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君 发表于 2017-12-27 17:30:27

冬至·汤圆

    文\茂名石化陈永芳

    一碗热腾腾的汤圆,是我对家•冬至最深的印象。

    父辈们以土地为生,自然对二十四节气的运转轮回了然于心。小时候父亲很乐意给我们“科普”节气其中的渊源与节气前后的气候变化。“早在几千年前的春秋时代,古人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故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父亲神采飞扬地说着:“《载敬堂集》载‘夏尽秋分日,春生冬至时’,冬至节,春之先声也。”

    倏然发现,已有五个年头不在家过“冬节”(家乡俗称冬至为“冬节”)了,每每快到冬至夜的时候,父亲总会打电话过来:“有没有喝汤圆呀?要去买碗汤圆来吃。”这近乎是“命令”又是“期盼”,期盼着在遥远的他乡,我们能同一时刻喝了汤圆,“团团圆圆”。冰冷的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而心里头却是,暖暖的。

    母亲做的汤圆,有圆球状的、圆柱形的、两头尖的,有馅的、无馅的,细腻爽滑、香甜可口,那是我魂牵梦萦的味道。以前在家的时候,冬至做汤圆,我总喜欢帮母亲打下手。母亲先把糯米粉和成面团,捏一团在砧板上用手搓成小条状,用剪刀给我示范了如何把汤圆剪好。只见母亲轻盈地舞动着手中的剪刀,来回转换角度,不到一会的功夫,一盘棱角分明、错落有致的汤圆就剪好了,让我惊叹不已。接过母亲手中的剪刀,怎么剪,感觉都是笨拙的模样。

    母亲还会准备些花生馅、芝麻馅,将其捏成小团,像包饺子一样将馅心儿包入汤圆皮再就着点儿生粉将它揉圆,一个一个地放进大盘里,就像一颗颗濡软的小白球,十分可爱。

    母亲舀了一瓢水,烧开了,将团圆和点生粉,撒进了滚烫的开水中,快到熟了的时候,母亲用大勺子捞了一点起来瞧瞧,啊,几近“胶体状”透明了,那就是快熟了,加入两汤勺白砂糖,搅动一下,熄火。

    母亲打了一碗起来,色泽雪白、晶莹剔透、小巧玲珑、绵甜滑爽,让人真想一口把它喝完,母亲见状,便打趣道:“吃一碗汤圆大一岁”,让我这馋嘴也不敢出声。

    有诗云“西北风袭百草衰,几番寒起一阳来。白天最是时光短,却见金梅竞艳开。”母亲曾说:“这一天,是一年中白昼最短、极夜最长的一天。”也许,漫漫长夜,最有遥寄相思的意境吧。

屈联西 发表于 2017-12-29 06:49:38

谢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冬至·汤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