扣在光滑的变径管道上无法平稳系牢。
机修专家急忙给出个主意:“用细一点儿的钢丝锁紧变径管道两端的法兰,再系上绳扣即可。”
“那种做法虽说是简单易行,但是很不安全。是绝不允许那样做的!”杨三哥一边用绳扣在变径管道上比量着,一边制止道。
“时间紧迫呀,兄弟!吊上一回,不会有任何问题的。我打保证还不成?”机修专家商量道。
“不成!安全最重要!”杨三哥斩钉截铁地回复。
“这不是欺负我是外来人吗?要不然,我可找你领导啦!”机修专家对出师不利感到很是焦急。
“什么外来不外来的,没达到安全条件,找谁也不行!这可关系着我们的切身利益,违规是绝不准许的!”杨三哥态度坚定。
“哥哥你真驴,太倔了!您说怎么办?”
“当今的工作一定要稳,不能过急。焊接临时吊点,稳定牢靠,费不了多长时间的。”
“杨作山的做法完全正确!我现在就安排电焊工办理票证。”检修车间主任崔建新刚好来到现场,“我们员工的生存靠企业,我们企业的发展就是靠员工,这是我们新的思想理念。”
伴随着焊花四溅,“倔驴”杨三哥的“驰名商标”被广为流传。
Re:给“班组天地”投稿
“军工”班长蔺勇锦西石化热电公司检修车间管工二班是一个主要由退伍军人组成的班组,班长蔺勇是一个七零后的退伍兵。不论是班组管理,还是现场管理,都是严格按军事化管理来执行。蔺勇是公司的青年岗位能手,他带领的班组自然表现出色,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被誉为“军工班长”。
作为检修的“精锐部队”,蔺勇带领的管工二班负责汽轮机组的各种换热器、阀门及管线的检修与维护。今年六月份一号机组大修时,临时添加了主汽门门前短接拆卸、检验后回装的新增任务。任务急、时间紧,不易拆卸,回装更难。因为作业空间受限,大型吊装设备无法吊装。
考验“军纪作风”的时候到了,“全体班员都有了!党员在先,群众在后,大伙儿团结一心,跟我拿下这场硬仗!有没有信心?”“有!”班员们齐声有力的一声吼,对于完成这次检修任务蔺勇更加信心十足。
在蔺勇的指挥下,和起重“尖兵”朱军(也是个退伍兵)的协同配合下,兵工们“你抢我夺”、“前仆后继”顺利拿下“高地”。短接很快被运走检验去了,兵工们并未有停歇,除锈的除锈、清扫的清扫、修配的修配……该干啥干啥,全部自觉自动“各自为战”。检验合格运回来的短接,到了回装这步可不是好对付的。一顿多重的短接 “悬在”半空,晃来晃去“很不老实”。几十根紧固螺栓有一个对不正的,“全盘皆输”、安装到不了位。烤人的炎热和烦人的噪音,没有挡住兵们前进的步伐。运用集体智慧:增加了两台倒链定位。十个小时激战后,短接及时安装到位。这场“战斗”的胜利为机组大修提前竣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蔺勇这个排头兵,正带着他的兵工奋勇向前,为着机组的安稳运行保驾护航。 前几天无意闯入,看到里面的稿件,倍感收获!在这里感谢中国员工互动平台的工作者们,你们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