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新型和谐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经济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党的十八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要“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那么什么是和谐劳动关系?为何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以及怎样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本文将逐一论述。一、定义 所谓和谐劳动关系是指企业经营者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与劳动者之间建立的一种相互信任、相互合作、齐心协力、共谋发展、共享成果、互赢互利、和平共处的劳动关系。这种劳动关系中,企业经营者与劳动者之间更注重平等性、公平性、包容性、共生性、共享性和互利性,是一种积极的、具有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新型权利义务关系。
二、构建新型和谐劳动关系的社会背景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劳动关系的主体及其利益诉求日益多元化,劳动关系矛盾进入凸显期与多发期,劳动争议案件居高不下,拖欠农民工工资及集体停工闹访事件时有发生。
三、为何要构建新型和谐劳动关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中指出:“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劳动关系是否和谐,事关广大职工和企业的切身利益,事关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其意义之重大不言而喻,具体表现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稳定、促发展,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保障,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四、如何构建新型和谐劳动关系。 那么,面对国际经济巨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及复杂多样的用工形式,企业应该怎样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才能留住人才,稳住队伍,使企业经营顺风顺水,立于不败之地呢?笔者认为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创新、共享、法制原则,解决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维护其根本权益,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建立健全单位规章制度。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以纪律约束行为,以制度管人。一个企业要想健康发展,做大做强,首当其冲便应制定一部好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的制定要做到内容合法、程序合法,还要兼顾到人文性、合理性及可操作性。笔者以为,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规章制度:1、安全生产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可见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从中央到地方,安全生产已摆在工作的重中之重,新建、扩建及改建项目其主体工程与安全生产设施要求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企业方要加大安全设施及安全教育的投入,包括安全帽、安全服、防暑防寒物品、消防设备的投入,应急通道的设计,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和建立安全事故责任处理机制,并做好日常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从而创建最安全的工作环境,防止甚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构建和谐劳动关系;2、人事制度。生产要素中劳动力是唯一的有思想、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要素,管好了人就管好了机器、管好了资本。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人事管理制度,从劳动者入职到离职整个过程运用科学高效、合理合法、操作性强的人事制度进行规范,包括劳动合同的签订(续订)与管理、请事(病)假制度、劳动争议处理制度、考勤制度等。3、培训教育制度。教育的跨越决定经济的飞越,企业员工的培训应常抓不懈,不仅要根据市场需求对员工进行技能培训,还要对员工进行理想信念及道德素养的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不断通过培训学习,员工的素质才能提高,才能保持先进性、时代性、创新性,才能给企业创造更高的效益;4、合理的薪酬制度及激励机制,包括市场调查、薪酬确定及调整、人才激励及晋升机制等。
(二)营造健康的企业文化。 在现代企业制度中,企业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良好的企业文化给企业发展带来的马太效应越来越强。企业文化建设应秉乘人文关怀的主题,多关心职工的生活,对职工侧重进行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树立职业操守,培养爱岗敬业、遵纪守法、诚实信用的精神,增强职工的责任感、认同感和归属感,让职工既有家的感觉,又有学校的学子精神。对企业经营者侧重履责引导,引导他们树立爱国、敬业、守法、奉献精神,增强他们的服务社会、造福职工、报效祖国的担当意识。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注意内容的丰富性、健康性,形式的灵活性、多样性。通过组建工友之家、组织员工旅游、节日加餐庆祝、开展技能业绩竞赛及文体比赛等活动,丰富职工生活,陶冶情操,把团队拧成一股绳,把员工组成一个家。
(三)建立良好的信用体系。 信者,人之本也。无信不立,无信者,行不远矣。一个企业无论对外还是对内,一定要坚守信用,要言而有信,落沫成钉。尤其对员工,不能无故拖欠克扣工资和工伤医疗待遇,要按要求及时给付经济补偿金,依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要在市场中公平竞争,时刻谨记做产品质量的保证者,做言出必行的履约者,做维护职工的践行者,做保家卫国的捍卫者。
(四)建立有效的民主政治。 企业重大决策,尤其涉及到职工利益的重大事项(比如工资、劳动安全保护、培训、社会保险等)要召开全体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进行讨论,并告知企业工会,实行民主监督、民主管理。要建立企业、工会、劳动行政部门三方协调机制,协调解决集体争议案及其它重大案件。这样既能广开言路,兼听则明,提高决策的民主性和智能度,又能增强职工的荣誉感和凝聚力,从而构建更加和谐的劳动关系,为企业的发展增添动力。
(五)政府作为助力。 政府各级工会组织、劳动行政部门、工业园区及各级司法部门借助《助推新工业十年行动方案》的实施办法,积极行动,主动作为,群策群力,做到法律法规宣传到位,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对企业进行精准帮扶,为构建新型和谐劳动关系添薪加火,为企业平稳发展保驾护航。总之,企业要持续平稳健康发展,一定要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健全制度、打造文化、树立信用,实行民主管理、合法经营、依法管企,唯如此,才能构建规范有序、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使企业运行公开化、人性化、法制化,从而以法制文明建设促劳动关系和谐,以企业和谐发展促法制文明建设,实现双向互动和良性循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