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粽子
作者西北油田采油三厂杨向锋时间如流水般流逝。转眼间,到了五月初五,又是一年端午。要说过端午,那是南方的节日,耍龙舟、包粽子,节日气氛浓厚;北方可能受南方人的影响吃个粽子意思一下而已,过得平淡,毫无节日的韵味。
我是从小在南方长大。10多岁到了油田,30多年来,每到过端午节,家人们聚集在一起吃着母亲包粽子。今年的端午节,我第一次在南疆过,也许是远在千里之外的戈壁沙滩吧,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缘故,勾起我对端午节的回忆。
我小时生活在老家皖南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山村。快到端午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到街市上买一些粽子叶。粽子叶又长又宽,不像北方的芦苇叶子又窄又小。买回来后用水泡上一段时间,粽子叶在水里过滤下,显得柔软光滑鲜亮。70年代,那时候生活不富裕,包粽子也不像现在粽子的种类繁多,有豆沙馅、有大枣馅、有花生馅……只是用糯米,糯米用水泡后,再用水泡过的粽子叶包,包的粽子用稻草捆好。包出来的粽子大而满,四角尖尖,比现在卖的粽子大多了。
包粽子一般在端午节头一天晚上,家人一起包粽子,把泡的糯米全部包完,满满一大锅。到第二天早上开始煮粽子,早晨醒来的时候,满屋子飘着粽子的香味,这香味是粽子叶和糯米糅合在一起的特有的香味。
不光气味醇香,味道更是甜美。扒开粽子叶,一点一点咬着糯米,细细嚼来,又黏又甜,再蘸点白糖吃,味道更是香甜。直到现在,我仍然觉得还是小时候吃的粽子最香。
这样的粽子要吃上一段时间,有时候放学回来,吃上一个,可以挡饿,总是吃不够。
后来,我到了油田,父母比较忙,北方也不包粽子。由于母亲是南方人,每到端午节,给我们包粽子,虽然粽子里放了很多大枣、花生等其他东西,但是不管什么馅的,都吃不出我儿时的粽子的味道来。
等我成家之后,也没有包粽子的习惯,父母给送来一些粽子,一般我也不怎么吃,让我的孩子吃。现在,大都买些粽子来,只是意思一下,粽子比较小,吃不出我儿时的粽子的味道来。
随着时代发展,条件好了,超市粽子一年四季都有,想什么时候吃就吃,也不局限于端午节。
我想儿时大粽子可能没有了,那种甜美的味道只能是我在端午节时舌尖上的一种回味。 回不去的童年,忘不掉的原味! 感谢赵老师分享问好!
回 1楼(听者) 的帖子
感谢申老师对专页的支持!回 2楼(听者) 的帖子
问好申老师!周末快乐! 感谢赵老师的鼓励和支持! 向敬业的赵老师学习,问好! 祝赵老师周未愉快!回 5楼(煤缘) 的帖子
感谢白老师对专页的支持!回 6楼(煤缘) 的帖子
向敬业的白老师学习!致敬!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