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君 发表于 2017-9-24 17:54:13

黄河鲤子

    文\山东石油分公司薛庆儒

    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
    曾经以为自己算得上是博学诗词,却谁知面对一位在黄河边上卖鱼的商贩,自己竟然无言以对,实是在说不上他口中这诗的出处。当然,这样的一份小尴尬,却并未影响到自己对位诗人渔夫所卖黄河鲤鱼的喜爱。

    朋友有一手的好厨艺,做得一手好菜。厨房里锅碗瓢盆响起的时间不大,一道以黄河鲤鱼为原材料的糖醋鲤鱼便上了桌。看着那弯成了一道弯儿的鲤鱼,宛如跳龙门的模样,再瞅一眼过油之后,遍体开花的肥美肉质,禁不住的口水直流。一时之间,又想起了鱼贩说过的那首诗。朋友瞅见自己的纠结模样一个劲儿插科打诨,那哪里是什么诗,充其量不过是顺口溜罢了,当得什么真呀?

    一句话倒是劝在了点子上,还是不再去纠结那些了,望着眼前的美食,哪有不赶紧下筷品尝的道理。倒是朋友话多,看着眼前斟上的酒,再看盘中的美食,一阵地感慨,想当年,那位山东好汉及时雨宋江宋公明,若有一条这样的鱼吃、有这样的美味下酒,何苦会惹得那黑李逵在那江中被浪里白条给灌个半死?

    伴着几个朋友的开怀大笑,畅饮是必不可少的,然而也就是在这样的一说一笑之间,自己的心思离开了那鱼贩的诗,又来到了这黄河鲤鱼的身上。味道确实是美,肉嫩多汁,加上厨师手艺的精湛,那鱼肉入口即化,让人感觉好不神奇。急切之间,禁不住又是一阵纳闷儿,以前自己也曾吃过这糖醋鲤鱼的,为何就没有这般的味道?

    几个朋友见我的模样,许是对我这样的外地人此刻的表情见得多了,并不急于讲解,反问我可知这鲤鱼产于何处?朋友并不期待我的答案,而是自问自答,自古黄河有“铜头、铁尾、豆腐腰”之称,而河南便是那豆腐腰了。进入河南段后,由于河床宽而浅,水中含有丰富的水草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所以,这些黄河滩生长着的大量野生杂草就成为了鱼类饲料,好草当然有好鱼,最美的水草自然喂养出了世间最肥美的黄河鲤子。

    朋友的话,听的自己禁止不住又是一阵点头,没错,自己听得出那鱼贩的口音。真想不到,一条鱼而已,却让自己长了这么多的学问。伴随朋友们碰杯之声响起,我的思绪又回到了鱼贩的那首诗上,好一个黄河三尺鲤,当真是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呀,对一个食客来说,味道果真不俗。

煤缘 发表于 2017-9-24 18:53:22

感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

煤缘 发表于 2017-9-24 18:53:34

赵老师太给力了!

煤缘 发表于 2017-9-24 18:53:45

祝赵老师周末愉快!

羊君 发表于 2017-9-25 19:45:11

回 1楼(煤缘) 的帖子

感谢白老师对专页的支持!

羊君 发表于 2017-9-25 19:45:23

回 2楼(煤缘) 的帖子

白老师给力!

羊君 发表于 2017-9-25 19:45:34

回 3楼(煤缘) 的帖子

问好白老师!周一快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黄河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