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X68 发表于 2016-12-29 01:16:22

《读者》电子书下载总第17期-Number : 305-----一华表的故事

《读者》电子书下载总第17期-Number : 305-----一华表的故事

Number : 305
Title :华表的故事
Author :郁正汶
Issue : 总第 17期
Provenance :《旅行家》
Date :1982.5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华表起源很早。早在尧舜时代,帝王就习惯在各交通要道、十字路口设置一些木柱。据《淮南子》记载,这种柱子乃“舜之诽谤之木”,“书其善恶于华表木也”。意思是,人民群众对帝王有什么批评建议,可以写在这些叫做华表的木柱上面。可见华表最初是发扬民主的工具。秦始皇时代,为加强专制统治,废除了华表。汉代又恢复华表,称做“桓表”。但是,由于封建帝王不爱听批评,不准人民提意见,因此华表逐渐成为街心路口的路标,后来又变成一种石雕艺术,作为建筑物的装饰品。
  现在北京除天安门的前后两面各有一对华表外,在北京图书馆、北京大学校园里,以及明十三陵大红门内侧等处,也保留着用汉白玉雕琢的华表。华表顶端有一坐兽,似犬非犬,它叫做吼),是一种食肉兽。你可曾注意到,天安门前面那对华表上的面向南,而天安门后边那对华表顶上的却面向北,这有什么讲究?据说,面朝北的,叫“望君出”,意思是提醒皇帝不要沉湎于宫廷生活,应该经常出去走走,体察民间疾苦,向南的,叫“望君归”,是叫皇帝不要长期在外游逛,忘了国事,应该回宫来处理朝政。其实,这些象征性的寓意只是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统治者的意愿和期望而已。各朝各代,有哪个皇帝的行踪真正是受“”的支配呢?

屈联西 发表于 2016-12-29 17:29:03

感谢分享
赵老师辛苦了!

ZX68 发表于 2017-1-3 00:21:34

非常感谢屈联西老师并问好!同时感谢屈联西老师指导电子图书下载版块的帖子!!谢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者》电子书下载总第17期-Number : 305-----一华表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