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6|回复: 7

【2025年第9期有一说一组稿】员工陷入负面情绪怎么办?

发表于 3 天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有一说一】

员工陷入负面情绪怎么办?
◆由头

30岁的杜雨晴在某电力公司变电检修班待了5年,前两年还是班组里的“潜力股”,跟着老师傅出去抢修总能快速记下操作要点,还主动报名参加过省公司的技能竞赛。可这半年,他像变了个人。连续三个月,他的实操评分在班组12个人里排倒数第二,有次甚至因为漏查了设备接线端子的温度,被安全员在通报里点了名。
班组长杨力找他谈话时,杜雨晴憋了半天才开口。父母这半年几乎每天都“催婚”,理由从“邻居家同龄的小子都生二胎了”到“你不结婚我们在亲戚面前抬不起头”,甚至骂他“没出息”。单位里的压力更让他喘不过气。他总觉得同事看他的眼神带着“考核倒数”的标签,其实他私下报了技能网课,每天学到半夜,可越着急越出错。
杨力劝他“别想太多,先把技能练上去,感情的事顺其自然”,可这两天,杨力发现他连工服都没怎么换过,眼底的黑眼圈越来越重,安排他跟着去现场巡检,他也总落在后面,问他问题就说“忘了”。看着曾经干劲十足的杜雨晴变成这样,杨力既着急又心疼,到底该怎么帮他走出低谷?怎么让他重新觉得“自己能行”?欢迎各位职工踊跃讨论,跟帖留言,分享您的见解与策略。
注:1.8月25日截稿。
2.直接跟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前天 16:42 来自手机 | 查看全部
我认为作为班组长要正确引导职工,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鼓励他要自立自强自信。在这一阶段让班组其它职工多关心照顾,开展一些室内娱乐活动的同时,并利用节假日组织郊游、爬山、野外生存等愉悦身心的集体活动,提升其适应与生存能力,让其摆摊心中的烦恼。在工作中,要多从正面教育,激励其潜在能力,让其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来告诉大家我行。在个人问题上,多与其促膝谈心,了解其真实想法,必要情况下组长牵头车间领导参加进行几次家访,让其父母知道你的孩子是好样的,不远的将来一定会找到自己的另一半的,给职工自立自强自信的底气。在我曾工作的班组。一位各方面都很出色的职工,由于个子矮谈了好几个对象都黄了,一度陷入了低谷期,正是身边工友们的鼓励,加上自己的努力,父母工作上的支持,不仅长了工资和奖金,而且成为了先进,重要的是出了名,引起了其它岗位年轻女工的注意,不久便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成为了人生赢家。由此可见,只要外因与内因齐发力,一切面前的困难都会迎刃而解的,我相信在大家共同见证下,这位职工一定能走出来找到自己的幸福。(杨玉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前天 18:18 来自手机 | 查看全部
用毛泽东思想帮助杜雨晴走出职业低谷

杜雨晴的问题看似复杂,但运用毛泽东思想中的矛盾分析法、实践论、革命乐观主义、群众路线等理论,可以找到清晰的解决路径。

一、抓住主要矛盾:职业能力下滑是核心问题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任何事物都存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解决问题必须抓住主要矛盾。杜雨晴当前面临两个压力:工作能力下滑和家庭催婚,但根本问题在于职业信心受挫。

他原本是班组的“潜力股”,但近期实操评分倒数,甚至因工作失误被通报,这让他产生自我怀疑。尽管他拼命学习,却“越着急越出错”,陷入恶性循环。而父母的催婚压力,本质上是由于他职业困境导致的自我否定——“没出息”的标签让他更加焦虑。

解决方向:

先解决职业问题,恢复信心,才能更好地应对家庭压力。

班组长杨力应帮他制定阶段性目标,比如先掌握某项具体技能,取得小胜利,逐步重建自信。

二、实践论:从盲目学习到科学提升

杜雨晴“每天学到半夜,但越学越错”,说明他的学习方法停留在感性认识(机械记忆、盲目努力),未能上升到理性认识(理解规律、掌握方法)。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强调: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

改进方法:

从“死记硬背”转向“实践-总结-再实践”

杨力可安排老师傅带他复盘错误,比如“漏查接线端子温度”是流程不熟还是注意力分散?

让他先做简单任务,逐步提升难度,避免因挫败感放弃。

建立“问题-分析-改进”闭环

每次失误后,记录原因并制定针对性训练,避免重复犯错。

三、革命乐观主义:从低谷中看到希望

杜雨晴现在的心态是“自己不行了”,甚至消极怠工,这类似于革命低潮时的悲观情绪。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鼓励:

“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

如何帮他重燃信心?

回顾过去成绩:杨力可整理他前两年的表现,如“学东西快”“主动参赛”,让他意识到自己只是暂时遇到瓶颈。

树立榜样:邀请班组里曾经历低谷但突破的老员工分享经验,让他看到希望。

四、群众路线:依靠集体力量打破孤立

杜雨晴觉得“同事用异样眼光看他”,甚至不敢交流,这是典型的孤立心态。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指出: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具体措施:

“老带新”结对子:安排技能扎实的同事与他搭档,减少孤独感。

召开民主生活会:让大家坦诚分享各自困难,让他明白“谁都有低谷”,减轻心理负担。

五、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

杜雨晴的问题在于:

战略上(长期信心)崩溃,觉得自己“完了”;

战术上(具体方法)混乱,盲目学习却不见效。

毛泽东提出:

“在战略上我们要藐视一切敌人,在战术上我们要重视一切敌人。”

如何应用?

