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25|回复: 0

战罢艰难再出发——柏林煤矿采煤一队积极提升原煤产量侧记

发表于 2010-6-11 17:14:3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战罢艰难再出发

——柏林煤矿采煤一队积极提升原煤产量侧记

       2010年是川煤集团达竹公司柏林煤矿发展史上的生产调整期,所回采的4个采煤工作面都是极薄煤层,煤层平均厚度均在0.6米左右,其中,0829采煤工作面底板涌水、-2415采煤工作包体多等种种困难,原煤产量一直在低位徘徊,日产量在300、400吨左右,最低一天仅为218吨,创柏林煤矿10年来日产量最低。同时,采煤一队所回采的0829、-2415采煤工作面面临工作面涌水大、包体多等诸多困难,全体干部职工不等不靠、攻坚克难用强有力的臂膀克服和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

希望,凝聚智慧和汗水

       针对原煤产量持续低迷的实际情况,该矿成立了以生产、安全、技术三位领导为组长的攻关小组,对现场存在的底板涌水、包体多等困难进行逐一攻关。两个采煤队的干部职工积极组织生产,在人员调配、材料准备、辅助用工等方面给予了充分考虑,特别是在安装“希望工程”08210采煤工作面方面,全矿上下从机关到基层区队各级人员积极协同配合,采煤一队在7天之内贯通了105米的开切眼,掘进二队定时完成巷道刷帮工作,机电队克服了该工作面机巷弯道多、安装难度大等困难,该工作面5月31日如期顺利投产。

信念,坚信胜利的曙光

       以队长杨志饶为首的队级一班人战斗最前面,带领工人冒着淋水上、顶着煤层干,不叫苦、不喊累,成功破解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因为他们坚信“困难只是暂时的”。身患严重腰椎间盘突出和颈椎病的队长杨志饶坚持在0829工作面连续跟班十多天。职工再三劝说他休息两天再来上班,倔犟的他说:“没得事,多出煤炭是全矿职工家属的希望,我们一定要咬牙坚持,相信困难会即将过去”。 部分职工因感冒不得不换班休息,可是王洪安、张云才、李中权、罗安才等人硬是从未休息一天,还总是鼓励大家说:“这个时候就是考验我们时候”。在困难面前,采煤一队全体干部职工毫不退缩,以顽强的毅力渡过了最艰难的时期,他们勇挑重担、攻坚克难的干劲铸就了一只钢铁队伍。

困难,被踩干群在脚下

       -2415采煤工作面,包体多、顶板破烂,需先放炮处理包体,将矸石搬完后才能出煤;0829采煤工作面,薄煤层厚度仅30多公分,底板涌水每小时多达到30立方米。该队队刚搬到0829采煤工作面的时候,全队职工傻了眼:30多公分的采煤工作面,水一嗖嗖的往下流,狭小的工作环境,职工一进入工作面,工作服就会立即就会湿透,加上工作面风大,冷得职工直哆嗦,身体长时间侵泡在水里,水与煤炭都裹在了身上,皮肤和衣服时常被划破。就是在这样恶劣的工作环境下,职工一干就是10多个小时,其中60%的职工都感冒了,不到一个月时间,全队干部职工都明显消瘦了许多,职工上班前往往都要先吃感冒药。

奋斗,集思广益破解难题

       针对实际困难,矿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矿长谢成地、党委书记罗其平带领安全生产部门会同采煤一队班子成员一道积极深入井下现场查看,查资料、商对策,最后经过集体会商决定用底板探水钻孔,成功解决了0829工作面涌水的问题,这大大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和工作时间,一个班现在可以出2刀煤。在-2415工作面,因为要采取先放炮、再出煤,不仅工作量更大、任务更为艰巨,而且放炮之后整个工作面都充满着炙热的空气,弥漫着大量的粉尘,大量的矸石需要人工清理,其劳动强调可见一般。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职工硬是用肩扛、手挖等最为原始的方式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得实际困难。一个班下来,每位职工都累得腰酸背痛,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没有一个职工因条件差而打退堂鼓。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正是有了支默默无闻、吃大苦、耐大劳、解大难的职工队伍,确保了该队安全生产态势平稳, 逐渐扭转了原煤产量上不去的被动局面。(四川大竹县柏林煤矿  陈  俊 杨莎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