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硕御月 发表于 2010-6-1 15:53:13

沈阳推广“1+N”集体合同模式细化维权

  一种被称为“1+N”的集体合同模式已在沈阳市“中汇广场”和“省食品药品检验所”工地项目部实行,这种模式将农民工诸如工资分配等利益具体到所有工种,使所有在工地打工的农民工利益得到可靠保障。5月20日,沈阳市总工会在“中汇广场”工地召开现场会,要求全市建筑工地实行这种办法。

  所谓“1+N”,“1”是工会代表农民工与项目部签订的综合性集体合同,管农民工全体,主要内容包括劳动报酬及工资支付办法、劳动安全卫生、生活保障、合同的履行与监督等。“N”是集体合同附件,是工会代表农民工与项目部签订的分合同,一个工种一份,内容具体到工资标准和工资支付办法。如“中汇广场”,目前正在进行主体工程建设,参与施工的主要有9个工种,工资标准如钢筋工,每吨不低于320元;瓦工,每平方米不低于40元;混凝土浇筑工,每平方米不低于8元。

  据“中汇广场”项目部工会主席吴兆勇介绍,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是该项目的总承包商,他们又将该项目分包给3个大的建筑公司,这3家公司又层层分包给近20个小工程队。据了解,以往结算是由建筑公司与“包工头”进行,劳动报酬多是包工头与农民工的口头协议,多数农民工对自己工资分配具体情况并不十分清楚,因为包工头素质参差不齐,层层克扣问题时有发生。农民工利益受损,劳动纠纷时有发生。

  去年3月,“中汇广场”开始施工建设,工会将“1+N”模式及工资分配方案向农民工进行了公布,并召开由68名农民工代表参加的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了这个方案。同时,在沈阳市总工会的帮助下,项目部工会建立了责任制、参与制、督察制等5项制度,而最重要的,是每个月将农民工工资分配情况上墙,将工资分配公开化,使关系到农民工利益最敏感的问题完全接受农民工监督。

  自这种模式实行以来,该项目部没有发生一起欠薪问题。让该项目部经理秦洪卫最为高兴的是施工队伍稳定,农民工干活儿积极性高,施工进度有了保证。据悉,施工旺季往往也是农民工“跳槽”的“高发期”,据介绍,往往是一平方米差“块儿八毛”的就可能引起农民工“跳槽”。实行“1+N”模式后,农民工收入公开透明、从不拖欠,没有人愿意离开这个项目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沈阳推广“1+N”集体合同模式细化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