战略藐视:让他明白“30岁并不晚”,许多技术骨干都是30岁后突飞猛进。

战术重视:帮他制定可执行的小目标,如“本周掌握一种设备检修流程”,每完成一项就给予肯定。

六、总结:杨力的行动方案

抓主要矛盾:优先提升技能,再应对家庭压力。

改进学习方法:从盲目苦学转向“实践-总结-提升”的闭环。

重建信心:用过去成绩和榜样案例激励他。

依靠集体:通过“老带新”、民主生活会让他融入团队。

制定可行计划:分解目标,让他看到进步。

最终目标:让杜雨晴重拾“革命乐观主义”,相信自己能战胜困难,从低谷中崛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09:25 | 查看全部
员工陷入负面情绪,不仅影响状态和身心健康,也会影响到工作、阻碍职业发展。因此,当员工陷入负面情绪,不能放任不管,班组长要主动与员工交流,耐心倾听他们的烦恼与诉求,诚心提供支持和帮助,让他们感受到被重视与理解,从而减轻心理负担、激发出正能量。再者,员工自身也需行动起来,分析负面情绪根源,采取适合的自救措施,进行情绪管理,守护好内在能量,不因一时的困难和挫折自我否定,而要以积极阳光的心态直面生活中的问题,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终会遇见更好的自己。(新天钢集团天铁公司 尹红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3:14 | 查看全部
                                                                    破局之策:解情绪困局,助员工重生
       杜雨晴的困境,是职场与生活压力交织的典型缩影。要帮他走出低谷,需双管齐下。
       一、沟通家长,疏生活压力源
       父母“催婚”是压垮他的重要稻草。班组长可尝试联系杜雨晴父母,坦诚说明他当前因催婚产生巨大精神内耗,已严重影响工作状态 。告知父母,婚姻需缘分,催婚、贬低式言语,只会让他陷入自我否定深渊。建议父母给予情感支持,而非施压,让他在婚恋事上能缓口气,轻装上阵应对职场挑战。
       二、重建自信,塑职场价值感
       杜雨晴有积极向上的底子,曾是“潜力股”,只是当下被负面情绪遮蔽。班组长可量身定制“信心重建计划”:安排经验丰富、沟通温和的师傅,与他结对开展实操训练,从简单任务入手,每实现一个小目标,就公开肯定,比如“今天杜雨晴精准完成设备端子巡检,细节意识回归,值得点赞” 。同时,鼓励他从技能网课里拆解小知识点,学透一个就实操验证,逐步重建“我能行”的自我认知,打破越急越错的恶性循环。
       职场中,情绪困境背后,是生活与职业身份的拉扯。解开这团“乱麻”,既要切断外界负面压力源,又要帮他重新锚定自身价值,方能让曾经的“潜力股”,再次迸发向上的力量 。(国能神东皮带机公司王静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首先解铃还须系铃人。班组长需要为杜雨晴建立三重防护网:首先采用"小目标分解法",将复杂的检修流程拆解成可量化的阶段性任务,每完成一个微目标就立即给予具体表扬;其次创造"容错型学习环境",在非紧急检修时主动陪同作业,用"当年老师傅带我时也常走这个弯路"等共情话语缓解其焦虑;最重要的是搭建家庭沟通桥梁,以班组名义邀请其父母参观变电站工作场景,让他们理解儿子肩负的安全责任何等重大。
其次还鼓励杜雨晴参加班组的团建活动,让他在轻松的氛围中缓解压力,重新融入集体。他开始主动参与工作,与同事交流也越来越自然。只要给予他足够的支持与时间,杜雨晴一定能重新找回“自己能行”的信心,再次成为那个充满干劲的“潜力股”。(国能神东煤炭皮带机公司——李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以带兵之道看员工负面情绪疏导
       员工陷入负面情绪,就像打仗时队伍没了士气,得及时调过来。机加班组里这种情况不少见。
       前阵子班组赶一批精密零件,魏师连续三次精镗出来的活儿都差几道从12道调到7道再到5道,每次调刀都不达标,越干越急,后来干脆停机出去抽烟,说“这活儿没法干了”。班组长没催他,反倒让他歇会儿,自己上手试了试,发现是刀具调刀轨道里有灰尘。跟魏师一说,又陪着他重新调参数,第一遍成了,魏师脸色立马松快了,后面越干越顺。
       古人带兵也这样,诸葛亮在祁山打仗,士兵饿肚子闹情绪,他没罚人,反而亲自去伙房看粮,带头省口粮,士兵们见了反倒更有劲了。说白了,不管是班组还是队伍,有人闹情绪,先找根由,再搭把手,比光喊“加油”管用。就像老话说的“上下同欲者胜”,心气顺了,再难的活儿也能啃下来。(国能神东皮带机公司王宇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先解心结再提干劲,帮他一步步走出低谷
      杜雨晴现在的状态,明显是生活和工作的压力拧成了“结”,越着急越出错,越出错越焦虑。这时候光劝“别想太多”没用,得先帮他把心里的“石头”挪开。
      班组长可以找个轻松的场合聊聊,比如午休时递杯热饮说:“最近看你状态不太好,是不是家里的事让你分心了?有难处可以跟我说说,咱们一起想办法。”先认可他“报网课学到半夜”的努力,让他知道“你没放弃,我看在眼里”,比批评考核成绩更有用。
      对家里的催婚压力,不妨帮他搭个“缓冲带”,比如偶尔提一句“现在年轻人都有自己的节奏,先把状态调整好最重要”。工作上别给太多压力,从简单的任务开始,比如让他整理设备台账,每完成一点就肯定一句“这个细节记的比上次清楚多了”,帮他重建“我能行”的信心。
      负面情绪就像乌云,得先透点光进来。给他时间调整,用具体的关心代替空泛的道理,才能让他慢慢找回原来的干劲。(国能神东皮带机公司张进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