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快评】从全职到兼职 如何看待“零工经济”兴起?
新华社天津6月26日新媒体专电(记者翟永冠 邓中豪)新兴技术和商业模式催生了新的环境,临时职位日渐普遍。一些公司为了开展短期项目,雇佣一些非合同制的“独立员工”逐渐普遍,“零工经济”应运而生。
“零工经济”是剥夺了员工的权利和安全感,还是为提振不景气的就业市场提供了亟需的支持?欢迎结合实际发表观点! 新闻背景
从全职到兼职 如何看待“零工经济”兴起?
新华社天津6月26日新媒体专电(记者翟永冠 邓中豪)新兴技术和商业模式催生了新的环境,临时职位日渐普遍。一些公司为了开展短期项目,雇佣一些非合同制的“独立员工”逐渐普遍,“零工经济”应运而生。“零工经济”是剥夺了员工的权利和安全感,还是为提振不景气的就业市场提供了亟需的支持?在2016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多位专家对此进行了解释。
纽约大学商学教授阿伦·撒达拉阳表示:“现在的经济状况允许人们通过兼职方式来生存,比如在创业平台兼职、开小公司做临时业务、承接外包工作等。尽管目前从事‘零工经济’的人跟全职工作人数相比还比较少,但这种能够确保工作灵活性和适应性的就业形式越来越普遍,成为不可忽视的趋势。”
世界经济论坛执行委员会成员、就业与性别平等行动倡议负责人萨阿迪亚·扎赫迪说,他们调研了120多个国家,发现全球有13%的劳动力从事“零工”,50%从事全职工作,并且“零工经济”的工作机会更多的是网上提供,越来越多以前没有工作的人和对全职工作厌倦的人开始转向“零工经济”。
专家表示,正规的就业市场转向“零工经济”,从全职变成兼职,并不是坏事,可以有效开发人力资源,降低社会成本。
以优步为例,优步中国负责人表示,70%的优步司机是兼职司机,这一群体具有灵活性,在出行高峰时段,兼职司机是全职司机的很好补充,兼职司机还能获得额外的收入。
但与此同时,“零工经济”从业者的大量出现,剥夺了一些行业员工的职业安全感,同时很多人在“打零工”时并没有签订完善的就业合同,也不利于自身权利的保护。
阿伦·撒达拉阳、萨阿迪亚·扎赫迪等表示,面对人力资源市场“零工经济”的兴起,各国政府应该采取一系列有效行动。首先是提供信息支持,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零工经济”中来,同时提供职业培训、社会保障支持,保证“零工经济”从业者的合法权益,让更多人享受到“零工经济”带来的好处。 能者多劳也挺好!
回 2楼(羊君) 的帖子
感谢赵老师发表观点,辛苦了 “零工经济”的兴起,应该说不是一件坏事情。 欢迎各位老师发表今日快评观点 只要存在就有意义! 企业员工兼职,在我们身边很是普遍。兼职的原因有许多,有的是为增加收入,有的是为了扩展自己的人脉,总而言之,只要不影响本职工作,没有什么不可以的?随着现在经济的增长和通货膨胀,仅靠我们一份全职的工资收入,有的维持不了日益增长的消费,要解决这种困境,唯有兼职。尤其是遇上企业效益不景气,那微薄的工资又不能按时发放,我们那什么解决最基本的生活。对于一些刚走入社会的年轻人,同时兼职几份工作,有的工作可能是为了暂时解决温饱问题,有的工作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积累经验,他们这种做法有点“骑驴找驴”的感觉,但是最终还是为了找一份更适合自己的工作。
当然,兼职的同时,可能会发生一些劳动纠纷等问题,但是我们一票否则由兼职而星期的“零工经济”,这种零工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那些低收入人群的生存问题,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让一些初入职场的人积累了工作经验,降低了人工成本。
如何让这“零工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同时保护兼职者的相关权益,需要有关部门做好管理工作和监管工作,兼职者也要有维护自己权益的意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